学生典型错题分析与反思
富盛镇中心小学娄田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些题目老师在批改中发现学生出错而进行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进行订正,而万万想不到学生还是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与解答。
这样我们教师就在批改、辅导中反反复复地忙碌着,学生也在作业与订正中努力学习着。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完成作业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外加计算过程中粗心大意而造成这样的现状。
而比较少的去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的原因,事实上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错题,都值得我们教师去反思与探究,尽可能的去找到出错的症结,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作业中少出错。
学生出错方方面面,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学生出错也总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下面我就举简便计算中学生比较普遍出现的一个错例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错例
简便计算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认为没有什么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看似相当的简单。
几个运算定律一学就会。
可是想不到等到批改学生作业时学生的错误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例:用简便方法计算32×25部分学生就进行这样来计算的:(4×8)×25=(4×25)×(8×25)=100×1000=100000.
分析
这是学生从这一貌似乘法分配律而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计算而出现的错误,误把乘法结合律当成乘法分配律运用。
从中也看出学生对这两个运算定律还没有真正的理解。
因为乘法分配律是对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分配律,而乘法结合律是几个数的连乘,它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对策
针对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比较,加深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理解。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不同的思路来进行计算:
(1 ) 32×25 (2) 32×25
=(30+2)×25 =(4×8)×25
=30×25+2×25 =4×25×8
=750+50 =100×8
=800 =800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会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率有个重新的认识,学生也能够自悟到当括号内是乘号时不能用乘法分配率来进行运算,只有当括号里是加或减时才能可以用乘法分配率来进行计算。
是课堂定会有学生出错,没有不出错的课堂,我们要宽容学生的错处,对错题进行反思与探寻,寻找帮学生纠正错误的良方,让我们的学生能少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