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
————————————————————————————————作者:————————————————————————————————日期: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中学数学论文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如何互动
刘红军
(射阳县第二中学,江苏盐城224300)
摘要:高考数学成绩是决定高考成绩的关键,相对的,高中数学教学也是高中教学的重点。
众所周知,要想教好一门课,我们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
与此同时,我们的学生更应与教师积极沟通、充分交流合作。
由此,课堂互动应运而生。
由于高中数学教学的特殊性,高效的师生互动更是必不可少的。
师生之间的互动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在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中,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点被学生所接受,高效的数学教学得以实现。
可是,为什么大多数教师的课堂上缺乏这种师生互动呢?在本文中,我们将就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前提和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互动;交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11-0028-01 高中数学,无论是从难度,还是复杂程度,它都是许多学生很头疼的学科。
因此,数学肯定会是大多数学生眼中的枯燥学科。
要想教好这样的学科,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的。
做过学生的我们都知道,哪类老师的课最好玩,哪类老师的课最枯燥。
往往学生眼中的“最好玩”的课,是老师与学生互动最多的课。
同时呢,这样的课程也是学生们学的较好的课程。
这其中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去深究的。
一、师生互动的定义
什么是师生互动?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为了相同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互动环节。
“师生互动”的说法,最早还要追溯到孔子时代。
孔子与其弟
子在学术的交流上,或多或少的都有师生互动的体现。
尤其是在一对一的教学中,更是完全的师生互动。
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老师和学生都是互动的主题,没有偏向性。
其本质,就是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师生之间的种种合作行为。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即是数学老师与学生为了提高各自的数学修养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二、师生互动的前提
上文中提到的学生眼中的”最好玩“的课,也是师生互动最多的课。
这里面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无疑是这样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隔阂、互相平等、关系融洽。
这些无疑都是师生互动必不可少的前提要素。
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也是师生之间人际交往的体现。
互动的过程也是双方敞开心扉交流、互相接纳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非平等莫属。
只有师生之间的距离短了、交流多了、感情深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师生互动的方法
(一)课前互动
课前互动,即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师生之间进行的互动。
课前互动的最主要目的肯定是为了保证这节课的教学质量,让我们的学生提前进入角色。
那么,我们的课前互动应该做些什么呢?课前互动也算是一种预习,虽然师生之间没有实际的交流。
但是,师生都在翻阅同一本教材,思考同样的问题,这样的互动是的确存在的。
当然,我们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这样的课前预习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学生们有了课前的预习互动,在课堂上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这样的课堂也会更加贴近国家的素质教育课堂。
(二)课堂互动
1、特色课堂建立。
师生互动,课堂是互动的主要阵地,课堂也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
只有具有特色的课堂才能深深吸引同学,才能完成预期的互动目标。
那么,特色课堂应该如何建立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师生的角色互换。
只有师生的角色、地位改变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被缩短。
对于学生来讲,要以学换教。
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变为现在的学生自主探究。
老师不在是主角,只是学生的辅助,在学生们遇到困难时的援助者。
例如,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教师可以分一半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板演。
比如在课堂之前,提前和学生讲好,本节课讲解的是上次的数学模拟试卷。
然后分配好每位学生的任务,让他们讲解各题的知识点。
遇到很少有人做出来的题目,这时就是我们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
在学生身边起到辅助、提醒的作用,帮助大家共同完成本次数学模拟卷的讲解。
这样的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力军的特色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各个部分中去,师生的互动也得以实现。
2、平等课堂建立。
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中,总是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就是有些同学会经常被老师叫上黑板答题,而有些人却很少。
其实,这里也有教师的苦心孤诣。
那些口齿清楚、思路明确、敢于站出来的学生会讨教师的喜欢。
教师这样的作法也有他们的理由,这样即是为了教学的进度,也为了保全各个学生的面子。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建立一个平等的课堂呢?首先,我们教师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忌夹杂个人情感。
在课堂上,既要呵护那些高积极性学生,也要鼓励剩下的学生积极参与。
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公平随机。
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去。
不仅仅学生之间有公平,师生之间更要公平。
我们教师也要善于倾听学生们的观点。
面对那些比较有特色的思维,予以尊重和鼓励,做到师生之间的平等。
3、情境课堂建立。
要想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中实现师生的完美互动,教师的情境建立必须贴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
为了更好地展开师生互动,教师们可以将数学模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通过数学生活情境的建立,帮助我们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充分的四维融合和沟通。
例如,在函数的应用中,将函数运用到生活案例中去。
在学生们计算出结果后,就能够更加直观的对函数的值域、定义域、极值有深刻的了解。
通过师生互动,情境建立,原本枯燥无味的函数教学就变得形象化、生活化。
(三)课后互动
课前互动是高中数学的开胃菜,那么课后互动则是高中数学的消食片。
如此看来,课后互动的重要性也是可见一斑的。
那么课后互动都是怎样进行的呢?高中数学的课后互动无疑会以习题为主,互动主要体现在课后习题的完成上。
学生在自我检测的时候,肯定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疑惑。
此时,我们的教师就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那些不主动的学生去扫盲。
总之,要想教好、学生学好高中数学,课前课后以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都是必不可少的。
从学生的预习到复习,都应有教师的辅助。
尤其是重难点的诠释上,我们的教师更应注重互动。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帮助我们的学生掌握知识点,也能够让我们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像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为什么我们教师不将它积极推广,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呢?素质教育离我们很近,师生们都应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