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剧对大学生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剧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并且已经逐步进军电视剧行业,来势汹汹。
大学生作为新思想的代表和传播者,必然会受电视剧的影响。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日剧,韩剧,美剧的特点、魅力、含义。
在这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电视剧对中国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其原因和社会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不曾在意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在不知不觉之有许多细微的习惯,情绪,性格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被改变了。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是让我们交朋友时,要与有上进心,思想道德各方面优秀的人士来往,以勉励自已。
不断的提升自已。
反之,与思想道德生活习惯不好的人相处,然会受之影响而日渐改变自已的本性。
古人又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可见一个人的本性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一个人遗传的本质性格不会轻易的随环境而改变,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不会轻易变成一个性格恶劣的坏人。
但人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生活的态度,还是会随年龄,随环境不断的改变,不断的成熟。
或完善,或腐败。
周边的人、事、物,总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我们,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电视剧也是相同的道理。
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或民族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价值观影响人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判断,进而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
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涉及的思想、意识、观念、道德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人们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精神上情感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体现为受众看电视发生的自身的人内传播。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认为,人也将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人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当电视剧所传播的信息到达人体时,不同的人就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人内传播,通过“主我”与“客我”的辩证与互动,对电视剧所传达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反应,或接纳,或排斥。
电视剧的传播行为有助于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护。
电视剧传播什么样的观念、什么样的价值取向,社会赞同什么、反对什么,客观上起着形成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作用。
优秀的电视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导向作用。
电视作为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传播媒介,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其中大学生占很大一部分。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处在步入社会的关键时刻。
其生理和心理也都处在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
电视剧就像是一种成人仪式,没有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会通过电视剧中人物的“人生经历”来增加自己的阅历。
因此,在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上,电视剧发挥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生心智和价值观都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接受电视剧中潜在的正确的价值观信息的教育有助于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剧中人物的经历,引导大学生对事物进行正确判断,使他们学会判断事物,分清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是非观,道德观等优秀的电视剧可维护成年人传统的主流价值观。
主流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撑。
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成年人继承着本民族传统的价值观,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总会出现一些新的或陌生的东西,主流的价值观会时不时地受到冲击。
而优秀的电视剧可以宣扬主旋律或我们的价值观中重要而宝贵的方面,巩固和维护我们的主流价值观。
电视剧中的不健康内容对受众价值观有负面影响。
无论是偶像剧的时尚新潮还是历史剧的夸张戏说又或者伦理剧中人物心理的畸形变态,它们的表面都掩盖不住深层文化内涵的严重缺失,而且还使人们思想流于浅薄和庸俗。
以偶像剧为例——电视剧的商业化容易导致受众拜金、享乐心理的滋生。
标榜青春新潮的偶像剧,常常贯穿着童话般的情节,在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中,男女主人公形成富家公子和贫穷女的强烈对比。
比如湖南卫视一拍再拍的流星雨系列电视剧,老套的故事,在台湾地区、日本、韩国都拍过的前提下,又编成大陆版本《一起来看流星雨》、《一起又看流星雨》。
整个剧情都极尽豪华地显示男主角优越的生活,以及两个主角恋爱后,女主角麻雀变凤凰的电视剧看上去极力想表现纯真与美好,但是在商业包装下却尽是金碧辉煌的奢华,剧情无形中就按照金钱的标准区分了人的尊与卑,引发的是观众的赞叹与对优越生活的向往,或许还有天上掉馅饼、乌鸦变凤凰的幻想,靠嫁个有钱人的不劳而获的享乐心理也随之产生。
内容低俗的电视剧会侵蚀受众的价值观。
低俗的影视文艺作品一经在现代传媒中播放,其所承载的思想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许多社会人群。
以家庭伦理剧为例,当今社会中的婚姻家庭问题日渐增多,婚外情、多角恋、第三者、包二奶的现象逐渐被理解、被效仿,当然导致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很多,但这种现象与某些电视剧的误导和不良影响不无关系。
这些电视剧所承载的文化含量很少,过多地展示人性中的性情猥琐、情感低级、欲望原始、性欲冲动,只会污染受众的心灵与视听,侵蚀受众的道德观念。
这些电视剧都极力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如果不加以控制,主流价值观的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
电视剧有整合价值观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会分化成许多阶层或群体,不同的群体可能持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他们各自也会有不同的心理诉求。
电视剧内容和题材的多样性决定了体现多元价值观的可能性,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使不同群体的人对其他的价值观念有所了解,在电视剧的观看中进行价值观的参照和自我观照,进而可以有更好的调整,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则可以由于不同群体价值观的相互作用和调整而处于平衡状态。
下面,将以日剧和韩剧为例,简述电视剧对大学生的影响。
有人怎对日剧和韩剧做过这样的对比。
日剧:医生多韩剧:病人多。
日剧:bt多韩剧:自恋多。
日剧:悬念多韩剧:眼泪多。
日剧: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多(未婚妈妈、师生恋、忘年恋、婚外恋),矛盾来自人的内心。
韩剧:对遗传基因的研究多(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同胞兄弟姐妹),矛盾来自外界(身世或疾病)。
每次看日剧的时候,总是在主人公努力微笑着说加油的时候我却哭了,每次看韩剧的时候,总是在主人公哭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跟着一起哭。
日剧多刻画草根阶层和小人物的生活,积极向上,教人抓住理想,奋勇前进,让你猜得到开头,却想不到结尾,韩剧多描绘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白日做梦,哭哭啼啼,总是一开头就让你知道结尾。
日剧是挖一个坑给你跳,你在坑里觉得自己很幸福,韩剧是挖一个坑给你跳,你在坑里觉得自己被骗了。
日剧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韩剧是没有问题制造问题。
日剧有想再看一遍,再被感动一遍的冲动,韩剧是巴不得快点看完这一遍,看完就好。
可以什么都不想地看韩剧,却不能什么都不想地看日剧。
想振作的时候看日剧,想变白痴的时候看韩剧。
同是得绝症的女孩,日剧里面的人会用坚强的微笑迎接每一天,努力的活着,而我在电脑前流泪感动。
韩剧里面的人则是有留不完的眼泪,我却在电视面前郁闷怎么还没死啊。
日本电视剧的类型有很多,并深受观众的喜欢。
它们不仅带动了电视剧产业的发展,还使电视剧的相关产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日本电视剧在故事内容上既有对古代日本社会的复原也有紧紧把握时代的动向,对社会的新思潮,产生的新问题都进行了一些解读,对观众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日本电视剧通常以爱情为主,还有描写职场生活的,也有根据小说或漫画改编的电视剧。
总的来说日本电视剧比较偏重于现实。
日剧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很多,如果你看的日剧不少,你会发现日剧的观后感是最多的,最真实的,感触最好的。
很多日剧都揭露了人性的险恶,社会的黑暗,然后在这样的背景下描绘主角的生活,艰苦奋斗,微笑着面对生活,勇敢的活下去,最终迎来幸福的生活。
给人的感觉是希望,给人一种正面的能量。
日剧这样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他往往能引发学生的自我反省,引发学生对社会的思考。
每当我看日剧的时候,总能在剧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就体现了日剧的感染力与真实性。
然而日剧对大学生的生理也有着重大影响。
日剧中演员们的穿着打扮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
日系服装,日系妆容都是现在的流行趋势,出现了很多哈日的大学生,他们只对日本的一切感兴趣,吃的,用的,玩的都是日本的产品,他们认为日本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日剧中那些暴力、血腥、低俗、虚荣的因素更容易使大学生误入歧途。
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始于1993年,即中韩建交的第二年,但当时并未引起很大反响。
直至1997年中央电视台重播韩国家庭剧《爱情是什么》并引起轰动性效应,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涌入中国并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韩流。
同一时期,韩国电视剧成批量的被周边国家引进播出,并在许多地区引发收视热潮,主要观众为年轻人。
韩剧的特点也十分鲜明。
韩剧只歌颂俊男美女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总是不愠不火,执着但不疯狂。
《蓝色生死恋》就是一颗超级“韩式泪水炸弹”,只要看过的人皆会毫不留情地被击中。
其续集《冬日恋歌》以美丽纯真的爱情故事作主轴,以浪漫的景致作衬托,将唯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严冬里的滑雪场,秀丽得如同一幅水墨画。
与《蓝色生死恋》相比,《冬日恋歌》少了抑郁的气氛,多了脉脉的温情,但最后还是逃不掉生死离别的场景,虽然结局算是“大团圆”,但仍使人留下无法释怀的遗憾……韩剧是以娱乐为目的、以技术为手段、以文化为商品生产方式创造出来的商业产品,因为它的本质特征是世俗性和功利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韩剧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带有明显的盈利目的,因此其着力点往往是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演员在剧中的造型求炫酷,而忽视了心灵的陶冶和智慧的升华。
这就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片面的审美观念,以为奇装异服就是有个性,能抢眼球就是美。
他们对韩国服饰、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韩国文化表象层次上的模仿,实际上表现的是一种“买椟还珠”的浅薄心态。
这种盲目的“哈韩”有可能到时大学生护士自身涵养的积淀,影响甚至荒废学业。
更严重的事可能导致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屑一顾甚至抵制,以为只有韩国才是最好的,这种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韩剧特别是都市偶像剧用高贵时尚遮蔽和掩盖了严酷的现实,制造了一个虚假的情境,使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在虚构和想象中确立对地位和名望的渴望和和追求。
韩剧中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思想,这与集体主义原则作为导向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韩剧对大学生的成长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的物质享受的追求上,一些大学生相信金钱、地位、美色的威力,对英雄人物和学界泰斗不屑一顾,而对偶像明星崇拜有加。
剖析大学毕业生学非所用的现象,不难发现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把个人收入、社会地位作为人生追求和个人成功标志,只注重工资高低,不考虑专业对口,渗透着浓厚的功利主义观念。
然而凡是都是双面的。
韩剧对大学生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
首先,“门当户对”观念逐渐被削弱在伴侣的配对上,不同类型的偶像剧则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