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作业(习题及答案)

第二次作业(习题及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微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第三章效用论、第四章生产论)一、选择题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D )。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 )。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3.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 )。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补相关的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5.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B )。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 )。

A.边际效用为零B.边际效用最大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7.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 A )。

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边际转换率D.边际效用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B )。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变相所得D.实际损失9.某些人在收入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 C )。

A.生活必需品B.奢侈品C.低档商品D.吉芬商品10.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C )。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11.恩格尔曲线可以从(B )导出。

A.价格-消费线B.收入-消费线C.需求曲线D.无差异曲线12.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D )。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13.若消费者的消费低于他的预算线消费,则消费者(A )。

A.没有完全用完预算支出B.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C.或许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D.处于均衡状态14.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美元,Y商品的价格为2美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D )A.60 B.45 C.150 D.7515. 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厂商要回答的问题是( D )。

A.何时生产,如何生产B.如何生产,为什么生产C.生产什么,何时生产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16. 厂商用来生产产品的劳动、原材料和资本商品叫做( B )。

A.现付要素B.生产要素C.现付成本D.折算要素17.如果厂商A的劳动L对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1/3,厂商B的是2/3,那么( D )。

A.只有厂商A的生产成本是递减的B.只有厂商B的生产成本是递减的C.厂商A的资本投入是厂商B的两倍D.如果厂商A用3单位劳动与厂商B的2单位资本相交换,厂商A的产量将增加。

18.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B )。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19.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 )。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20.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 A )情况下发生的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上述都正确21.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C )。

=P1/P2 MU2=P1/P2 =w/r MPK=r/w22.当生产中的两种生产要素是完全可以替代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

A.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零B.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无穷大C.边际技术替代率保持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二、判断题1.同一杯水具有相同的效用。

×2.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3.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下降。

×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5.对所有人来说,钱的边际效用是不会递减的。

√6.作为消费者的合理选择,哪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就应当选择哪一种商品。

×7.吉芬商品是一种低档品,但低档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8.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要求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

×9.收入-消费曲线是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引起效用最大化变化的轨迹。

√10.预算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11.生产函数指的是要素投入量和最大产出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通常分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两种类型。

√12.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边际产量。

√13.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成本递减。

√14.当总成本不变时,工资率的增长将总是导致使用更多的资本。

×15.当X 产品需要两种生产要素:A 和B ,生产函数为X=4A9B 。

如果A 、B 价格相等,企业应使用同量的A 和B 。

√16.如果生产要素A 的边际实物产量(MPa )与A 的使用量之积总是等于要素B 的边际实物产量(MPb )与B 的使用量之积,那么,如果A 的价格是B 的两倍,则一个追求成本最小化企业应该使用两倍于A 的B 要素量。

√17.在生产过程中,当边际实物产量大于平均实物产量时,劳动的边际实物产量一定随着雇佣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18.规模收益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

×19.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Y 的价格与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X 的价格之比。

×20.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三、计算题1.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 = 20元,P 2 = 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2123U X X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2. 设有一居民李四效用函数为1344(,)U x y x y =,其中x 为食品消费量,y 为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且该居民的收入为5000元,x 与y 的价格为10元,请计算:(1)该居民的最有消费组合。

(2)若政府提供该居民2000元的食品兑换券,此兑换券只能用于食品消费,则该居民的消费组合有何变化(厦门大学2003研)3. 已知生产函数22(,)20.50.5Q f L K KL L K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10K =。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L TP 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L AP 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L MP 函数。

(2)分别计算当就劳动的总产量L TP 、劳动的平均产量L AP 和劳动的边际产量L MP 各自达到极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L AP = L MP 它的值又是多少4.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2133Q L K =,劳动的价格为2w =,资本的价格为1r =。

求:(1)当成本3000C =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 和Q 的均衡值。

(2)当产量Q = 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 、K 和C 的均衡值。

四、论述题:1. 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

并请回答:(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效应(3)这种措施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答:可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

自来水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水的生产或供给。

这样,自来水供给紧张的局面也许可得到缓解或消除。

(1)采取这一措施,会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

在图3-3中,横轴代表自来水的数量,纵轴代表自来水的价格。

直线d代表自来水的需求曲线。

当自来水价格从OP1提高到OP2时,用户对自来水的需求量从OQ1减少到OQ2。

于是,消费者剩余从ΔP1AC减少为ΔP2BC。

(2)对生产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用途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

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

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冷却物品,现在要改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

如果自来水价格过度提高,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

这是不利的一面。

(3)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疑是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

补救的办法就是各城市给居民增加货币工资或予以价格补贴。

2.试运用生产理论说明理性的厂商如何组织生产。

答: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情况,其最优生产投入量应在第二阶段,即在该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下降且边际产量大于零的阶段。

因为,在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若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和平均产量会相应增加,因而,理性的生产者将不会处于该阶段;在第三阶段,边际产量小于零,若减少该要素的投入量,总产量会相应增加,因而,理性的生产者也不会处于该阶段。

至于生产者究竟在第二阶段内的哪一点为最佳,则取决于该要素投入所能带来的收益与其花费的成本的比较。

若它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它带来的边际成本,则它的最佳投入数量就达到了。

否则,需要增加或减少投入量。

对于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其投入比例取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和各要素的价格,当MRTSLK=w/r时,要素的投入比例为最佳。

如此确定的比例有无数个,表现为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有无数个切点,这些切点构成生产的扩展线。

那么,理性的生产者应选择生产扩展线上的哪一点,取决于产品价格和要素的规模收益情况。

生产规模的确定需由收益情况来定。

如果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则生产规模应继续扩大,增加使用各要素的数量;如果呈递减趋势,则生产规模应缩小,直到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