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设用地生态系统
生产性污染
资源利用 信息反馈 经济措施 管理与决策 计划、政策 方针、法令 信息反馈 人口控制 管理法规 服务 水体 信息反馈 环保法规
植物
太阳能 矿藏
工业 经济系统 贸易 农业 建筑 运输
自然系统 土地 大气
其他生物
生 活 需 求
生 活 污 染
经济收入 消费需求
旅游
教育
居住 社会系统 文娱 饮食 供应 医药 物流和能流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中货物流的流程途径
4. 信息传递功能
(1)信息的作用 (2)城镇的信息功能
四、城镇土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1. 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 土地的变化和土壤污染 (1)土地的变化 (2)土壤污染 3. 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 (1)气候变化 (2)大气污染 ① 颗粒状的污染物 ② 气体污染物 4. 淡水短缺和水污染 (1)用水短缺 (2)水体污染 5. 绿地缺乏
环境亚系统 大气 水体 土地 植被 矿藏
经济亚系统 矿产开采 生产 运输 贸易
社会亚系统 居住 就业 医 疗 教育 文化
技术系统 厂房 动力 机 器 工艺 科技 开发
工矿用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 工矿用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1)物质循环 (2)能量流动 (3)信息流 (4)价值流
四、 工矿用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1. 2. 3. 4.
大气污染,酸雨污染严重 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挤占土地 污染环境 噪声污染
五、工矿用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 工矿用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①资源利用方面,以资源回采率、循环利用率、资源加工度等指标测定。 最大限度的节约使用、有效利用资源,符合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的 要求。 ②经济发展方面,以经济效益、人均收入、多种经营、综合开发等有关 指标测定。注意经济活动的集约化方式,改进生产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和各个要素生产率。 ③科技进步方面,以科技成果转化率、新产品在产品中的比重、技术引 进与专利申请的比率、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指标来测定。 ④社会发展方面,以人口出生率、入学率、平均寿命、人均住房面积、 发案率、犯罪率等指标测定,对本区域的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管理效能 投入人才、物力,争取为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 ⑤环境保护方面,以水质量、大气质量、企业“三废”利用、土地复垦、 植被覆盖率等指标测定。
3.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在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研究中,城镇人口特点、城镇经济
活动和城镇土地利用最能反映系统内部运动规律,是应研究的
关键因素。其中土地利用尤其重要,它是城镇空间结构布局的 实际体现,更是城镇社会经济活动规模与水平的综合反映。
二、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
1. 2. 3. 4. 5. 6. 人居主导性 高度人工化 不完整性 高度开放性 脆弱性 多层次和复杂性
(2)经济系统
涉及生产、分配、流通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包括工业、农业、交通、 运输、贸易、金融、建筑、通讯、科技等。
(3)社会系统
涉及到城镇居民及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诸方面,如居住、饮食、 服务、供应、医疗、旅游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还涉及到文化、艺术、 宗教、法律等上城镇居民) 生命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
非生命 城镇环境系统 政治 法律
人文环境
经济 文化教育
按构成城镇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要素来划分,城镇土地 生态系统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 (1)自然系统
包括城镇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太阳、空气、淡水、森 林、气候、岩石、土壤、动物、植物、微生物、矿藏以及自然景观等。
三、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1. 生产功能 (1)生物生产 (2)非生物生产 2. 能量流动功能 (1)城镇土地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与转换
损耗热 转化 原生能源 传输 次生能源 传 输 利用 损耗热
损耗热
最终能源
损耗热
有用能源
损耗热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过程
一、工矿用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工矿用地生态系统是指工矿区空间范围内人工构造的社会环境 系统与相应的自然环境系统形成的以工业生产、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等为主导的自然、经济、社会各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的复合生态系统。包括工业生态系统和矿区生态系统。 ①工业生态系统:是仿照自然生态系统而设计的,将一批相关的工厂、企业
(4)经济结构
主要由生产系统、消费系统、流通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3.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5)社会结构
包括人口、劳动力和智力结构。
城镇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等结构。 劳动力结构是指城镇中不同职业的劳动力各自所占总劳动力的比例。 智力结构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一定技术水平的那部分劳动力。
信息流
3.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1)空间结构
同心圆、辐射(扇形)和镶嵌结构
(2)时间结构
面积规模、人口规模、建筑、基础设施、经济水平、文化环境等的变化
(3)营养结构
次级消 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生 产 者
自然生态系统金字塔营养结构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倒金字塔营养结构
3.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2)我国城镇能源利用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A.提高能源利用率,充分利用能量资源,减少浪费。 B.发展生物能源。 C.开发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3. 物质循环功能 (1)资源流
(2)货物流 (3)人口流
输入 输出
库存
生产 消耗 (生产生活) 如五金产品、建筑材料 累积 如建筑物、道路 废弃物
二、 工矿用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看,工矿用地生态系统是由环境、经 济、社会和技术四个亚系统构成。
(1)环境亚系统 包括土地、农田、森林、水体、矿藏、植被、动物等 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系统与资源系统, 为工矿区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空间、 物质、能量、生态等支撑,是工矿用地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 (2)经济亚系统 经济亚系统涉及生产、交通、运输、贸易等,是人类 意志的体现,是为人类提供所需物品和服务的投入——产出系统,是工 矿用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3)社会亚系统 社会亚系统以工矿区居民为中心,以满足居民就业、 居住、医疗、教育及生活环境等需求为目标,为经济亚系统提供劳动力 和智力服务,是工矿用地生态系统协调与控制的主体。 (4)技术亚系统 连接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中介环节,起着从科学到 生产或从生产到科学之间传递与转化媒介物的作用。
第五章 建设用地生态系统
§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 § 工矿用地生态系统
§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
一、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 三、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四、城镇土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城镇和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镇是以空间和环境资源利用为基础,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 的一个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它是一个 经济、社会、政治、科学文化和自然环境实体的综合体,是一 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第二节 工矿用地生态系统
组合在一起,它们共生共存,相互依赖,其联系纽带是废物,即一家工厂、 企业的废物是另一家或几家工厂、企业的原料,废物在各企业之间的循环构 成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其最大特点是使资源的利用 率达到最高,而将工厂、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到最低。 ②矿区生态系统:是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人工生态系统。经历了从 低到高的三种发展类型:原始型矿区生态系统、掠夺型矿区生态系统和协调 型矿区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由于人类认识的进步以及社会生产力、科 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很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同时矿 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矿产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 力降到最小。
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战略措施
(1) 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在工矿区内要建立以“废物”为 纽带的共生企业群结构,实现废物资源化。 (2) 在企业外部,工矿区要搞好生态循环设计。
(3) 建立和完善土地复垦制度。 (4) 推出鼓励性的政策、制止性的法规,促使工矿区内的 工矿企业尽力采取生态化生产方式。
一、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城镇和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指的是城镇空间范围内以城镇居民为主体,
包括其他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 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 系统。
2.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
以人为主体,按城镇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来划分,城 镇土地生态系统由城镇人群和除城镇人群以外的环境系统 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