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社区实施方案

数字社区实施方案

数字社区平台实施方案建议书密级:文档编号:数字社区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方案目录1 申报项目名称 (1)2 项目申报企业概况 (2)2.1 企业简介 (2)2.2 企业财务状况 (3)3 项目技术基础 (4)3.1 基于市民卡工程的应用平台基础 (4)3.2 基于社区生活服务的物联网系统 (4)3.3 社区物联网 (5)3.4 大数据通用数据库 (5)4 建设方案 (7)4.1 数字社区综合平台建设步骤 (9)4.2 数字社区平台物联网技术应用概述 (9)4.3 第一阶段:数字社区基础建设 (11)4.3.1 公用事业应用 (12)包括智能仪表监控和收费、家庭通用智能设备接口等。

(12)智能仪表通过网络将使用情况数据自动传输到后台管理中心。

同时个人用户通过智能手持设备、个人PC设备可实现各种交费功能,并可通过网络智能接口实现对家居智能设备的监控。

(13)4.3.2 保安巡更系统 (13)保安员利用读卡器作为保安员巡更点,系统可设定保安员的巡更路线(读卡器触发循序)。

当值的保安员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触发指定的读卡器(巡更点)。

否则系统将会发出报警。

当保安员发现警情须及时报警时,可利用就近的报警点报警。

134.3.3 门禁及智能化控制系统 (15)A.住宅小区大门:住宅的用户(使用者)可利用其使用卡开关住宅小区的大门;系统的读卡器安置于住宅小区的大门外。

当用户要进入住宅时,在读卡器上读卡,住宅的大门将会自动开启;当用户离开住宅小区时,按动出门按钮,将可自动开启住宅小区的大门;任何非法进入将会引起系统报警。

系统的所有运作信息将会自动传送到监控中心的电脑中。

(15)信息服务系统 (16)4.3.4 (16)综合交费功能:除公用事业收费外,社区所包含的物业、服务等自有及代收交费功能,都可以通过用户开通的与市民卡一致的个人帐户实现统一交费。

(16)4.3.5 商务消费系统 (16)电子支付功能:结合第三方支付手段和个人金融帐户,社区居民可对于商品采购、服务定制等实行电子银行支付。

(16)4.3.6 扩展功能 (16)4.4 第二阶段:社区信息服务层(2015年建成) (17)5 项目商业模式和意义 (20)5.1 商业模式核心简述 (20)5.2 数字化社区的普遍问题 (20)5.3 项目模式及可行性 (21)5.3.1 与市民卡工程无缝连接 (21)5.3.2 利于成熟资源,通过物联网进行服务智能管理。

(21)5.3.3 利用完整资源,实现整体经营; (22)5.3.4 有保障的投资计划 (22)5.3.5 切实可行的推进计划 (22)5.4 项目商业模式总结 (25)6 投资估算及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收益目标及分析 (30)7.1 社会效益分析 (30)数字社区平台实施方案建议书1 申报项目名称数字社区平台项目2 项目申报企业概况2.1 企业简介创毅集团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通过全球化的华人人才平台,进行自主创新的TD-LTE 4G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核心芯片、安全的端到端移动通信系统、各行业移动软硬件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

创毅集团以核心芯片与系统为载体,不断推动中国自主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并将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于其它新兴产业,比如物联网、节能减排、医疗、环保等领域。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拉动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的形势下,创毅集团通过系统创新开发了包括移动安全与管理、交易与金融、诚信与评价在内的七大平台,组成功能强大、可信可控的线上线下一体化(O2O)移动电子商务体系,并融合应用于智慧城市综合建设与运营解决方案。

创毅集团自主创新的技术与方案,曾支持过2008年“科技奥运”、2010年“创新世博”,并将积极参与2014“南京青奥会”。

北京创毅集团以核心芯片与系统为载体,移动电子商务为运营模式,完善了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思想,将城市智慧化建设和移动电子商务运营城市资源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建设模式,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综合建设运营服务提供商。

目前已经成立贵州创毅,其是北京创毅集团的独资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于2013年12月份成立。

贵州创毅通过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将充分利用LBS、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并结合移动电子商务,真正实现可持续的为居民、商旅提供信息化、扁平化、精细化、人性化、共享化的全方位旅游服务。

2.2 企业财务状况见附件:《北京创毅讯联财务状况报告》3 项目技术基础本项目重点在于物联网在数字社区的深入应用,创毅在数字社区行业应用物联网技术具备的技术和商业优势如下:3.1 基于市民卡工程的应用平台基础1)每一个社区平台都隶属城市一卡通总体,数据接口接入市民卡服务体系;2)公用事业智能仪表端接入城市服务平台,实现个人智能端完整支付手段;3)社区生活服务分区运行,后台连通城市服务,实现社区服务和社会服务完整结合;4)社区商业服务各有特色,后台连通城市服务,实现城市电商和电子支付全覆盖;5)社区金融服务实现资源整合,与城市金融服务完美结合;6)社区呼叫中心与城市功能中心网络结合,实现城市、社区分级覆盖。

创新点:1)基于个人身份认证的全要素生活服务;2)基于智能终端的物联网自主服务;3)基于金融服务的社会公用事业交费服务。

3.2 基于社区生活服务的物联网系统1)社区商业、安防、通讯、门禁、家庭智能设备等。

2)“数字社区”服务的全方位建立和市民卡工程联通。

3)医疗、民生、保险、商业服务、金融等生活要素的基础性平台应用。

3.3 社区物联网1)数字社区物联网的建立是利民工程的核心基础设施。

涉及到的所有生活要素和政民服务都参与互联,在社区生活中市民卡作为认证基础,通过个人智能设备、智能计量仪表、智能社区监控、网络金融服务、网络生活服务等实现完整的数字社区目标。

2)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和智能设备达到数字社区的物联网应用。

在门禁、监控、停车、安防、便民服务、社区购物、物业管理、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使用智能设备和智能传感器,通过个人智能终端、智能网络传感器等物理感应的网络集成,构建数字社区应用体系。

3)各个社区在基础网络结构基础上独立容纳具有自身特色需求的生活服务内容,统一接入市民卡服务平台。

形成既有自身特色服务又充分共享城市基础服务的完整信息网络。

4)以智能仪表和智能个人终端为基础搭建社区网络,实现以(实名制)市民卡身份认定,绑定个人金融帐户,实现一卡一帐户覆盖社区服务和社会基础服务的全覆盖。

5)移动支付覆盖社区生活。

3.4 大数据通用数据库1)数字社区中产生的各种交费、服务、商业活动等行为数据,通过社区网络接入市民卡服务平台数据库,组成城市服务数据库的一部分。

同时接入市民卡数据分析系统,为服务提供方提供基于单个社区的数据分析能力。

2)在社区服务平台上提供个人帐户数据库,形成建立在个人生活基础上的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医疗服务等等的“个人服务帐户”概念。

创新点:1)个人生活帐户(社区)与城市功能服务的统一融合,做到一个帐户完成所有支付功能;2)单一数字社区与城市功能服务的统一融合。

3)个人智能终端在个人服务帐户层面的综合移动服务;4 建设方案总体方案简述:“数字社区”,就是通过“4C”(计算机、通信和网络、自动控制、IC卡)技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相联结的社区,是一个典型的物联网系统。

根据国家规定要求,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在总体上应满足以下要求:高度的安全性、舒适的生活环境、便利的通讯方式、综合的信息服务、家庭电器智能化等。

根据上述功能要求,项目中的数字社区包括了:社区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报警 (含煤气/天然气泄漏报警)系统、保安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三表智能计费系统、社区消费结算系统(依托市民卡网络)、信息网络服务系统、社区物业管理系统、社区生活服务系统等。

网络平台示意:网络拓卜结构:4.1 数字社区综合平台建设步骤4.2 数字社区平台物联网技术应用概述数字社区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网络系统实现社区服务功能个人自助交费和社区基础服务功能。

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基础层面:智能门禁:包含社区和家庭门禁、停车管理等社区服务:包括物业、有限电视、安防、消防、便民服务、小区商业、呼叫中心等。

家庭计量仪表交费:包括三表收费、有限电视收费等社会基础服务:包括医疗、保险等建立在市民卡工程上的社会服务项目。

数字社区平台在项目建设上分为三个层面:基础物理层、信息服务层、广域共享层。

●基础物理层:是以各种智能传感器和智能终端为基础,应用网络传输功能,最终将环境数据集中管理在信息服务层提供的后台管理系统和数据处理机制,并通过人机界面面向使用者个人的智能终端服务。

包含门禁、停车、社区POS消费终端、水电气三表、有线电视、家庭内部设备、社区智能终端等。

◆本层面的所有设备都通过社区网络连接,是最基础的社区物联网单元。

●信息服务层◆是在基础物理层上构建的、集中了数据处理、后台数据库、数据接口、服务界面的网站应用层。

包含智能终端的设备管理、社区交费、个人帐户、便民商店、社区网站、物业管理、移动支付、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具体应用功能的网络环境。

其与基础物理层共同构成了数字社区的完整结构形态。

●广域共享层◆社区网络与城市网络的连接共享结构。

由若干社区网络经标准数据接口接入市民卡服务网,形成公用事业、民生民政、社会公用服务的全要素民生服务体系。

数字社区示意4.3 第一阶段:数字社区基础建设(基础层)项目第一阶段建设目标是实现小区的基础性建设,含基础物理层和信息服务层。

主要涵盖基础物联网硬件体系的建设和社区基础服务功能的开通,并预留数据接口,为以后接入城市网络提供必要基础。

本阶段的建设完成后可视市民卡工程进展而随时开通第三阶段应用。

计划2014年内先实现10个小区的试点应用。

智能设备应用结构基础要素示意4.3.1 公用事业应用包括智能仪表监控和收费、家庭通用智能设备接口等。

智能仪表通过网络将使用情况数据自动传输到后台管理中心。

同时个人用户通过智能手持设备、个人PC设备可实现各种交费功能,并可通过网络智能接口实现对家居智能设备的监控。

4.3.2 保安巡更系统保安员利用读卡器作为保安员巡更点,系统可设定保安员的巡更路线(读卡器触发循序)。

当值的保安员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触发指定的读卡器(巡更点)。

否则系统将会发出报警。

当保安员发现警情须及时报警时,可利用就近的报警点报警。

4.3.3 停车场管理系统在小区中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有两种,一种是免停车式,另一种是刷卡式。

A、免停车式管理(持市民卡、本社区居民)主要体现在用户只要将出入停车场闸门的感应卡置于车头的挡风玻璃内,当车辆靠近停车场闸门时(读卡器),无须停车,闸门将自动开启;车辆通过后闸门才自动关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