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才能回家》教学设计

《安全才能回家》教学设计

《安全才能回家》教学设计
邓小华
教学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安全才能回家》旨在教育学生在交通生活领域做一个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规的合格的社会人。

在教学中,要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为基础,用贴近儿童的方式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

要坚持情感教育与促进理性思考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自觉遵守交法规,远离交通事故。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优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内容,能识别常见的交通标志,按交通法规要求做文明的行路人、乘车人。

2、行为与习惯: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体验交警工作的辛苦。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并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遵守法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教学方法
1、情感教学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语言、图片、影像等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以情育人。

2、活动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设计活动,引
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角色体验、心理移位,实现明理导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情境导入
同学们,看到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活泼可爱的样子,我情不自禁发出一声赞叹:生命真美丽!可是,你们知道吗?生命还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危险。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危险无处不在。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车祸成了生命的一大杀手。

让我们来看一段惨痛的视频吧!
①看到这些惨痛的场面,你想说点什么?(从场面悲惨、车祸可怕、本人受痛、父母伤心、安全重要等方面交流)
②他们能回家吗?能上学吗?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安全才能回家。


二、深入探究,知法守规
1、教师激疑:同学们,看到这一幕幕惨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议一议,可能有哪些原因?
2、学生讨论后交流。

(司机方面:无证驾驶、酒后驾车等;学生方面: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等)
3、教师小结:造成车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违反交通法规造成车祸。

(板书:遵守交通法规)
4、说一说:交通法规知多少。

(学生交流)
5、认识交通标志。

①认识“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等,谁来解释解释。

(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②比一比,看谁知道多。

“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这些我们把它叫做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了100多种交通标志,现在我们一起
来学习常见的四类交通标志比一比,看谁知道多。

(课件展示10—15个常见交通标志)
③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四类常见交通标志。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让学生明白要弄懂的问题及自学要求,然后学生按提示进行学习。

④师引导生认识交通标志。

引导学生了解这四类交通标志各自的作用及特征。

⑤通过连一连、说一说、抢答等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

三、行为辨析,总结拓展
1、问题引入:同学们,车祸猛于虎,安全要记心中啊!安全,才能回家;安全,才能在学校里好好学习。

遵守交通法规,听从交警指挥,是安全的重要保障。

现在我们辨析一下,下列同学的行为对吗?(课件出示4幅图片,引导学生辨析)
2、说一说,我们平时有没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它有什么危害。

3、总结:同学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

因此,我们要把安全牢记心中,不仅要注意交通安全,而且在平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水、上下楼梯不拥挤……安全才能幸福、安全才能快乐、安全才能回家。

(在歌曲《祝你平安》中结束)
板书设计:
安全才能回家
禁令标志
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
警告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