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浅谈新闻专业主义

2018浅谈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只适用于专业的新闻机构,即 高度组织化的常设机构 新闻专业主义适用于严肃新闻的传递,不能用新闻 专业主义要求八卦新闻。
绪论 十一 .新闻专业主义中国化发展策略
LOGO
1、深化媒体市场化改革,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为媒 体经济独立和言论自由提供经济保障经济是文化发展的 根本动因。
2、找准新闻专业主义与我国新闻价值的契台点发展中国 式的公共领域。
最突出的特点:以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 闻事实。 从企业文化的中间传递效应出发,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组
织承诺的关系,会为研究优良企业文化的构建以及企业社会 目标:服务于全体人民。 责任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三、特点 绪论
LOGO
1.客观性:新闻价值
2.真实性: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
法律和道德自律”五层次论; 3.芮必峰的“一套基本信念、一套操作原则”双层论;
4.樊昌志、童斌“一种话语被呈现”等。
六、新闻专业主义对于新闻从业者和行业的意义
对于个体而言,新闻专业主义可以被理解为新闻职业规范,
是记者职业信念、价值观的内化,是从事新闻工作所必需的特定专
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 但对于行业而言,它指一个有着专门知识的全日制工作,这 一行业有专门的法律,有一整套行业规范,有高等教育的培训体系, 它有自身独特的立场和核心观念。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新闻专 业主义看成是布尔迪厄所说的维系新闻场域独立性的定界观念。个 体的职业道德和新闻场域,这是两个有着巨大差别的概念。
5.古有卖新闻以安身立命; 6.“第四权利”。
二、内涵 绪论
LOGO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
业离线和操作理念,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
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 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
掘事情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2、形式:
一是在新闻作品发表或发布前,对其中信息的真实性进行
评估;二是由博客或媒体组织在新闻已经发表或发布之后 对其真实性所进行调查核实,并将结果公布于众。
3、事实核查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与警醒
十三 .参考文献 绪论
LOGO
[1]潘忠党, 陆晔. 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J]. 国际新闻 界, 2017(10):91-124. [2]李良荣. 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当代命运[J]. 新闻与写 作, 2017(9):36-37.
七、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 绪论
LOGO
公民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
新闻报道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人人都是记者
八、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变革给新闻专业主义带来的挑战 绪论
LOGO
(一)主流媒体边缘化
(二)深度报道式微,新闻缺乏系统性
(三)媒体公信力降低,新闻权威弱化
(四)媒体融合进程加快,延展性低
(五)新闻真实性难以保证
或者准确地说,这应当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双重属性。””
(胡翼青,2013)也就是说它不仅具有其观念形态,也有 其物质、技术与社会形态。 从企业文化的中间传递效应出发,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组
织承诺的关系为研究优良企业文化的构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
与组织承诺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五.我国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讨论
浅谈新闻专业主义
主讲人:蒋好著 2018年10月25日
第一部分:新闻和宣传 一、背景
LOGO
1.新闻专业主义是舶来品,概念来自于美国; 2.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
服务”的信念。
3. “专业”是因从事新闻工作须具备专业技能且建立在 公共利益基础上;
4.传到中国后不同时期产生不同含义;
3.独立性: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
4.自由性:采访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信息获取自由
四、形态 绪论
LOGO
新闻专业主义既有其观念形态,又有其社会实在形态。
“新闻专业主义这个概念本来就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
度去理解。一种理解把新闻专业主义看作是新闻业的专业意 识形态;而另一种理解则把新闻业看作是一种社会角色分工。
中国“新闻专业主义”有三个传统渊源:
1.传统知识分子经世济民的历史使命感; 2.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要求; 3.源自西方但被“本土化”了的独立商业媒体的传统。
我国新闻媒体的专业主义的主流观点:
1.陆晔、潘忠党的“一套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一种意识 形态、一种社会控制模式”三层次论;
2.黄旦的“传播新闻、独立性质、自主发言、服务公众、自负盈亏、
3、健全新闻法治,强化行业自律机制,提高行业专业 化水平。
十二 .延伸:事实核查(fact-checking)与新闻专业主义 绪论
LOGO
1.内涵:“事实核查”(Fact Checking)制度,是指一些媒体为
了确保所刊载、发布的事实准确无误,而设立专门的事实 核查部门和专业的“事实核查人”(Fact-Checker),以 便对媒体的内容生产进行严格的把关与管理。
[3]王君超, 叶雨阳. 西方媒体的“事实核查”制度及其借鉴意
义[J]. 新闻记者, 2015(8):21-26. · · · · · ·
九.绪论 对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的实践及反思
LOGO
1 .从公众利益出发(焦点访谈、新闻调查)
2 .记者不会消亡
3 .健全监管措施
4 新闻专业教育顺应时代
十.绪论 新闻专业主义中国化、本土化
中国的新闻报道是“用事实说话”
LOGO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只能够适用于报道层面
向社会公开传递信息的媒体才能谈新闻专业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