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板柱同时浇筑方案

梁板柱同时浇筑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程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施工总体部署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施工工艺技术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技术参数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施工流程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模板施工方法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混凝土浇筑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检查验收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施工计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材料准备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劳动力及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施工进度计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原材料检测计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危险源识别及监控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模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组织保障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技术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监测监控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文明施工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一、板模板计算书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二、梁模板计算书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三、墙模板计算书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四、柱模板(不设对拉螺栓)计算书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五、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六、附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1、表A.3一般模板支架、一般作业平台支架整架验收记录表2、1#楼施工进度计划表3、2#楼施工进度计划表4、1#楼立杆水平杆、立杆、剪刀撑布置示意图5、2#楼立杆水平杆、立杆、剪刀撑布置示意图6、模板支架体系立面示意图7、墙模板安装剖面图8、柱模板安装截面图一、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钢结构设计规范》(50017-20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162-2008。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30-2011)。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9-2011。

9、《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80-91。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45618-2009《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

11、《关于严格限制梁板墙柱混凝土同时浇注施工工艺的通知》(桂建管〔2014〕42号)12、施工图纸、合同、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施工图审查意见、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文件。

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金癸·领海郡二期工程地址:北海市广东南路及杭州路交汇处西北侧建设单位:北海金癸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广西联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西建业中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拟建建筑物共4幢,总建筑面积104570.97㎡,下设置1层相连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0101㎡,地下室层高为4.42m。

9#楼建筑面积为20157.02㎡,剪力墙结构,26层,一层层高4.8m,二至二十六层为标准层,层高为3.0m,建筑高度为78.3m。

10#楼建筑面积为20008.31㎡,,剪力墙结构,26层,一层层高3.15,二至二十六层为标准层,层高为 3.0m,建筑高度为78.45m。

11-12#楼建筑面积为22152.32㎡,剪力墙结构,26层,一层层高3.15m,二至二十六层为标准层,层高为 3.0m,建筑高度为78.45m。

9#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758.93㎡,分两单元,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为379.36㎡。

10#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763.7㎡,分两单元,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为381.85㎡。

11-12#楼标准层建筑面积为847.58㎡,分两单元,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为423.79㎡。

计划9#楼自第四层开始,10-12#楼自11层开始拟采用梁板柱一次浇筑混凝土工艺,其余楼层、地下室按竖向构件及梁板分开浇筑。

三、施工总体部署先进行框架墙、柱钢筋的绑扎及框架梁、楼板的支撑体系及模板支设,完成后再进行框架墙、柱模板的支设及楼板钢筋的绑扎,最后进行梁板柱的一体浇注施工。

框架墙、柱钢筋绑扎及楼板模板支设几乎同时进行,楼板钢筋绑扎及墙、柱模板支设也几乎同时进行,两者互不影响,缩短了框架墙、柱由于拆模而影响梁、板支撑体系和模板的支设以及钢筋的绑扎,有效加快工程进度。

施工流程如下:四、施工工艺技术(一)技术参数1、材料技术参数:(1)覆合木胶合板模板:1830*915*18厚,抗弯强度设计值[f]=252,弹性模量80002。

(2)模板小梁:50*100规格杉木方木条,强度等级:抗弯强度≥15.442,顺纹抗拉强度≥92,顺纹抗剪强度t≥1.782,弹性模量93502,截面抵抗距83.333,截面惯性距416.674。

(3)模板主梁:Ф48*3.0钢管,弹性模量2060002,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2,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2,截面惯性矩10.784,截面抵抗矩4.493。

(4)直角回转扣件:取8.0扣。

(5)穿墙螺杆:Φ14全丝螺杆,轴向拉力设计值17.8。

2、工艺技术参数:(1)模板支架体系采用18厚覆合木胶合板模板和φ48*3.0规格钢管支架体系。

(2)楼板模板支架体系:搭设高度3m;模板小梁方木间距400,主梁φ48*3.0钢管间距1000,可调托座承托;纵横向钢管立杆间距1000*1000,水平杆步距1500,立杆底座垫250*250*50木垫板。

(3)梁模板支架体系设置:梁40(1)240*600支设方法:梁侧模板内楞采用50*80方木平行梁轴线设置,梁侧模板上、下道内楞分别及模板上下边齐平,中间加一道内楞,采用钢管斜撑及梁侧钢管支撑水平杆扣接紧固,斜撑间距400。

梁模板采用18的胶合面板,梁底采用50*100方木平行梁截面布置,间距为250,立杆承重连接方式采用可调托座,钢管采用φ48*3.0,立杆底座垫250*250*50木垫板。

脚手架沿梁跨方向立杆间距0.5m,梁两侧立杆间距1.2m,水平杆步距1.5 m。

水平杆(含扫地杆)均在纵横方向设置,及板的水平杆连成一体。

其余梁参考梁40(1)240*600进行支设。

(4)柱模板支设:柱截面400*400,柱侧模板竖向背楞采用方木条50*100,间距200,柱箍采用φ48*3.0双钢管,每道柱箍上下间距为450,底道柱箍离楼面距离200。

(5)墙模板支设:墙模板竖向背楞采用方木条50*100,间距150,设6道φ48*3.0钢管主梁,每道主梁间距500,最下一道主梁距楼面距离200,采用M14对拉螺栓紧固,水平间距350。

(二)施工流程基层面弹出梁、板范围立杆纵横线→放置立杆垫板→立立杆→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搭设第二步水平杆→同步搭设水平、竖直剪刀撑→安装顶托和托梁→组织检查验收支架体系→合格后安装梁底支承木枋(垂直梁跨方向布置)→安装梁底板18→安装梁侧板18→安装楼板木枋→安装板底18模板→检查验收。

(三)模板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模板支设前,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物资准备:①材料准备:根据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要求,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确定材料堆放场地及组织运输。

②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根据模板支架体系构造要求,对钢管、扣件、准备和模板制品加工。

③模板及支架安装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施工要求准备合适的机具设备。

(3)劳动组织准备:①组织机构保障施工员3人:主要负责模板及支架搭设、拆除的技术指导;安全员2人:主要负责模板及支架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他配合人员10人:主要负责协助塔吊机操作人员进行模板、钢管、扣件的运输和材料试验等工作。

(4)施工场外协调:①材料加工和定货。

②施工机具订购组织。

2、模板原材料要求。

(1)技术性能符合相关质量验收标准。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任意部位不得有腐蚀、霉斑、鼓泡,板边不缺损、起毛。

(3)规格尺寸标准:①长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测点及平均值差为偏差。

②宽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③角线差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差。

④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量钢直尺及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及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3、支架体系搭设要求。

(1)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及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4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立面钢筋绑扎完成后,在立面钢筋上部放出标高。

(2)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钢管立杆设置要求:立杆直接支承在下层钢筋混凝土楼面上,在搭设支架之前,在基层面弹出立杆纵横方向位置线,板立杆间距1000*1000,梁底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500,垂直梁跨方向承重立杆间距以粱侧立杆间距平均设置,以确定立杆位置,但优先确保梁侧立杆位置,每根立杆底部设置250*250*50木垫板。

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m,梁根据高度调整,立杆不设接头。

(4)纵、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板支架沿高度方向设置3道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距基层面200 ,步距为1500 ,梁底支架根据梁高度不同在最上道调整步距;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整杆长度设计3跨以上,接长采用搭接,两根相邻横向水平杆的接头在不同的步或跨内错开搭接,并且在不同步或不同跨内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大于500设置,各接头中心至最近点的距离小于步距的1/3。

(5)剪刀撑设置要求:①沿支架体系周边,全高全长全立面设置竖直剪刀撑。

②在支架体系内部,以梁侧立杆为基准沿纵、横向每隔4000全高全长设置竖直剪刀撑。

③沿扫地杆、封顶杆全平面,纵、横向设置水平剪刀撑。

④剪刀撑按倾角45度搭设,水平和竖直剪刀撑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为1000,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及之相交的立杆上。

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150。

(6)扣件要求:扣件螺栓拧紧力矩范围45~60N·m,主节点处固定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150。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100。

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

(7)支架体系的有效连接要求:梁、板支架体系用水平杆有效连接,形成整体。

(8)为确保安全,每层模板混凝土施工完成前,下两层模板支架体系不得拆除,以便符合本层模板方案实施荷载传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