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SH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XXX XXXXX—XXXX页岩气单井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cess and interpretationof single well logging data in shale gas reservoir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2012.6.20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测井系列及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 (1)4.1 测井系列选取原则 (1)4.2 页岩气测井系列 (2)4.3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 (2)5 资料收集 (2)5.1 区域资料、邻井资料 (2)5.2 本井资料 (2)6 测井资料预处理 (2)7 测井资料处理 (2)7.1 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2)7.2 参数计算模型选择 (2)7.3 测井数据处理程序选择 (5)8 处理结果检验 (5)9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6)9.1 有利储集段划分 (6)9.2 有利储集段评价 (6)9.3 可压裂性分析与评价 (6)9.4 测井解释成果审核 (6)10 测井解释成果要求 (6)10.1 测井曲线图、处理成果图件及成果表 (6)10.2 测井解释报告 (7)附录A(规范性附录)页岩气探井测井项目 (8)附录B(规范性附录)页岩气生产井及水平井测井项目 (9)附录C(资料性附录)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 (1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东石油局测井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河南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清钊、龚劲松、李绍霞、李群德、路菁、张军、于文芹页岩气单井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5132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SY/T 5360 单井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流程SY/T 5945 测井资料解释报告编写规程SY/T 6451-2011 探井测井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技术规范SY/T 6488-2000 电、声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规范SY/T 6617-2005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SY/T 6546-2011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Q/SH 0030-2006 川东北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标准。
3.1 页岩气 shale gas页岩气是指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暗色泥岩、页岩的天然气。
3.2 总有机碳 total organic content(carbon)生油岩中烃类和干酪根裂解所产生有机碳的重量百分含量。
3.3 有机质成熟度指数 Organic matter maturity index表征烃源岩成熟度的一个参数。
4 测井系列及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4.1 测井系列选取原则4.1.1探井采集的测井信息应满足,一是能够建立评价泥页岩所需参数的解释模型和建立识别页岩油气有利储集段的解释标准,二是能够建立利用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评价岩层可压裂性的模型,为水平井部署提供技术支持。
4.1.2开发井和水平井采集的测井信息能够准确评价泥页岩所需的参数,识别页岩油气有利储集段,对岩层可压裂性进行分析,为完井分级压裂提供评价成果。
4.2 页岩气测井系列页岩气探井必测和选测项目见附录A。
页岩气开发井和水平井必测和选测测井项目见附录B。
4.3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测井原始资料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按照SY/T 5132的规定执行。
5 资料收集5.1 区域资料、邻井资料区域资料、邻井资料收集按照SY/T 6451标准执行。
5.2 本井资料5.2.1 录井及工程资料录井及工程等资料收集按照SY/T 6451标准执行。
5.2.2 岩心实验分析资料5.2.2.1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量、薄片、全岩矿物衍射、岩电参数、压汞、核磁共振实验等。
5.2.2.2总有机碳、岩石热解参数、镜质组反射率等。
5.2.2.3岩石力学参数、动静态弹性力学转换参数、构造应力刻度系数、声波纵横波速度等。
6 测井资料预处理测井资料的检验、校正与编辑等参照SY/T 6451-2010中第3.3、3.4条执行。
7 测井资料处理7.1 建立测井解释模型7.1.1 岩心分析数据整理岩心分析数据整理参照SY/T 6451执行7.1.2 测井解释模型建立应用岩心分析资料结合测井资料建立岩性组份和含量、有机质丰度、孔隙度、岩石力学和裂缝等参数的解释模型。
7.2 参数计算模型选择由于页岩储层的矿物组份、有机质成熟度等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计算矿物组份与含量、有机质丰度、孔隙度、含气量、岩石力学及裂缝等参数时,应考虑区域内地质特点、岩心资料及测井资料录取情况,选择适合于本区域内页岩气储层评价参数的计算模型。
7.2.1 矿物组份与含量计算模型7.2.1.1有岩心分析资料和元素俘获测井数据时,利用岩心资料刻度元素俘获测井资料建立的钙质岩类、硅质岩类、粘土、长石、黄铁矿等参数的解释模型计算。
7.2.1.2有岩心分析资料,无元素俘获测井数据时,利用岩心分析数据刻度常规测井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回归、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建立的钙质岩类、硅质岩类、粘土、长石、黄铁矿等参数的解释模型计算。
7.2.1.3无岩心分析资料时,有元素俘获测井数据时,利用元素测井经验模型进行计算钙质岩类、硅质岩类、粘土、长石、黄铁矿等参数。
7.2.1.4 无岩心分析资料时,无元素俘获测井数据时,应用去铀伽马、中子-密度交会等方法计算各种矿物成份与含量,具体参照标准SY/T 5360执行。
7.2.2 有机碳丰度(TOC)测井计算模型7.2.1.1线性回归法岩心分析数据刻度自然伽马能谱、体积密度、声波时差等测井资料,采用一元或多元回归建立的解释模型计算TOC。
7.2.1.2电阻率与声波时差重叠法(LogR∆法)在成熟度可以确定的前提下,通过(1、2)计算TOC:目的层段按式(1、2)计算LogR ∆:LogR=log(R/R)+0.02(t t)∆⨯∆-∆基线基线 (1)(2.207-0.1688LOM)TOC=LogR10*C∆⨯ (2)式中:R——计算点的电阻率值,Ω.m;t∆——计算点的声波时差值,μs/ft;R基线——普通泥岩电阻率值,Ω.m;t∆基线——普通泥岩的声波时差值,μs/ft;C——大于1的乘法因子,取值根据地区TOC分析资料或者地区资料确定。
LOM为有机质变质作用和成熟度的等级,LOM越大,成熟度越高。
LOM可以实验分析或从埋藏史和热史评价中得到。
LOM取值根据分析结果或者地区资料确定。
7.2.1.3体积模型法利用声波时差(或岩性密度、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和电阻率测井的参数对,即ΔT和Rt1值,确定100%含有机质、100%含水、纯岩石骨架、纯粘土数值,通过三角形方式计算TOC。
7.2.3 孔隙度计算模型7.2.3.1 岩心分析资料刻度岩性密度(或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声波时差,采用一元或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的孔隙度模型计算。
7.2.3.2 利用核磁共振实验横向弛豫时间T 2截止值资料,刻度测井数据计算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等。
7.2.3.3 利用常规孔隙度测井资料计算地层孔隙度式(3)是利用密度测井资料计算地层总孔隙度(T φ):TOCm b mTOC TOCm fl(1)T W W ρρρρφρρ--+=- (3)式中:φT ——总孔隙度,小数;b ρ——测井得到的地层体积密度,g/cm 3; m ρ——岩石骨架颗粒密度,g/cm 3; TOC ρ——有机质密度,g/cm 3;TOC W ——测井计算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小数;fl ρ——孔隙中的流体对地层体积密度的贡献,g/cm 3。
利用补偿中子测井和声波时差测井的计算孔隙度,考虑有机质的影响后,也可以得到类似于密度测井计算孔隙度的模型。
7.2.4 含气量估算方法 7.2.4.1 吸附气含量估算方法 7.2.4.1.1 线性回归法利用实验得到解析气含量与补偿密度测井值建立的区域含气量经验模型计算。
7.2.4.1.2 等温吸附线法按式(4)朗格缪尔方程估算吸附气含量:pp pv G l l s += (4)式中:Gs ——吸附气含量,m 3/t ;l V ——达到饱和时所吸附的气体量,又称朗格缪尔体积,m 3/t ; l P ——吸附量达到饱和吸附量一半时的压力,又称朗格缪尔压力,MPa ;p ——储层压力,MPa 。
7.2.4.2 游离气含量估算方法7.2.4.2.1 直接估算法页岩气游离气含量=页岩气吸附气含量。
7.2.4.2.2 经验模型估算式(6)为游离气含量计算模型:1((1))cfm eff w g bG S B ψφρ=⋅-⋅ ...................... (6) 式中:cfm G ——游离气体积,m 3/t ;g B ——气相地层体积系数;eff φ——有效孔隙度,小数;b ρ——地层体积密度,g/cm 3;ψ——转换常数,取值为32.1052;w S ——含水饱和度,小数,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见附录C 。
7.2.4.3 总含气量估算方法总含气量=游离气含量+吸附气含量。
7.2.5 岩石力学参数计算用岩石力学试验资料刻度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信息,建立提取地层的纵横波时差及比值,计算泊松比、杨氏模量、切变模量、体积压缩系数、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等岩石力学参数及水利压裂裂缝高度的方法。
利用多极子声波测井进行岩石各向异性分析,结合电成像等测井技术分析主应力方向。
7.2.6 有机质成熟度指数计算利用孔隙度测井资料与岩心分析资料获得的经验模型进行计算。
7.2.7 裂缝参数计算利用岩心资料刻度成像测井资料,计算页岩储层裂缝宽度、长度、密度等参数,并描述裂缝的产状、岩性等。
7.3 测井数据处理程序选择根据区块的地质特点、地层岩性及采集的测井资料,选择适合的矿物组份和含量、孔隙度、地化、岩石力学、地应力等参数解释模型、响应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