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混易错成语
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 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 西方落下去。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 热,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话。 3、美轮美奂。 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可近年来报纸电视上凡形容 美好事物皆用此语,大错特错了。 4、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易误 作缺乏整体观念。
9、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技巧高超,象是鬼神制作 出来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常被误用来形容壮观的 自然景物。 10、始作俑者。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现在常被误用为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 11、炙手可热。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经常被误用来形 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12、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各种惊人 消息。
13、不足为训。
意思是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现在常被误用 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
14、万人空巷。
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 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欢迎、 庆祝等盛况。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街上空无一 人。
15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 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16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 特长。
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 人”。
44.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 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 “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45.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 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 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46.细大不捐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 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 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 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 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 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什么,指语言紊乱或 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 理解”。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 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 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 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 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 听得出容敌人,给自己留下后患”, 只用于他人,“虎”比作敌人或坏人。 后者“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 自己遭殃”,多用于坏人坏事,有时也用 于错误或错误的思想等;多用于他人,有 时也用于自己。
10.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耸:害怕;骇:惊骇。 前者“指出于某种目的,有意夸大或捏造事 实而使人震惊”,后者“指使人听了非常 震惊”。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 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 “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 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 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 深刻,强调结果。
5.首鼠两端。 意思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经常被误用来形容 一个人言行前后不一致。 6.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经常被误用为冲锋 在前。 7、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 等)。现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 这是错误的。 8、差强人意。 思是大体上使人满意。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 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 解为“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力)。
高考易混易错成语
辨析
易混成语辨析
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然:正确 ;意:在意 前者意为“不认为是对的”,后者意为“不在意, 不放在心上”。
2.
一蹴而就、一挥而就 前者“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多用于 否定句中。 后者“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非常 敏捷,很快就完成了”,多用于褒义和肯 定句中。
3.不忍卒读、不堪卒读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 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 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 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 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 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6.不足为训、不足为奇
训:典范或法则 ;奇:奇怪 ; 前者“形容不值得当作典范或法则”, 后者“形容很平常,不值得奇怪”。
7.不容置喙、不容置疑
喙:嘴 ;疑:怀疑; 前者“形容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后者“形容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8.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可为:值得一做;作为 :做出成绩。 前者“指很有发展前途,值得一做”, 后者“形容能够大大地发挥作用,做出显著的成 绩”。
41 解释:间不容发 间: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 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 “形容距离小”。
42.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
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 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 刊登、发表”。
43.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
11.目光如豆、目光如炬
豆:形容短浅;炬:火炬,形容明亮; 前者“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后者“指目 光像火炬那样明亮”,用来比喻见识高明、深 远。
12.无微不至、无所不至、无所不为
第一个“指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第二个“原 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现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 事或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偏重于到什么地 方都干坏事,到处干坏事。最后一个“指什么 坏事都干得出来”。
13 付之一笑、报之一笑
前者“形容不值得理会,不当一回事”,后 者“指用一笑来回报、示意”。
14.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前者“指一文钱也不占有,形容非常贫穷”, 后者“指毫无价值”。
易错成语辨析
1、方兴未艾。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 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 勃发展。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 起远未形成气候。 2、七月流火。
忍:忍心;堪:忍受 前者“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 后者“形容文章水平低劣”。
4.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刊:改动 ; 易:变更 前者“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 形容至理名言不可磨灭。后者“形容不可变更 的言论”,用来指论点或意见正确。
5.不胜其烦、不厌其烦、不厌其详
胜:承受、忍受;厌:厌恶; 烦:麻烦 ;详:详细; 第一个意为“忍受不了的烦恼”, 第二个“形容不嫌麻烦”, 第三个“形容不嫌详细,越详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