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压升高,致急性心衰或肺水肿而死亡; (2)术前精神高度紧张:血压可明显升高,其中少数病人在进入手术 室前即可因脑出血或心衰而死亡 。
高血压的预防
(1)做好术前访视工作,消除病人紧张情绪,针对病情给子足量术 前用药; (2)诱导插管时,麻醉深度应适当,配合咽喉、气管表麻或给一定 量α或β受体阻滞剂,效果更佳; (3)麻醉全程,避免缺氧和CO2蓄积,严格控制输血输液量; (4)胸﹑腹部手术,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5)麻醉过浅,应加深麻醉; (6)明显应激反应,给予α﹑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平滑肌松弛剂 (如硝酸甘油)降低血压。
收缩期心室壁内压增高,冠状动脉血流受阻,因此左室心肌供 血主要在舒张期,当心率增快舒张期缩短时,可使左室心肌供血减 少。右室的收缩压和壁内压均较小,故收缩期和舒张期心肌供血相同。 (2)冠状动脉阻力:由冠状动脉内径、长度及血液粘稠度决定, 血管长度和血液粘稠度在个体间差异不大,所以冠状动脉阻力主要 取决于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内径.
(4) 严重二尖瓣狭窄病人:切忌使用对心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麻醉药 和辅助麻醉药,此类病人血压一旦明显降低常难以回升; 心肌缺血的冠心病病人:将血压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以免ST段及T波 呈现进一步缺血的水平; 心肌梗死病人:择期手术待6个月后再行择期手术; 心衰病人:心衰控制后两周手术;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病窦综合征病人:放置起搏器,确保心率正常; 房颤病人:将心室率维持于80-120次/分; 血钾低病人:努力将血钾升至正常水平。
处理
支持呼吸,对因处理:
二、外周性呼吸抑制
常见原因:
(1)使用肌松药
(2)大量排尿致血钾低下,致呼吸肌麻痹,
(3) 全麻复合高位硬膜外阻滞,呼吸肌麻痹. 处理:针对病因,呼吸支持。
三、呼吸抑制时的呼吸管理
立即行有效人工通气,将SpO2﹑PETCO2维持于正常范围。 (1)病人存有自主呼吸,行扶助呼吸,实施扶助呼吸须与病人呼吸同步, 扶助呼吸用力一般不超过15cmH2O。
第二节 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是指通气不足。
表现:呼吸频率慢及潮气量减低﹑PaO2低下.PaCO2升高.
呼吸动作是在呼吸中枢调节下由呼吸肌的活动去完成,因此呼吸抑 制分为中枢性(呼吸中枢抑制)和外周性(呼吸肌麻痹)两种.
一、中枢性呼吸抑制
原因
常用的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
过度通气致低CO2血症及过 度膨肺.
(4)心肌毛细血管与心肌纤维:数量比为1:1,毛细血管的横断
面积比心肌的多6倍, 对心肌的物质交换极为有利. 心肌肥厚时肌纤维增大,但毛细血管数量并不增多,易发生 心肌缺血; (5)冠状血管间的吻合支细小,血流量极少,一旦冠状血管某 一支发生阻塞,不能立即建立有效侧支循环,致发生心肌梗 死. 心肌的血管分布较丰富,当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但血管截 面积仍大于50%时,心肌供血不受影响;当管腔截面积狭窄超 过50%达75%时,当剧烈运动或各种心脏负荷试验时,将产生 心肌缺血表现。
高血压的原因
(一)麻醉因素
(1)气管插管操作; (2)某些麻醉药作用如氯胺酮及羟丁酸钠; (3)缺氧及CO2蓄积早期
(二)手术因素
(1)颅内手术牵拉额叶或刺激第V﹑Ⅸ﹑Ⅹ脑神经; (2)脾切除术时挤压脾,循环容量剧增; (3)嗜铬细胞瘤术中探查肿瘤时,血压可迅速升高达危险水平
(三)病情因素
(1)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术中术后后可出现难以控制的血
防治
(1) 麻醉期间一旦遇有严重低血压,应立即减浅麻醉,注 意SpO2及PETCO2的变化,如果心率快,CVP不高,应加速输 液。必要时可用麻黄碱升压。 (2) 严重冠心病患者,术中反复发生低血压,预示即将发生 心肌梗死,要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支持心泵功能. (3)手术牵拉内脏所致的低血压,应暂停手术操作,静注少 量麻黄碱。 (4)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性低血压,应及时给予大剂量糖皮 质激素. (5)术中一旦测不到血压,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实施心脏 复苏.
气管插管操作等直接刺激喉部;
浅麻醉下手术操作:扩张肛门括约肌、剥离骨膜.牵拉肠系膜及 胆囊等。
轻度喉痉挛仅吸气时呈现喉鸣; 中度喉痉挛吸气和呼气都出现喉鸣音; 重度喉痉挛声门紧闭气道完全阻塞.
处理:
轻度:去除局部刺激后会自行缓解; 中度:面罩加压吸氧治疗; 重度:环甲膜穿刺吸氧; 静注琥珀胆碱迅速解除痉挛,立即行气管插管.
(二)支气管痉挛
病因 :
(1) 支气管平滑肌过度敏感的情况下,外来刺激。 (2) 硫喷妥钠、吗啡、阿曲库铵等使气管及支气管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支气管痉挛表现:
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期延长、费力而缓慢,常伴哮鸣音。
处理:
轻度:手控呼吸即可改善, 重度:用β2ˉ受体兴奋剂治疗. 缺氧与二氧化碳蓄积诱发的支气管痉挛,施行IPPV即可缓解.
第十四章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概述
发生麻醉并发症涉及三方面原因 (1)病人的疾病情况: (2)麻醉医师素质及技术水平: (3)麻醉药﹑麻醉器械及相关设备的影响和故障. 这三者中任一发生问题,都将造成并发症发生,其中麻醉医师 起主导作用。
第一节
呼吸道梗阻
各种原因的呼吸道梗阻和呼吸道高敏反应是造成通气障碍的原 因,处理不及时和不当,可导致不同程度低氧血症与高二氧化 碳血症,甚至死亡。 呼吸道梗阻分类: 呼吸道阻塞临床表现: 胸部和腹部呼吸运动反常,不同程度的吸气性喘鸣,呼吸音低 或无呼吸音; 严重者出现胸骨上凹和锁骨上凹下陷,以及肋间隙内陷的 “三凹征,”病人呼吸困难,呼吸动作强烈,但无通气或通气 量很低.
麻醉机螺纹管扭曲﹑呼吸活瓣启动失灵.
处理:
五、气管受压
病因:颈部或纵隔肿块﹑血肿﹑炎性水肿等压迫气管. 临床表现:术前多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且可因头颈部位置改变使呼吸 困难加重. 麻醉处理: (1)X光片及CT检查: (2) 应备妥吸引器,便于及时吸痰。应指定有丰富经验的麻醉医师操作, 采用快速诱导行气管插管常能使插管一次成功. (3)颈部肿块气管长期受压,受压局部气管软骨常软化,当将肿物切除 后,可发生气管塌陷,造成气道阻塞。.
六、口咽腔炎性病变、喉肿物及过敏性喉头水肿
(1)口咽腔炎性病变:扁挑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 (2) 喉部肿物:喉癌、声带息肉.会厌囊肿 (3) 过敏性喉头水肿病人
此类病人咽喉部极为敏感,硫喷妥钠类麻醉药常易引起严重喉痉挛使 病人窒息死亡。 应考虑先行气管造口术,然后再行麻醉诱导以策安全。
七、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 常见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 此类病人气道的自主神经调节失常及某些生物化学介质释 放使得气道对外来异物刺(1)镇静药、镇痛药、全麻药以及肌松药的应用,使下颌骨及舌肌松弛,病 人仰卧时重力作用,舌坠向咽部阻塞上呼吸道。 (2)舌体过大、身体矮胖﹑颈短﹑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以及扁挑体肥大,更 易发生舌后坠. 舌后坠阻塞咽部,病人随呼吸发出强弱不等的鼾声;如为完全阻塞,即 无鼾声,只见呼吸动作而无呼吸交换,用面罩行人工机械通气挤压呼吸 囊时阻力很大。 处理: 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及托起下颌; 病人置于侧卧头后仰位
(3) 心肌对能量的需求很高, 但心肌本身ATP贮量仅能满足1秒 的消耗. 心脏消耗的ATP来自有氧氧化:1/3来自葡萄糖和乳酸 盐氧化,将近2/3来自脂肪酸氧化. 心肌从无氧代谢中(主要是葡萄糖无氧酵解)获取能量极 为有限,因此心肌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缺氧. 成人心脏重250g左右,冠状动脉每分钟血流量为150-200ml, 血液流经心肌毛细血管时,血中含氧量的75%被心肌代谢所用, 其摄取的氧能生成ATP6-8mmol,这说明心脏每分钟消耗ATP68mmol,相当于机体ATP消耗量的8.3%-11%.
返流误吸的防治
(1)择期手术病人: 严格禁食禁饮; 对放置鼻胃管病人,应充分吸引减压; 对饱胃与高位肠梗阻病人,应施行清醒插管; 术中发生返流误吸可能性大的病人,术前应给予H2受体拮抗剂,以 降低胃液酸度; (2)发生呕吐物和返流物误吸的病人:
四、插管位置异常、管腔堵塞、麻醉机故障
导管扭曲、受压、导弯插入过深误入一侧支气管,导管插入过浅脱出; 管腔被粘痰堵塞;
二、心肌缺血的诊断方法
心肌缺血的ECG表现为: (1)传导异常; (2)心律失常; (3)出现Q波,R波进行性降低; (4)S-T段压低大于lmm或抬高超过2mm; (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S-T段和T波的改变
三、麻醉期间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
(1)精神紧张、恐惧和疼痛,引起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使心脏后 负荷增大﹑心率增快,增加心肌耗氧; (2)血压过低或过高,影响心肌供血﹑供氧; (3)麻醉药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心输出量减少; 麻醉药对血管的影响使回心血量减少; (4)麻醉期间供氧不足或缺氧; (5)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率增速或心律失常
低血压的原因
(一)麻醉因素
(1)各种麻醉药、辅助麻醉药的心肌抑制与血管扩张作用,
(2)过度通气所致的低CO2血症,
(3)排尿过多所致的低血容量与低血钾,
(4)缺氧所致的酸中毒,
(5)低体温
(二)手术因素
(1)术中失血多未能及时补充;
(2)在副交感神经分布多区域进行手术操作引起副交感神经反射; (3)手术操作压迫心脏或大血管以及直视心脏手术
二、高血压及其防治
高血压:指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的20%或血压升高达160/95mmHg以上, 血压过高是指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30mmHg. 血压过高:增加左室射血阻力, 左室舒张末期压升高,高达1520mmHg (正常为4-12mmHg)时,即可引起心内膜下缺血,甚 至梗死。 严重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即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卒中发生率为心肌梗死的5倍.
(一)喉痉挛
是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支配咽部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使咽部应激性增高,使声门关闭活动增强。 临床表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 硫喷妥钠是引起喉痉挛的常用全麻药.且 多发生于全麻Ⅰ~Ⅱ期麻醉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