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整体观辨证论治
●形神一体观
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 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
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 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 系列心理活动。
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 活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 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 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 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 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官窍,构成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而它们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 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 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 部分。 精、气、血、津液分布、贮藏、代谢或运行于 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中,支撑了它们各自的功能, 并使它们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从而维持了五个生理系 统之间的协调有序。 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 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因此,人体又 是一个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作的有机整 体。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 主要指地势的高低、地域性气候、水土、 物产及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地域气 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 和脏腑机能,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
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稀疏;北方 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长期居住某 地的人,一旦迁居异地,常感到不适应, 或生皮疹,或生腹泻,习惯上称为“水 土不服”。
“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 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若“天”与“地” 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一年气候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生物变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体生理: 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
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 同影响,而人体也要与之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 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 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 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 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
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 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
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 影响的。调理五脏精气血可调节人之心理异常, 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可治疗精神亢奋或抑郁。
(3)诊治上的整体性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通过 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 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由 外察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验 舌与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 的具体体现。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肝系统:肝— 胆—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脾系统:脾— 胃 —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
膀胱经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由经络联络六腑、形体、
地域环境的不同,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 密切相关。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病 理变化,故在养生防病中,要顺应四时 气候变化的规律,“法于四时”,“四 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气候变化剧烈或急骤时,要“虚邪贼 风,避之有时”,防止病邪侵犯人体而 发病。
●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在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中,常可发生一些季 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
某些慢性病恢复期中,也往往由于气候剧变 或季节交替而使病情加重、恶化或旧病复作。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灵 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 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下病上取。如灸百会治疗小儿腹泻。
—上病下取。如药敷涌泉治疗眩晕。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 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 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 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 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 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 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 附、不可分割的。
●五脏一体观
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 焦)、形体(筋、脉、肉、皮、骨)、 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 阴)等构成。
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 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 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 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 生理系统 。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气 候变化过于剧烈或急骤,超越了人体的适应 能力,或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 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导致疾 病的发生。
因此,疾病的发生关系到人体正气的适应、 调节、抗邪等能力与自然界邪气的致病能力 两个方面。
若人体正气充沛,适应、调节及抗病能力强, 能抵御邪气的侵袭,一般不会发病;若气候 特别恶劣,而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抵御病邪 的能力相对减退,病邪就会乘虚侵入而致病。
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 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即所谓“因时制 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