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车站出入口暗挖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2.1工程概况 (2)2.2工程地质概况 (6)2.3水文地质概况 (6)2.4暗挖隧道周边管线情况 (6)3.施工准备及施工安排 (7)3.1施工准备 (7)3.2施工安排 (7)3.3施工计划 (8)4.施工方案 (8)4.1进洞施工 (8)4.2暗挖隧道初支施工 (12)4.3施工测量、监测 (15)暗挖隧道监测点布置图 (18)5.施工重难点及加强措施 (18)5.1加强地层加固 (18)5.2路面保护 (18)5.3其他加强措施 (19)6.应对突发事故的措施 (19)7.质量保证措施 (20)8.安全保证措施 (22)8.1施工安全制度 (22)8.2主要安全措施 (22)9.环境保护措施 (24)某地铁车站出入口暗挖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和相关技术标准;2.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工程某车站出入口结构设计图纸;3.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工程某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图纸;4.国家及北京市关于地铁施工的其他相关规定和标准;5.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计划;6.我公司现阶段的施工能力及以往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某地铁车站共设五个出入口,其中西南1号出入口、东南2号出入口设置在北辰路辅路边绿化带内,西北、东北3号、4号出入口预留,车站北端顶板设置5号出入口;1、2号出入口分别穿过北辰路西、东主路、辅路,埋深浅、主路上交通量大,且北辰路下南北向市政管线较多,对施工影响大。
1、2号出入口在北辰路下方部分为暗挖结构,1号出入口暗挖隧道长70.1m,2号出入口暗挖隧道长68.6m。
覆土厚度4m左右,为超浅埋隧道。
结构断面形式如图所示,结构形式主要为单跨单层拱顶直墙结构,开挖断面尺寸7.66*6.0m,采用CRD法施工;过管线部分为平顶直墙结构,开挖断面尺寸7.66*5.1(4.9)m,采用CD法施工。
车站主体站厅层1#出入口平面图车站主体站厅层拱顶直墙结构断面形式二次衬砌防水层初期支护平顶直墙隧道断面形式(括号内数值用于2号出入口)2.2工程地质概况某地铁车站出入口地质构造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洪积层,包括粉土填土层、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层、卵石层、粉质粘土层、卵石层(共七层)。
1、2号出入口暗挖隧道主要穿越粉土层、粉细砂层、粉质粘土层位于粉质粘土层,隧道开挖断面顶部距地面最薄处约3.86m。
2.3水文地质概况某地铁车站岩土勘察共揭露四层地下水,从上至下分别为上层滞水、潜水、层间潜水和承压水。
上层滞水含水层主要为粉土填土层、粉土层。
透水性较好,水位埋深为1.40~8.70m;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粉土层、粉细砂层,此层地下水透水性较好,水位埋深为9.30~16.00m;层间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粉土层、中粗砂层、粉细砂层,该含水层透水性良好,水位埋深为20.00~24.50m;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层、中粗砂层、卵石层,该含水层透水性好,渗透系数大,为强透水层,水位埋深为28.30~34.60m。
出入口暗挖隧道施工主要受上层滞水及潜水的影响。
2.4暗挖隧道周边管线情况1、2号出入口暗挖隧道穿越北辰路东、西主路、辅路至路边两绿化带内,市政管线较多,重大建筑物较少。
经调查,有几条沿北辰路南北向的管线距离暗挖顶部较近,将对出入口暗挖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施工通过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检测和超前探测,严格控制沉降,避免出现施工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号出入口暗挖正线上方北辰路西辅路位置有一条φ1400雨水干管和一条φ700污水干管,雨水管距隧顶1.5m,污水管距隧顶0.6cm。
这两条管线在北辰路西辅路上,距离相近,平顶直墙结构避让通过。
2号出入口暗挖正线上方有一条φ1400上水管线、一条φ1400雨水干管及一条φ600污水干管:上水管线位于车站主体施工围档内,距主体结构约17m;雨水干管位于东主路位置,管底与隧道开挖断面顶部相距约1.3m;污水干管底与隧道开挖断面顶部相距约0.5m,位于东辅路路边人行道位置。
因施工在雨季,施工中加强雨、污水管的观测,若经常有大雨天气则采用大管棚超前加固通过。
3.施工准备及施工安排3.1施工准备3.1.1现场准备施工前做好现场准备工作,明确施工工序后,合理进行施工现场部署,以便使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1.清理场地,做好场地规划,保证施工中的材料物资及暗挖渣土的码放、运输。
2.按照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合理布设施工临时用电、用水及通风,确保施工照明充足,施工机械正常运行,保证暗挖施工作业有条不紊得进行。
3.施工人员进场,材料、施工工具、劳保物资准备齐全。
3.1.2机械准备龙门架、电葫芦、空压机、钢筋加工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喷射机、风镐、小型翻斗车、双液注浆泵、单液注浆泵等。
3.1.3劳力准备选择有施工资质、证件齐全、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组织严密的劳务施工队伍。
1.技术室熟悉并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学习有关规程规范,掌握施工工艺。
2.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有关规程规范,并结合施工方案对工班进行技术交底。
3.确定施工中各项技术控制措施,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
3.1.5其他做好施工材料计划和供应、检验工作,实验室及时做好采样实验工作;对施工队伍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施工污染环境。
3.2施工安排根据项目总体施工计划结合施工实际进度及现场情况,出入口暗挖部分在车站站厅层二衬施工完成后由车站站厅层进洞开挖出入口。
总体施工步骤如下:出入口暗挖施工步骤:施工准备→洞口第一环超前小导管、注浆→洞口桩体破除→分步开挖进洞→隧道开挖支护→出洞桩体破除→中隔壁拆除、基面清理→初期支护验收。
3.3施工计划出入口暗挖施工计划在8月初开始施工,平均综合开挖进尺1.6m/天,具体安排如下:项目工期开始时间完成时间1#出入口暗挖段153d 年7月26日年12月14日施工准备 15d 年7月26日年8月9日隧道开挖支护 47d 年8月10日年9月25日工序转换 20d 年9月26日年10月15日隧道衬砌 71d 年10月16日年12月25日2#出入口暗挖段146d 年8月6日年1月15日施工准备 15d 年8月5日年8月19日隧道开挖支护 42d 年8月20日年9月30日工序转换 20d 年10月1日年10月20日隧道衬砌 67d 年10月20日年12月25日4.施工方案出入口从车站暗挖采用CRD法和CD法两种浅埋暗挖工法,施工中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浅埋暗挖施工原则。
做好超前注浆预支护,确保开挖安全;开挖后紧接支护,早成环、早封闭;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与围岩间回填注浆;采用信息化施工,加强监控量测,通过量测信息反馈优化支护参数。
4.1进洞施工4.2.1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1、2号出入口借由车站进入向两侧进行隧道暗挖初支施工,车站网喷面凿除后,加固桩后土体防止土方坍塌,在暗挖断面顶部、围护桩桩间打设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小导管程辐射状打设。
(见下图)桩间小导管打设示意图小导管选用Φ32普通水煤气花管,t=3.25mm ,长度3m ,外插角10°~15°,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做法详见后面“地层超前支护及加固”一节。
4.2.2洞口桩体破除出入口从车站进洞施工需破除洞口位置原有基坑围护结构桩体。
桩体破除按照如下进洞施工步骤进行。
1.网喷面凿除、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后,凿除1号导洞位置中间一根桩体,桩体破除顶部位置需预留初支空间,并考虑初支格栅外放值。
对顶部外露桩间土进行挂网喷浆临时封闭(各导洞同);2.待1号导洞进洞5m 后,进行2号导洞位置中间一根桩体破除;3.待2号导洞进洞5m 后,进行3号导洞位置中间一根桩体破除;4.待3号导洞进洞5m 后,进行4号导洞位置中间一根桩体破除;5.待4号导洞进洞形成CRD 法暗挖格局。
6.贯通后凿除剩余桩体,施做洞口初期支护。
按进洞顺序逐步凿除洞口1根桩体,5m间距逐洞进入开挖。
贯通后凿除剩余桩体,施做初期支护。
4213洞口桩体破除示意图初期支护1234注浆导管中隔壁临时仰拱核心土核心土32*3.25小导管@333mm,L=2m,每榀打设,注水泥水玻璃浆。
拱顶直墙断面CRD法开挖示意图1号导洞核心土下台阶下台阶2号导洞注浆导管初期支护核心土上台阶上台阶32*3.25小导管@333mm,L=2m,平顶直墙断面CD法开挖示意图1第一步 施作超前支护,注浆加固地层,开挖1号导洞;超前小导管L=2.5m 每榀一道¦Υ32×3.25@333第二步 开挖2号导洞,施作初期支护,1、2号导洞纵向间距不小于5m;超前小导管L=2.5m 每榀一道¦Υ32×3.25@333初期支护12临时仰拱第三步 开挖3号导洞,施作初期支护,与2号导洞纵向间距不小于5m;12初期支护临时中隔壁3第四步 开挖4号导洞,施作初期支护,3、4号导洞纵向间距不小于5m;12初期支护34拱顶直墙断面开挖步序图1初期支护超前小导管L=2.5m 每榀一道¦Υ32×3.25@333第一步 开挖1号导洞,架设钢筋格栅,施作初期支护,全断面封闭;1初期支护超前小导管L=2.5m 每榀一道¦Υ32×3.25@333第二步 开挖2号导洞,施作初期支护,与2号导洞纵向间距3~5m,全断面封闭;2平顶顶直墙断面开挖步序图4.2暗挖隧道初支施工4.3.1地层超前支护及加固暗挖隧道初支超前支护采用小导管周壁预注浆加固,由于过主路、埋深浅、管线距拱顶近,施工中需加强注浆参数:小导管注浆依照“注浆一环,开挖一环,环环推进,步步为营”的原则施工,沿纵向每榀格栅打设一环。
注浆施工程序见如下:导管制作→钻孔→清孔→插管→封闭掌子面→浆液配制→注浆。
1.导管的制作小导管选用Φ32×3.25mm的普通水煤气花管,长度2.0m。
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封闭,尾端焊上Φ6mm钢筋制成的箍。
在距头部1.0m以下每隔10-20cm,交叉钻Φ6mm~Φ8mm的孔(如下图所示)20cm小导管加工图2.钻孔、插管格栅架立后在格栅间钻孔,用YT-28风钻钻孔。
导管沿开挖轮廓环向间距0.333m,外插角10°~12°,小导管外露20cm以便安设注浆管路。
成孔后用自制25风管吹(清)孔,清孔后插入小导管,如插入困难,可用带冲击的YT-28风钻顶入。
导管插入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尾端和格栅主筋焊接牢固。
3.导管周围封闭排管完成后,喷射混凝土封闭支护。
为堵塞孔壁与导管之间空隙,防止浆液泄漏,前方工作面在管附近和支护一起喷8~10cm厚混凝土或在孔隙处用速凝水泥封堵,封闭管口后连接注浆注浆管路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