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第十四章 章末小结与测评

[高考真题体验]1.[多选](2016·全国甲卷)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E.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解析:选AB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选项A 正确;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选项B正确;电磁波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选项C正确;电磁波可以通过光缆传输,选项D错误;电磁波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波源不再产生新的电磁波,但空间中已产生的电磁波仍可继续传播,选项E错误。

2.(2016·天津高考)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

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 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解析:选C波长越长,频率越低,故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低,选项A错误;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它的传播不须靠介质,选项B错误;无线电波与光波一样具有波的特性,会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3.(2015·北京高考)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初步了解常用的公交一卡通(IC卡)的工作原理及相关问题。

IC卡内部有一个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C构成的LC振荡电路,公交车上的读卡机(刷卡时“嘀”的响一声的机器)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

刷卡时,IC卡内的线圈L中产生感应电流,给电容C充电,达到一定的电压后,驱动卡内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C卡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电池B.仅当读卡机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C卡才能有效工作C.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则线圈L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IC卡只能接收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而不能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数据信息解析:选B IC卡内是一个LC振荡电路,没有电池,故A错误;只有当读卡机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C卡才能有效工作,故B正确;当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时,线圈L可以产生的感应电流较小,不能有效工作,故C错误;IC卡是可以和读卡机进行数据传输的,故D错误。

4.(2013·浙江高考)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解析:选B声波能传递信息,A项错误;手机通话过程中,手机之间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人和手机之间通过声波传播信息,B项正确;太阳光中的可见光传播速度为光速,可认为是3×108 m/s,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在空气中(15 ℃下)的传播速度,即为340 m/s,C项错误;红外线的频率小于X射线的频率,故红外线的波长大于X射线的波长,D 项错误。

5.(2013·四川高考)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C.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D.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解析:选C电磁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选项A错误;只有不均匀变化的电场或不均匀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电磁波,选项B错误;做变速运动的电荷会产生变化的电场,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磁波,选项C正确;电磁波的存在首先由赫兹实验证实,选项D错误。

6.(2013·上海高考)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解析:选B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都能传输能量,选项B正确。

7. [多选](2012·浙江高考)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C置于储罐中,电容器可通过开关S与线圈L或电源相连,如图所示。

当开关从a拨到b时,由L与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周期T=2πLC的振荡电流。

当罐中液面上升时()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C.LC回路的振荡频率减小D.LC回路的振荡频率增大解析:选BC当罐中的液面上升时,电容器极板间的介电常数变大,则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根据T=2πLC,可知LC回路的振荡周期T变大,又f=1T,所以振荡频率变小,故选项B、C正确,选项A、D错误。

[阶段质量检测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2016·合肥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B.电磁波从真空传入水中,波长将变短C.医院中用于检查病情的“B超”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原理D.雷达可以利用自身发射电磁波的反射波来对目标进行定位解析:选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A正确;根据n=λλ1可知,电磁波从真空传入水中,波长变短,故B正确;医院中用于检查病情的“B 超”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原理,故C错误;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反射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故D正确。

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电场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D.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解析:选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产生恒定电场,选项A正确;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选项B错误;只要有电场和磁场,不一定就能产生电磁波,选项C错误;若介质密度不均匀,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也会发生偏折,选项D错误。

3.间谍卫星上装有某种遥感照相机,可用来探测军用和民用目标。

这种照相机能拍到晚上关灯行驶的汽车,即使车队离开,也瞒不过它。

这种遥感照相机敏感的电磁波属于() A.可见光波段B.红外波段C.紫外波段D.X射线波段解析:选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B正确。

4.如图所示,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玻璃圆环内,有一直径略小于环口直径的带正电的小球,以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从上往下看)匀速转动。

若在此空间突然加上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成正比增加的变化磁场,设运动过程中小球带电量不变,那么()A.小球对玻璃圆环的压力一定不断增大B.小球受到的磁场力一定不断增大C.小球先沿逆时针方向减速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沿顺时针方向加速运动D.磁场力对小球一直做功解析:选C玻璃圆环处在均匀变化的磁场空间,所以感应出的稳定电场对带正电的小球做功,使小球先逆时针减速运动再顺时针加速运动,但磁场力方向时刻与小球圆周运动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对小球不做功;小球在水平面内沿轨道半径方向受两个力作用:环的挤压力F N和磁场的洛伦兹力F洛=Bq v0,而且两个力的矢量和时刻等于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考虑到小球速度大小的变化以及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挤压力F N和磁场的洛伦兹力F洛不一定始终在增大。

综上所述,C正确。

5.据《飞行国际》报道称,中国制造的首款具有“隐身能力”和强大攻击力的第四代作战飞机“歼20”(如图所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进入到第四代战机的研发序列中的国家。

隐形飞机的原理是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用隐蔽色涂层,无论距你多近的距离,你也不能看到它B.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C.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涂层后,传播到复合金属机翼上的电磁波在机翼上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主要是对发动机、喷气尾管等因为高温容易产生紫外线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使其不易被对方发现和攻击解析:选B雷达向外发射电磁波,当电磁波遇到飞机时就要发生反射,雷达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就可以测定飞机的位置,所以要想降低飞机的可探测性,可以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选项B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6.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B .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 射线的频率还要高C .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D .在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解析:选AB X 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 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故A 正确;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 射线的频率还要高 ,故B 正确;在电磁波谱中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波长逐渐减小,频率逐渐增大,而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干涉、衍射现象,因此紫光比紫外线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无线电波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C 、D 错误。

7.要提高LC 振荡电路辐射电磁波的本领,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B .使电感线圈匝数增多C .尽可能使电场和磁场分散开D .增大回路中的电容和电感解析:选AC 要提高LC 振荡电路辐射电磁波的本领,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提高振荡频率,二是使电场和磁场尽可能地开放,所以选项C 正确;由f =12πLC可知,当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C 变小,f 增大,选项A 正确;使电感线圈匝数增多,L 变大,f 变小,选项B 错误;增大回路中的L 、C ,f 变小,选项D 错误。

8.(2016·长沙高二检测)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 MHz 至 1 000 MHz 的范围内。

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1.5 m 至0.3 m 之间B .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 .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解析:选ACD 据λ=c f,电磁波频率在200 MHz 至1 000 MHz 的范围内,则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 m 至1.5 m 之间, 故A 正确;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波长越短,其反射性能越强;雷达和目标的距离s =12c ·Δt ,故C 、D 正确;电磁波的产生是依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故B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