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此,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逻辑分析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对新时代我国高等
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以及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
我国高等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良好建设谏言献策。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学校体育;高等院校;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在高等院校学校体育工作中同样要立足新时代的大背景,切实做好校园体育
文化的建设工作。
一、校园体育文化基本概念与发展
高等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以课外体育
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是由学校广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是随着学校与学校体育的发展而发展的。
最初我国校园
体育文化的主旨主要有两个一是军国民主义体育、另一个是国粹体育。
在今天看
来这两种思想都有很强烈的局限性。
直到新中国成立,学校体育才确立了以增强
体质为目标,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当下,树立健康第一的教
育指导思想,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相适应的全面性健康落实要求,并明确要
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
的精神。
二、高等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中的作用与功能是
全方位的,本研究着重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以及对人的影响三个层面上
进行分析。
首先,从内容上看,校园体育文化其实是在校学生与教师适应自然条件、适
应各种社会关系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
具体表现为
在校师生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状况,与体育有关的各种文
化成果地积累等等。
因此,强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实质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
核心环节,也是学校体育工作中最有价值的工作。
其次,从形式上看,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广大师生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力量。
校
园体育文化对人的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学生或老师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更深
刻的表现在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史过程中。
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历史充分的
表明了这一切,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更不能贫乏,只有物质和精
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再次,校园体育文化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们对美的感知。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新时代我们的任务就是建设美好国家实现伟大中国梦;生命之美在于运动,没有
了运动何谈美,谈什么都是空中楼阁,因此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实现伟大梦想的基
础条件,也是最为重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的就是身体的重要性。
但是今
天,在校大学生未必都能深刻的理解运动的(强身健体)重要性,让每一位学生
都去体验一遍“锻炼身体很重要”这一命题的正确性是不现实的,唯有通过文化的
教育才能最为高效的达到这一目标。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技能的传授与体育知识的传播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与建设的基本条件。
实践表明,体育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全面系统获取体育相关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
大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运动技能的环节。
为了让广大在校大学生能给学到有用的健
身知识,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以时代的发展需要为己任,与时俱
进不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中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与方法向学生传授
系统的体育健身知识,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体育健身知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也能够让学生获得较好的运动体验。
获取终身受益的理论知识,充分感受运动体
验的快乐,建立正确的体育文化观成为新时代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
(二)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增加实践体验
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在实践中展现的主要形式,因此加强校园体育
文化的建设就要不失时机的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强化内容建设,使体育文化建设
落地有声,在体验中让大学生感受体育的重要作用。
在丰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树立典型案例,最直接的就是提高大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水平,争取为学校获得更高更多的荣誉,在校园内引起广泛的关注,这对校园体育文化
的建设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三)明确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并加强建设
明确目标是新时代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没有目标的建设和发展在
新时代的今天是绝对不可取的。
目标是行动的导向,新时代背景下就必须从学生
的发展为需要出发,突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核心目标要素。
校园体育文化的重在建设,空喊是喊不出来内容,喊不出高度,更喊不出成
果的。
学校的体育部门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各个学校的体育部门必
须开动脑筋不失时机的实施有效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比如说组织好学校的各类
体育竞赛活动,树立典型案例,办好体育知识传播的相关网站。
参考文献:
[1]张宁.“一校一品”建设背景下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发展研究[J].体育科
技,2017,38(06):138+140.
[2]李雁,张纪春.高校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培育途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
刊,2018(03):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