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厂房总体施工设计概述

主厂房总体施工设计概述

编号:目录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施工条件二、施工组织与部署2.1、工程管理目标2.2、工程管理机构2.3、施工总体安排2.4、工期要求2.5、工程进度计划管理2.6、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技术资料的归档方案三、施工前的准备3.1、技术及劳务准备3.1.1、技术人员准备3.1.2、劳务人员准备3.2、机械设备准备3.3、现场道路3.3.1、临时用水3.3.2、临时用电3.4、各种物质资源调查四、施工平面布置图五、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编号:5.2、主厂房上部框架施工方案5.3、彩钢板施工方案5.4、脚手架施工方案5.5、楼地面及装饰工程施工方案5.6、屋面工程施工方案5.7、填充墙施工方案5.8、安装工程总要求5.9、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5.10、采暖工程施工方案5.11、电气工程5.12、特殊结构施工方案六、各项管理措施6.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2、质量保证措施6.2.1、编制依据6.2.2、质量保证计划6.2.3、质量保证体系6.2.4雨季施工措施6.2.5冬季施工措施6.2.6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恒源热电厂主厂房工程。

工程位于厂区中部,“两机三炉”机组。

本工程基础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桩基础,独立桩承台:主体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汽机间为排架结构。

除氧煤仓间总高33.98米:锅炉间为7米高平台,局部全高11米。

主体工程钢筋总量为700吨,混凝土为7000立方米。

本工程后期装饰工程主要做法为:锅炉间7米平台、汽机间7米平台、除氧煤仓间7米平台为花岗岩楼面;其他楼地面为水泥砂浆楼面:墙面为水泥砂浆面层外饰仿瓷涂料;汽机间屋面及局部墙面采用彩钢板封闭。

本工程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工期短,要求工程施工措施编制合理,工序穿插合理。

本工程为厂区重点工程,各种原材料,半成品需求量大,要求制定完善的物资供应体系。

二、施工组织与部署2.1、工程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目标:要求质量管理目标为优良,我公司决心确保优良。

安全管理目标:无重伤事故,轻伤事故频率低于3‰。

工程管理目标:总工期为月,在无不可抗力的影响下确保按期完成。

2.1、施工组织管理2.1.1、工程进度管理锅炉基础垫层4立方米3月17日完成A B C D列垫层73立方米3月17日完成锅炉基础混凝土617立方米3月30日完成A B C D 列基础混凝土1106立方米4月30日完成为了保证计划的实施,特拟定工程关键阶段控制目标:主厂房施工组织设计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第一关键阶段:2002年4月30日完成基础施工任务。

第二关键阶段:2002年7月25日完成上部框架结构施工任务。

第三关键阶段:2002年9月20日完成框架填充墙施工任务。

第四关键阶段:2003年4月20日完成整体细部装饰施工任务。

第五关键阶段:2003年5月10前完成全部安装设备调试任务。

2.5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整个工程的进度计划,包括图纸等资料提供、施工图深化设计、材料、设备进厂时间,劳动力部署等每个环节,每一个分项工程的完成均围绕这一总的目标进行,为确保这一目标,本工程按照四级制定施工计划,构成一个自上而下、从总体到细部的完整计划体系。

第一级:制定主要形象进度控制点;第二级:月进度计划;第三级:周计划;第四级:日计划;建立日计划,日统计、日报告、日调度计划、落实施工计划。

2.6、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技术资料的归档方案为了统一主厂房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评定围、标准,系统科学地对主厂房工程进行质量评定、控制,参照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制定以下工程验评标准及方案。

2.6.1、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的划分。

参照〈〈验标〉〉规定,结合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将本工程的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划分如下:主厂房施工组织设计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2.6.2、工程技术资料整理方案。

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按照工程质量评定的划分原则进行,工程质量的管理目标见6.2.2条。

工程技术资料必须同工程进度同步进行,按照公司关于工程资料的整理样本进行归档。

竣工资料必须含盖下列项目:工程概述、原材料实验报告、材料合格证、准用证、施工记录和签证(开工报告、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各种施工记录和签证)、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缺陷及质量问题处理记录、设计变更、单位工程竣工交接签证、工程照相。

竣工资料的分册归档原则:各个子单位工程的工程概况、图纸会审、施工记录和签证、设计变更、工程照相整合为一个资料分册,作为主厂房单位工程竣工资料卷册一,其他工程资料归属各个子单位工程,分别整理成独立卷册。

主厂房作为一个整体单位工程进行观感质量评定、办理竣工验收移交单。

三、施工前的准备。

3.1技术及劳务准备。

3.1.1技术人员准备。

工程开工后,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尽快熟悉图纸及现场条件,充分考虑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编制操作性较强的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编制阶段工程材料,机械,成品、半成品需用量计划,甲方供料的,书面报告材料进场计划。

建立工程验收的“三检”制度,完善隐蔽工程报验程序。

建立工程资料的现场发放归档制度。

3.3、现场准备。

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规划,修建临时道路,敷设施工用水管网,搭设临时照明与动力电缆线路,组织混凝土及钢筋加工机械的进场安置和调试工作。

3.3.1、临时用水施工用水。

主要用于混凝土、砂浆的搅拌,混凝土的养护,砌体浇砖。

主厂房施工现场设阀门4个,分别位于施工现场的砂石区、砖区、汽机房一侧、锅炉房一侧。

现场设砖砌蓄水池各一个规格为2米*2米*1.5米,考虑到主体建筑的高度过高,为方便混凝土养护施工,施工现场设固定水泵两台,规格为直径150。

生活用水。

施工高峰期预计工人人数达到200人,每人每天按照30L计算,每天最大用水量为30*200=6立方米/天。

生活用水采用直径25镀锌管,由自来水管网接至生活区,镀锌管埋地敷设,埋深应大于0.6米。

生活区供水与排水设施应同步配套设计、施工。

临时用水布置见主厂房施工平面布置图。

3.3.2、临时用电。

用电量计算。

工地临时用电共分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两部分。

其用电量可按照下列计算式计算:P计=1.1(K1∑P C+ K2∑P A+ K3∑P B)式中P计----计算用电量(KW);1.1--------用电量不均匀系数;∑P C-------全部施工用电设备额定用量之和;∑P A-------室照明设备额定用量之和;∑P B-------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量之和;K1---------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总数10台以时,K1=0.7510-30台时K1=0.7;30台以上时K1=0.6;K2---------室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K2=0.8;K3---------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K3=1.0按照本工程考虑,施工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90%,室外照明用电约占10%,则上式可进一步简化为:P计=1.1(K1∑P C+ 0.1P计)=1.24 K1∑P C 主厂房施工用电计算如下:塔式起重机2台--------------------------------2*13=26KW卷扬机1台---------------------------------------1*5=5 KW混凝土搅拌机2台-------------------------------2*5=10 KW砂浆搅拌机2台----------------------------------2*5=10 KW电焊机2台-----------------------------------------2*10=20 KW其他机具----------------------------------------------------20 KW总计--------------------------------------------------91 KWP计=1.24 K1∑P C=1.24*0.7*91=79 KW现场提供79 KW的电量即可满足主厂房施工需要。

导线的选择。

Ⅰ线=1000 P计/(1.73*U线*COSф)式中Ⅰ线-------------线路工作电流值(A);U线--------------线路工作电压值(V), U=380VP计--------------------计算用电量(kw);COSф--------用电设备功率因数,建筑工地取0.75。

将U线、COSф带入上式计算得到Ⅰ线=1000 P计/(1.73*380*0.75)=2.27 P计=179.33A因此选择VV-3*50+1*16的导线即可。

线路布置。

厂区电缆均采用直埋方式敷设,埋地0.8米深,过路段采用直径60镀锌钢管套管。

按照安全操作规程采用“三相五线”制,主厂房工程设总电盘一个,各分盘布置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3.4、各种物资资源调查。

本工程所需资源品种规格较为繁多,数量较大。

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应该配合业主、监理公司对各种物资的生产厂家,产品质量组织考察,签订供货意向。

调查中应该坚持“优质优价”的原则,实事搞好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部分主要材料的拟定供应方案为:中沙采用大沽河沙,水泥、钢材甲方供应,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甲方供应的材料均由甲方采购并付款,供应至我公司工地现场材料仓库。

四、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页。

4.1、施工现场的总体平面管理与规划。

4.1.1、总体平面管理与规划措施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安全施工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去制定。

考虑施工现场情况,基础挖土全部外运,待基础施工完回填土时运回。

4.1.2、总体平面管理与规划坚持体现公司“文明施工、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精神。

4.1.3、按照生产区、生活区相互分离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生产区同生活区采用钢管密目网护栏隔离带,其具体形式及规格为:直径50钢管骨架高度1.5米,满挂密目网,钢管外饰红白相间的安全警示标志漆。

4.1.4、施工道路的规划。

主厂房施工现场及加工场区各设主干路一条,路宽8米,铺设石硝10公分,主厂房施工现场及加工现场各设次干道2条,路宽6米,石硝铺设10公分。

主厂房加工区作为独立区域,外维护同4.1.3条规定。

4.1.5、按照地方安检部门规定,主厂房施工现场设不锈钢“六板二图”施工标志牌,规格为1.8*1.5米,共计八块。

4.2、主厂房施工现场的细化管理。

4.2.1、主厂房加工区、生产区形成两个封闭区域,出口处设钢筋简易大门,规格为高度2米,宽度6米。

加工区规划15*15米混凝土硬化场地(厚度10CM)作为混凝土预制件加工场地.。

4.2.2、主厂房楼体防护措施如下:主体楼层临时施工洞口,吊装孔均采用钢管护栏,且挂设双层平网,楼层临边防护采用钢管护栏,护栏外饰红白相间警示标志漆;除氧煤仓间4米层、7米层、13米层、25米层、29米层,锅炉间7米平台四周,汽机间7米层平台作为重点防护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