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字经.勤学篇之披蒲编》教学设计

《三字经.勤学篇之披蒲编》教学设计

《三字经.勤学篇之披蒲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三字经.勤学篇之披蒲编》,当堂成诵;
2.初步感受国学经典的韵味,使学生爱读经典;
3.让学生从古人的勤学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读、背经典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的勤学,从中学到认真刻苦的学态度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手工书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一猜三字经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读《三字经》,今天我先来考考你们吧,看看这些句子分别对应的是《三字经》中的哪一句呢?(出示课件:三字经译文选段)这些句子都是《三字经》中关于教育的名句,到底怎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字经》之勤学篇,大家先来猜一猜勤学篇这章将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呢?
二学习《三字经》之勤学篇
1.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字经》之勤学篇,(师板书课题)大家先借助
拼音自由地读一读吧。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披彼且蒲锥悬刺)
3.生齐读。

(教师听学生读,留意字音不准的地方)
4.师教读。

(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感,杜绝拖音)
5.大组开火车读。

(检验单个学生读音情况)
6.理解“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大意。

(用图片对照译文的方式,学生更感兴趣)
7.听“悬梁刺股”的故事(理解“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的意思。


8. 引导背诵。

a 指名背诵
b 师生互背
c 同桌互背
9.唱三字经。

用简单的儿歌曲子唱三字经。

10.师:学完今天的三字经,我们知道了,买不起书就用蒲编和竹简抄书读的古人,也知道为了不打瞌睡把头发悬在屋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的故事,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们的读书态度呢?
11.师总结:正是因为勤奋刻苦的精神,他们才成为千百年来勤学的典范,被后世人学习和歌颂。

悬梁刺骨这样的勤学故事在古代还有很多,比如“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等,孩子们都可以去读一读。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勤奋的学生呢?来说一说吧。

12.师:老师也想来夸一夸咱班的勤学孩子。

(课件出示:1.小洁虽然家里书不多,但是她经常借同学的书来看,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也用来买书。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2.吉澳是个爱学习的孩子,生病请假,他害怕耽误学习,在家中请爸爸帮他补习——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第二部分
一看图讲故事
1.师:我们上个单元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他画的荷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他是?——王冕但是他身上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呢,我们来听一听《王冕僧寺夜读》这个故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生看图听故事)
2.你觉得王冕为什么能成为了不起的诗人和画家?
师总结:王冕也是因为勤奋学习才成为了了不起的大诗人和画家。

(师板书)
第三部分
1.师:今天老师最后要送两句关于勤学的名句给大家,请看大屏幕。

2 .引导读,读准字音。

3 .引导背。

师:谁能流利地背出一句,老师就把这句话制作的精美书签送给他。

附:《三字经》之勤学篇片段
pīpúbiān xiāo zhújiǎn
披蒲编,削竹简。

bǐwúshūqiězhīmiǎn
彼无书,且知勉。

tóu xuán liánɡzhuīcìɡǔ
头悬梁,锥刺股。

bǐbùjiào zìqín kǔ
彼不教,自勤苦。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七八岁时,家里很穷,他只能去给人家放牛,从早上出去一直要到太阳偏西,才能回家,而且只能挣一点微薄的收入,用来贴补家用。

但他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他也想像其它孩子一样,坐进学堂里,高声地读书。

但是由于他家里贫穷,连买纸笔的钱都没有,更不用说送他去读书了,可是他真的太想读书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偷偷地跑进学堂,趴在窗户上眼巴巴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他的母亲看到孩子这样爱读书,就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借住在寺庙里,因为晚上寺庙里的灯会一直亮着,王冕正好可以免费地借用,每天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竹简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

可是寺庙地处深山,一到夜里,冷风瑟瑟,佛像都是泥土做的,日久天长,破损不堪,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就像怪兽一样令人害怕。

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书声朗朗,一直到天亮。

有一个叫韩性的大学问家听说后,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细心的教导他,.经过努力刻苦学习,王冕最终成为了著名的诗人和大画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