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框架表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框架表


3
法国(起源地) 19世纪末-29世纪初(约1895-1910)
一次影响相当大,内容很广泛的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性质
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曲 线、有机形态,装饰动机基本源于自然形态。
特点
1、一次形式主义运动,是知识分子在面对工业和过
渡装饰风格泛滥的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
4、1860 年莫里斯红屋的建成,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5、1851年“水晶宫”国际博览会开创了钢材与玻璃的应用,同时暴露了技术与艺术分离的问题。(直接原因)
目的: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的威胁 ,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
“水晶宫”的
{ 重大意义
1、本身是机器制品,机器成了风格的塑造者,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器本性。 2、没有多余的装饰,预示着设计简洁性和功能性研究的新领域。 3、从多方面突破传统建筑观念,建筑尺度和材料使传统形式美法则失效,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4、技术作为新建筑和新产品材料的直接来源,非建筑师也可以成为建筑风格的革命者。
模块化、多学科交叉化的发展。
让学生掌握技术分析的能力和勇气,而这种
} } 分析是基于工业生产程序、方法论、设计原 宗旨
则、完善的功能和文化哲学观点之上的。
乌 尔 姆 设 计 学 院
} 1、美术教育是以形态思维为中心,
美术教育和设
2、设计教育是以逻辑思维引导形态思维。 计教育的区别
} 1、美国体系是市场需求的结果;
{
{ 国际主义运动的衰退
十一、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后现代时期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新设计风格
发展
教育
一、现代设计与教育
斯堪的纳维亚
}日本 十
意大利 ︑
英国与法国 世 界
德国 现
荷兰 代
西班牙
设 计
瑞士
美国
}含义
“波普”设计运动 国际主义风格发展
人体工程学发展
九、丰裕社会与 国际主义风格
世界现代设计史
1、工艺美术重视中世纪哥特风格; 2、新艺术放弃任何的传统装饰风 不同点
2、中国的体系是原来社会政治
中美美术教育 体系最大差别
}
现 代 设 计 教 育

现 代 设 计
活动需求的结果。
1、设计基础; 2、设计理论; 3、专业设计。
} 设计教育三大教学系统
}}
设计的定义: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核心内容: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
}背景
现 代 设 计 的 萌 芽
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2、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
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 风格
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3、设计上的浪漫主义:设计探索上从以罗马
现﹃
风格为核心的意大利风格发展到希腊主义、图斯坎 风格,目的是找更加伟大的原始主义和简洁特征。
革前提。
意识形态
2、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3、准确的说,这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个风格。
{
1、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继承英国
“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设计矫揉造
作的风气泛滥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期,重新以自
然主义风格开设计新鲜气息的先河,复兴设计的优良传统。 2、发生在两个时期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时代接近尾
影响
声,现代化的时代即将出现。
3、从意识形态看预示了旧时代接近结束和一个新时代—
现代主义即将来临,它本身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
{
{
1、都是对维多利亚和其它过份装饰风格的反对; 2、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应,都旨在恢复对手
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3、都放弃了传统风格作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 相似点
饰动机; 4、都受到日本装饰的影响。
}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
现代设计 应该说是它是现代建筑、现代工业产品、现代平面设计的总称。
范畴
1、现代建筑设计; 2、现代产品设计; 3、现代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
背景
1、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2、是设计民主化的进程; 3、是社会变革的一个进程。
5、服装设计;
包豪斯的 重要改革
坚实的发展基础;
5、开创了各种工作室;
6、创造了“基础课”。
完全把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 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从以前似 是而非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完全的、
坚决的转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坚定的 贡献
从科学技术方面来培养设计人员,设计成为
} 单纯的理工学科。因而导致了设计的系统化、
}美国
七 ︑

有计划废止制度


流线型运动


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成立宗旨
沃尔特·格罗佩斯 汉斯·迈耶 历任校长
} 密斯·凡德罗
魏玛 迪索 三大时期
} }柏林
六、包豪斯
教员
影响与意义
{ 四、“装饰艺术”运动
概况与特点 发展历程 美国
英国
产生背景
{ {思想基础
五、现代主义设计
荷兰“风格派” 欧洲 俄国“构成主义”
设计是“为赋予有意义的次序所作的有意识和有动机的努力”;
维克多·巴巴纳克 《为真实世界的设计》
1、设计是有意义的次序; 2、设计是有意识的努力; 3、设计是有动机的努力。
}
}
}}
人类交流的两种大致方式
1、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进行的交流; 2人与人通过物的方式进行的交流。
德国设计: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特征。
社会产品明显两极化。艺术家看不起工业产品,并且仇视机械生产这一手段,艺术与设计更对立。
1、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2、当时的艺术家无法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回到理想化的中世纪哥特式中去。(根源)
起因 3、1888 年在伦敦一系列的展览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

②英国的东方设计主要存在于平面设计与 设计特点 运
平面,而美国东方设计是结构的。

英国(起源地、1864-1896) 美国(-1915)
工 艺 美 术 运 动
{ {{ 产生
背景
1、过分装饰、矫揉做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的蔓延 2、令不少知识分子感到震惊、甚至恐惧的工业化的来临。 3、产品出现的两种倾向:工业产品外形粗糙,没有美的设计;手工艺仍以手工业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 品。
1、主张美学家从事产品设计,要求美术与技术结合。 1、主张 2、主张向自然学习,从自然形态中吸取营养。
{ 3、主张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提出了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2、设计的两条路:1、对现实的观察,观察自然。 2、具有表现现实的构想和创造能力。
约翰·拉斯金
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色彩。他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
代工
设艺
计美
的术
1、建筑与室内设计; 2、家具设计; 3、陶瓷设计; 4、金属工艺设计; 5、染织品设计; 6、平面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 主要成就
萌﹄ 芽运 与动

19世纪末至1915年 时间


赖特、斯提格利、格林兄弟 人物

①设计宗旨基本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相似,

比较强调中世纪哥特风格特征设计特点;
6、纺织品设计;
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等。
}
现代设计与传统 现代设计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是传统设计所不具备的。 设计的根本区别
1、艺术是十分人性的自我表达行为;
设计和工程、艺术的区别 2、工程是解决人造物各部件相互关系的学问和活动;
德国“工业同盟”
} 设计教育只能因地制宜,因国情设立,因
市场需求而发展,并随时都处于一种为应付 变化的市场、社会需求而改变的状态中。
设计教育 的前景
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破艺术教育
} 的个人主义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2、强调标准化,用以打破艺术教育造成的 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 3、建立基于科学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强调 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 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形”的教育重 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使设计第一次 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为现代设计奠定了
3、评价
以生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他一方面否定机械化, 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对他来说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中
世纪的,歌德的,自然主义的这三个来源,他是在实践中实现了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人。
4、《人间天堂》《乌有乡消息》“红屋”。
{ {意义
1、工艺美术运功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运动,促进了新艺术运动和芝加哥学派的产生。 2、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3、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化的反对,对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主流风格。强调装饰,增加了 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的结晶。
3、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工业设计和其他设计活 都立足于解决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使物能在最大的限度里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动的最大共同点在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