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课文,本组的阅读主题是“人间真情”,前面已经学习了《古诗二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对于人间的离愁别绪有了初步感触,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学习《搭石》,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同时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作者刘章用那样质朴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么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读者的心,激发读者善良的人性美。
那一方方小小的搭石,就那样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一幅幅画面,质朴生动,让人感动。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
《搭石》一文极富感情,在教学中,从整体着眼,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层层解读课文,感悟词句,并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共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探究、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
在教室搭建搭石让学生走一走搭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走搭石的情景引导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合作探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画面体验,理解文本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会认“谴、惰、俗”等七个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字。
读准音,并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4、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从乡亲们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心灵之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出课题,提出疑问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的课文——搭石。
(板书:21 搭石,生齐读课题)2、读了这课题,你的脑海里产生哪些疑问?(师梳理出主要问题并相机板书:是什么?怎么搭?谁搭?在哪?作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些问题在课文中都能解决,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问同学和老师,还可以请教字典先生。
(2)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检查读课文的效果。
(1)出示词语:间隔谴责懒惰俗语伏下平衡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①自由读,指名学生领读。
②通过读课文,哪个词语的大概意思你理解了?③还有哪些词语不太懂,一会儿我们深入读课文再解决。
(2)出示生字:洪、暴、猛、涨、裤、惰、稳、俗、衡、序、伏①自己可以读一读,再交流一下,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②你觉得这些字哪个字要特别注意一下。
③指导书写“衡”。
(3)这些生字、词语在课文中你能流畅地读准它们吗?分小节再来读一读课文。
(4)这篇课文较长,选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同桌听。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解决疑问1、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1)齐读句子。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3)汇报、交流“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1)“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卷起来的意思。
)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人们收工就必须——人们赶集就必须——人们访友就必须——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2)是呀,这使大家感到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3、读到这里,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回答引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随机板书)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读通了课文,还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搭石,它有什么作用,那么,作者为什么深情地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构建阅读背景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作家刘章一起不仅认识了搭石,而且搭石还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随机板书)你们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让我们继续跟随着刘章爷爷去欣赏这道美丽的风景吧。
二、寻美悟情,品读熏陶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
1.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分别画出看得见的具体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美”有关的语句或段落,并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体会。
2.小组合作学习: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同桌听,并谈谈你的体会。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灵活进行三个板块的学习。
预设一:出示句子:上了点岁数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朗读,质疑: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相机板书:无论只要一定满意(2)理解“踏”: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踏?是啊!正是这个小心地踏,踏了几个来回地踏,踏了又踏了踏,表现出这位老人的善良。
你能把这种形象读出来吗?(齐读)(3)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还如此善良,你觉得中年人会怎么做?青年人呢?孩子呢?引读句子:一身风霜的中年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4)小结:这真是淳朴乡风,代代相传啊!所以作者深情的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这是一道善良的风景。
预设二:搭石摆得稳当了,大家是怎样走搭石的呢?看到同学们脸上的不同表情,肯定有许多话想说,咱们一块来走走搭石。
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齐读句子,教多音字“行”,“行”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应读什么?(2)你们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①指导理解“协调有序”。
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这是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从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协调有序”,联系下文理解,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②指导朗读,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搭石上)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分组朗读)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③体会得真好。
你们还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指导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指导朗读,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④小结,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一道和谐风景预设三:师:我们欣赏了一行人走搭石的美丽风景,你还喜欢哪些走搭石的情景?出示句子: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①自由读句子,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②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
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
师:现在“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出示句子: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①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
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②哪个词语打动了你?指导理解:理所当然、伏指名做“伏”的动作,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为什么?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为什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这是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敬老)你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十分谦让,十分地淳朴。
③小结,是呀这景美情更美,更是家乡的——一道谦让、助人的风景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你觉得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了什么?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齐读,引导学生理解: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
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七、拓展训练。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请同学们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说出美。
多媒体出示:美在身边,美是校园中弯腰捡垃圾。
美在身边,美是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美在身边,美是美在身边,美是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善良美和谐美谦让、助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