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复习资料
普通合伙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仅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是一种有限责任。
合伙企业的解除情形
按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以下情形的合伙企业应当解散1.合伙企业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2.合伙协议协定的解散事由的出现3.合伙企业人决定解散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6.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2.法理相异的因素 民法具有较强的道德性和伦理性尤其再涉及身份关系方面
商法更多独立于道德和法律评价
3民法与商法的制度安排选择 民商合一和民商分立的争论
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1法理区别
商法:
a)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前置性法律;
b)对商事活动风险的防范、配置、利用;
c)属于具有公法因素的私法;
d)商法对在经济法创造的外部环境下自由、自发、自治的经济活动加以规制。
前三项是基于合伙人的合意解散事由,后四项是基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解散事由
4.根据企业生产经验规模大小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与一人公司区别
1.前者由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一人公司其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如果不能证明其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分开,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2.前者没有最低注册金额,后者有最低注册金额十万元,并且应当实额缴纳
3.前者投资人只能为一个自然人,后者可以是一个自然人也可以是一个法人股东
商事主体的分类
1、依其属于自然人或组织体即商事主体的组织形态为标准:分为商个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农村承办经营户)、商合伙(合伙型联营、合伙企业)、商法人(企业法人)。
2、依法律设定取得商事主体的条件划分,分为法定商事主体、注册商事主体、任意商事主体
3、依照经营规模和内部管理结构划分,分为完全商事主体、不完全商事主体
商事登记的意义
在于第一通过商事登记公示商事主体的基本信息,有利于约束商事商事主体行为,建立商事信用。二是通过商事登记规范商事主体资格的取得、变更和终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商事活动秩序。第三是通过商事登记,发挥国家公权力对商事活动的必要监督和管理,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
商事登记需要登记哪些事项
1.一般登记事项有: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从业人数、经营期限、分支机构。
商法复习资料
———————————————————————————————— 作者:
———————————————————————————————— 日期:
商法复习资料
商法总论
商法的主要内容
商法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有关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合伙法、破产法等。
商法的基本原则
(3)从两者的性质和理念看 商法是具有公法因素的私法 经济法是具有私法因素的公法
(4)从两者的内容和制度来看
2.商法和经济法的交融
3.商法与经济法的制度安排 两者不能替代涵盖更不能相互否定 P17
商事主体
商事主体概念即简称商主体,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加商事活动,享有商事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商事个人、商事合伙、商事法人。
经济法:
e)经济活动中的平衡性、后续性法律;
f)弥补市场机制缺陷;
g)属于具有私法因素的公法;
h)经济法为商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两者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原因 商法是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前置性法律,经济法是经济活动中的平衡性、后续性的法律
(2)两者的理论基点和作用过程 商法的理论基点是对商事活动风险的防范配置利用,由此出发的作用于商事主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过程,作用过程是立足个别、兼具一般。经济法的理论基点是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通过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由此作用于社会利益与商事主体利益的平衡过程,作用过程立足一般,兼具个别。
2.公司登记事项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公司类型、经营范围、营业期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以及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
3.分公司的登记事项包括:名称,营业场所、负责人、经营范围。
商事名称P27构成要素
组成: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字号+行业+组织形式
是指体现商法价值,调整商事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P11
1.商事主体法定原则。第一商事主体形态法定。二是商事主体能力法定。三是商事主体公示法定。
2.商事行为客观原则
3.商的关系
商法与民法
1.有共同的法理基础 私法所要求的主体平等,意思自治和诚实信用的基本要求
关于字号的规定两个以上的字组成,不得含有汉语拼音字母、数字等
商事名称的转让以及法律限制
可以转让,但是不能单独转让。商事名称可以随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只能转让给一户商事主体;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协议,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转让后,转让方不得继续使用已转让的商事名称。
企业法
企业的概念和种类
4、按照充实直接商事行为还是间接商事行为划分,分为直接商、中间商
5.按照经营范围划分,分为制造商、销售商、租赁商、运输商、保险商、证券商、代理商等。
商事登记P24
商事登记概念是指商事活动当事人为设立变更终止商事主体资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登记机关提出登记申请,登记机关经过审核或审批程序,予以核准登记注册的法律行为。
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P51
概念普通合伙企业是指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参与执行合伙事务,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经营性组织。
有限合伙企业是指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参与执行合伙事务,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不参与执行合伙事务,并仅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的经营性组织。
企业是指依法设立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法律人格的经济组织。
1.按企业投资人的出资方式和责任形式划分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公司企业
2.按企业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
3.按照企业资本金中是否含有外国的企业、经济组织和个人的直接投资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