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扶贫的ppt

关于扶贫的ppt


消除贫困
改善民生 实现共同富裕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
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扶贫,在华夏大地上深入推进……
THE END 谢谢欣赏! THE END THE END
集团性:贫困人口主要由一些农民、下岗工人、残疾 人、少数民族等特殊贫困群体所组成。由于中国传统的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中国的贫困人口约有99%生活在 农村。 中国反贫困政策措施,更多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
扶贫的基本内容
• 第一,有近期、远期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并有 为实现规划要求而制订的具体计划、步骤和措施 。把治标和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治本为主。 • 第二,不仅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 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从根本 上摆脱贫困,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 第三,把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 面调动起来,互相配合,共同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 开发提供有效的帮助。
扶贫
——一个永恒的话题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会热点问题解析(一)班
我们能给贫穷者
什么希望??
最长VS最低
最长的年工作时间
荷兰 美国 日本 阿根廷 巴西 中国 1389小时
1610小时
1758小时 1841小时 1903小时 2200小时
最长VS最低
最低的人均工资
中国 泰国 美国 德国 0.8美元每小时 2美元每小时 22美元每小时 30美元每小时
案例:
扶贫款拨付前就要求对方必须给自己 30%的回扣作为办公经费,否则事情将很 难办——安徽阜南县扶贫局就为这种先给自 己“扶贫”的行为付出了惨重代价。该局 原局长王春平及另外两名副局长王本端、 王修宏分别落马。可见,对于扶贫资金的 去向,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因为,那些心 怀贪念的人下手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奢侈品的第二消费大国 却很穷
奢侈品消费占GDP的比率只有29%
对“贫困” 的理解
“贫困”是一个不确切的、动态 的概念,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时期,甚至不同的人,对贫困 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所以,从理论上讲,贫困和扶贫 开发既有阶段性的概念,又是一个永 恒的话题。
一、贫困的定义
• 贫困问题已成为当 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 问题之一。我们党、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 困问题一直相当重视 ,因此我们要弄清贫 困的概念。对于解决 贫困问题是非常重要 的。
的实 信现 心包 与容 承性 诺增 长
差距形 距提势 严 促升峻 进标 公准重 平抑视 差 制
扶贫
不要面子要里子!
扶贫资金如何保证
“好钢用在刀刃上”?
新华社曾载文分析认为:
由于缺乏刚性制度的制约,中央下拨的 扶贫专用款项在许多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 “劫持”。有的被基层各级政府“提留”用 于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甚至直接用于挥霍; 有的被吃“回扣”,一些扶贫干部为了自己 先捞到一部分,变相地私自巧设项目,虚报 各种费用开支,私分公款、做假账,欺上瞒 下。还有的扶贫款虽然被用作扶贫,但项目 被有关系、有能力的人搞到手,通过虚报预 算等方式额外获利。
扶贫的经历阶段
• 阶段一,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后,政府贯彻生产自救方针,采取发放救济款资助生产和 “以工代赈”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改变农村面貌, 保障贫困户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阶段二,个案型的扶贫阶段。1978年以后,适应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的形势,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贫困户从发展生产 和商品经济入手,依靠国家、集体力量和群众互助,采取 干部分工负责、富裕户扶助贫困户、逐户落实等办法,帮 助贫困户发挥自身潜能,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 • 阶段三,社区型的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阶段。1983年 起,国家在继续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同时,投入更大力 量对贫困地区实行经济开发。在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各 有关部门、机关、团体积极配合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发挥当 地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开辟生产门路,实行多种经营,增 强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逐步走上致富道路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扶贫的方式
• 第一,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合理地 开发矿业,有计划地进行能源建设,发展交通运输业。 • 第二,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把贫困地区开发和发达地区发 展结合起来,引进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 第三,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和中等 专业学校、高等院校等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联系,开展对 口支援;组织能工巧匠和技术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培训科技 人才。 • 第四,国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分 别情况减免一定的税收,资金适当集中,统筹安排,配套 使用。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分析
• 大扶贫大变化—我国 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 喜看扶贫开发事业在 华夏大地上深入推进 • 新扶贫标准略高于国 际标准值得商榷 • 中国提升扶贫力度凸 显勇于担责
NO.1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 让民生阳光普照贫困人群 • 为“开发式扶贫”提供“智力支撑” • 攻坚连片特困地区
“劫持”、“提留”、吃“回扣”,各种伎 俩都在打扶贫资金的主意,专项专用的扶贫款, 在不少人眼里是一块肥肥的“唐僧肉”,不少官 员先后栽倒在扶贫资金上,多少前车之鉴,暴露 出“缺乏刚性制度制约”的扶贫资金的安全性问 题。国新办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 皮书也指出:当前,我国在扶贫资金的分配、管 理和使用中尚未形成严格规范的制度,各级政府、 中介机构、农户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开展多重博弈, 甚至出现挤占和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致使扶贫 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二、贫困人口的界定标准
1、中国政府的贫困标准:
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标准 1986年由国家统计局按照维持人类基本生存所必需的 食品支出(占85%)和衣着、住房、燃料等非食品支出(占 15%)的比例,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 础上计算得出的。
单位:元、千万
年份 1978 1985 1990 2000 2003 2004 人均纯收入 100 206 300 635 637 668 贫困人口 25000 12500 7500 3206 2900 2610 占农村人口比例 33% 14.80% 8.20% 3.50% 3.20% 2.80%
扶贫资金的安全性问题
• 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程序 ,最公开、最透明,是扶贫资金免于 被“劫持”、“提留”的惟一法宝; •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敢对扶贫资金下 “黑手”的官员,在量刑上要从重从 严,惩前毖后,形成威慑,使扶贫资 金真正能一分不少地用在刀刃上。
明喻:一双援助之手,献上一颗爱心。 暗喻:一个强者群体(长)对一个弱势群体(短)的真诚帮 助,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手)的传递,构筑成彩色的爱心 和善心,构筑成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 宗旨:扶持贫困社区和人口改善生产、生活和健康条件并提 高其素质和能力,
实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
• 目标:最好的产品设计;
最大限度地瞄准穷人;
推动穷人参与和制度创新。
• 服务对象:直接援助贫困社区的弱势群体;
直接援助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 直接援助为贫困社区中的穷人提供技术性服务的专业人士和组织 。
NO.2 扶贫,与时俱进
• 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 农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 国际合作共享减贫经验
NO.3
新扶贫标准略高于新国标值得商榷
NO.4
中国提升扶贫力度凸显勇于担责
中央29日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 2300元人民币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 准,比2009年提高了92%
担正 责视 现 大实 国 风勇 范于 消 除 贫 困 的 决 定
在温饱线上,波动率在70%左右;
在低收入线上,也要达到60%左右;
只有当农民年均纯收入达到1300元以上,才能
比较稳定。这样食品与非食品之比为4:6,进出波 动幅度在10%以下。这个标准下的人口数量约为1.6 亿。
中国贫困人口特征:区域性和集团性
区域性: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老区、少 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特困山区,我们通常说老少边穷 地区。在这些区域内贫困人口高度集中,自然资源和社会 经济条件相似。
宏观贫困
区域意义上的贫困,即宏观贫困,它 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待贫困。 例如,国家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 困、城市贫困等。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那么,所有低收入国家都是贫困的国家, 而所有高收入的国家则不是贫困国家。这 种贫困问题也称不发达状态,它是发展经 济学研究的主题。
微观贫困
个体意义的贫困,即为微观贫困,即 从个人和家庭角度看待贫困。 从这种角度来理解,所有国家都有贫 困问题。例如, 2004 年美国的贫困人口 比例高达 12.7%,即平均8个人中就有一 个穷人。这种意义上的贫困可以说是个永 恒的问题,除非收入和财富分配是绝对的 平均。
2、国际社会通行的贫困标准: 1天1美元标准 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30多个国家的 数据测算的,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年 收入低于370美元,一般称为1人1天1美元,即定 义为赤贫或极端贫困。 目前全球低于这个标准的人口约有11亿,其 中我国按收入计算约有1.2亿,约占10%。
3、稳定实现温饱标准 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监测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
· 资金来源:中国扶贫基金会“心基金”
扶贫援助项目
教育援助类 爱心包裹项目 筑巢行动 新长城高中生项目 教育援建项目 恒大项目 静新图书基金项目 新长城大学生项目 卫生健康类 爱加餐项目 母婴平安120行动 救灾重建类 紧急救援项目 加多宝扶贫基金 玉树灾后重建项 目
国际援助类 国际发展项目 基础设施类 溪桥工程项目 社区发展类 社区发展项目 小额信贷
世界银行对贫困的概念给出的一个 描述性的解释
“贫困就是这样一种人们想逃避的生存 状态,贫困就意味着饥饿,意味着没有栖 身之地;贫困就是缺衣少药,没有机会上 学也不知道怎样获得知识;贫困就是失业 ,害怕面对未来,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贫 困就是因为缺少清洁的饮用水而导致儿童 生病甚至死亡;贫困就是权力和自由的丧 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