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技术交底.
2、本技术交底书是依据《技术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承台工程施工方案》等编制而成,如果本交底和上述规范类文件相抵触,则以规范类文件为准;如果本交底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有矛盾的地方,以本交底为准。
3.1.3机械开挖基坑时,挖至距基底设计标高10cm,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3.2凿洗桩头:
3.2.1桩基砼达到要求后,将多余桩头凿除,凿前要用水准仪测定凿后桩顶设计标高的水准控制基点;
3.2.2要确保不超凿损坏桩顶设计标高以下砼,并严防通病凿破桩边砼,用风镐或其他电动工具凿除时,预留10~5cm厚度砼由人工用锤修凿,使桩顶标高精确地符合设计要求,(08109-04-221-003、004图标出,桩顶嵌入承台10cm,必须确保符合该要求),
在现场设置变压器及配电箱。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从配电箱引至用电地点,设置闸刀和安全装置必需符合施工用电规定。
(接下页)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内容:(接上页)
二、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及报验工序: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凿桩头→浇筑垫层砼→钢筋加工绑扎→
报 验
桩基础中间交工、承台开工申请
3.8.8待混凝土浇捣完毕后,然后按装测温导线和探头,安装位置分别为底部安装在距底板200㎜、中心点安装在中心、表面安装在距混凝土表面200㎜。测温仪采用HC-TW型无线温度监测仪,每台仪器观测6个点。
3.8.9测温时间:混凝土浇筑完工6小时开始测温,2天内每2小时观测一次,3~7内每4小时观测一次,7天后每天观测一次,14天结束测温,在观测过程中认真做好测温记录。
3.9.4拆模时禁止敲打菱角,要保护承台砼的完整型。
四、质量控制
4.1测量要求
4.1.1施工前做好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恢复中线复测水准点应注意与结构物、相邻施工段的中线和水准点闭合。
4.1.2施工前必须经过测量工程师进行施工放样后才施工。施工过程应测定并经常检查结构浇筑和安装的位置、尺寸和高程,必要时设置标志控制点,满足施工需要。并做好施工测量技术交底。
4.2.3模板加工安装尺寸要精确,要平整平顺光洁,不得错台,接缝要密实。较大的接缝宜用密封条或玻璃胶填塞,小缝宜粘透明胶,或者采用实践效果更好的其他方法。
4.2.4浇注砼前,要检查支架、脚手架、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检查模板的轴线、平面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内容:(接上页)
3.8.2冷却管安装时,要以钢筋骨架和支撑桁架固定牢靠,以防砼灌注时水管变形及脱落而发生漏水和堵水,并做通水试验。
3.8.3每层循环水管被砼覆盖并振捣完毕,即可在该层水管通水。循环冷却水的流量应可控制,使进、出水的温差不大于6℃。
3.8.4循环冷却管排出的水在砼灌注未完之前,应立即排除在模板外,不得排至砼顶面。
3.3.3有地下水渗透时,及时排干,必须保证基地无泥再浇筑砼;砼振捣先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再用木抹抹平;
3.3.4砼浇筑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要认真做到垫层顶面平整,标高控制精确。
3.4 测量放样:
3.4.1测量放样前先将垫层、桩顶清洗干净;
3.4.2测量放样承台的纵横轴线和平面位置,并用红点和黑线清晰标定,四角利用钢钉定位。
3.4.3用水准仪测量垫层顶面承台中心和四角的高程,控制钢筋和模板安装高程,并在模板四周做好砼顶面标记。
3.5 钢筋安装:
3.5.1钢筋应在钢筋加工棚集中加工,加工好后再搬运至施工现场。
3.5.1垫层砼、测量放样完成后,自检合格,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行承台钢筋
(接下页)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3.5.4高度在6m以下的立柱钢筋,宜按设计的钢筋全长加工及预埋,使预埋钢筋的预埋深度和顶面高(包括伸入盖梁高程)符合设计高程,以后不需再加长。
3.5.6要保证预埋钢筋垂直和间距准确,与承台钢筋绑扎结合点焊并加支撑和风绳可靠固定。
3.6.7立柱钢筋如果未按设计全长加工及预埋,在钢筋预埋时,将各预埋的钢筋顶端隔根错开不少于35倍钢筋直径的高差(如①号钢筋φ28,隔根高差应为0.98m),保证以后焊接长钢筋符合接头长度区段内(即35倍钢筋直径范围内)钢筋接头截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不得大于50﹪,搭接焊钢筋轴线一致的规范要求。
3.6.4承台模板安装完成后,检查保护层垫块和支撑的牢固性,不满足要求时补设钢筋保护层垫块或模板支撑加固补强,确保砼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6.5在砼浇捣前,模板要涂刷脱模剂,脱模剂不得使用费机油等油料代替,且不得污染钢筋。
3. 7 砼浇捣
3.7.1钢筋和模板加工、制作和安装自检合格,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及时浇筑砼。
3. 9养生、Βιβλιοθήκη 模3.9.1砼浇捣完毕后要及时养生,必须使用麻袋或土工布遮盖,加强保湿、保温养护,延缓降温速度,在养护期间不得中断冷却水及养护用水的供应。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
3.9.2砼抗压强度达到设计30%是方可拆模。
3.9.3拆模后发现裸露面有缺陷时,要及时进行缺陷修饰。修饰方案小缺陷由项目部及驻地监理批准,大缺陷由项目部报总监办审批。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公路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JTGF80--2004).
1.2技术准备
1.2.1、按桥梁施工图设计要求,认真熟悉图纸,对图纸不清的子项做好记录,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研究,或在图纸会审中解决。
1.2.2、本工程施工除依据设计图纸、国家规范外,还应编制具体的施工指导文件,根据设计图纸、国家规范、图纸会审纪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主管工程师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方案,技术员编制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3.7.6砼采用不小于ø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振捣棒振捣时,快进慢出,严禁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3.7.7砼浇筑完成后,对砼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立柱平面位置内浮浆清理干净,位置外应做压光处理。要确保承台顶面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交底内容:(接上页)
施工;
3.5.2钢筋加工和安装应符合质量基本要求和设计,施工要符合设计图08109-04-221-005、006、007的要求;钢筋绑扎前必须仔细阅读承台、立柱钢筋设计图,并将与承台、立柱构造图配合使用。
3.5.3必须按照施工放样将墩柱钢筋预埋在准确的位置,并且钢筋要垂直、间距要准确,确保今后施工立柱符合主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相碰时,可稍加挪动承台钢筋;
3.8.5冷却水管使用完毕,需压注水泥浆封闭。
3.8.6测温管布置:为保证测温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首先从大体积混凝土的高度考虑按3层分布,即分为混凝土底面、中心和顶面布置;在从混凝土平面尺寸分为中部区和边角区。16#~27#、32#~47#墩按6点布置,28#~31#墩按9点布置。
3.8.7测温点埋设:底部和中心测温管上部采用PVC管制作,内径200㎜,下部塞入长600㎜紫铜管,紫铜管下端用胶布层层封堵,PVC管外露200㎜,长度按埋入深度加工,管内注入机油。浇筑前插入1根φ14的钢筋,将测温管绑扎在钢筋上,防止测温管变形,管口用胶布密封;表面测温管直接用紫铜管固定在钢筋骨架上。
3.2.3桩顶要水平毛面,无松散,要用高压清水扫洗干净;
3.2.4凿除桩头时不得弯折桩内主筋,桩顶水平面应保证不小于设计桩径。
3.3 垫层砼:
3.3.1基坑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先测量放样;
3.3.2采用胶合板做边模,四周打木桩加木方支撑加固,在模板顶利用铁钉做好砼顶标高标记,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浇捣砼;
总工:
工程技术部:
二○一一年月 日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交底人签名
技 术 交 底 书
单位名称:中建七局雾凇高架桥项目经理部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交底日期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桥梁承台
生产班组名称
技术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1、本工程施工执行标准、规程、规范和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吉林市雾凇高架桥项目部
承台工程技术交底书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交底书
单位名称:中建七局雾凇高架桥项目经理部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交底日期
2011年月日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桥梁承台
生产班组名称
说明
1、本技术交底书是针对桩基础工程进行编制的,交底的对象主要是施工一线的操作班组,施工前各施工班组必须认真阅读和掌握。
3.5.8立柱钢筋焊接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
3.6模板安装
3.6.1钢筋安装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再测量放样复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模板安装。3.6.2承台模板安装前必须清理垫层顶面积水和杂物
3.6.2承台模板采用竹胶膜,模板加工及安装要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3.6.3立带采用10×10㎝木方,间距为40㎝,横带采用两根一联Ø48×3.5㎜钢管,设置4道;侧模上下层用ø18钢筋拉杆固定,间距80㎝设置一道,侧模中间设置两道斜撑支撑于基坑侧面。底层拉杆穿过模板与承台底层钢筋对应焊接,顶层拉杆设置在模板顶面对拉。
1.2.3、采用宾得R-422NM全站仪进行导线点复测,确保精度
1.3材料准备
施工所用材料应按图纸用量进行核算,列出用料清单并列出分期用料时间,按先期开工所用材料运达施工现场,保证材料质量合格,有检验报告,符合图纸设计用料,经自检无误后,上报监理进行检验并做好材料的保管与码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