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策划方案

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策划方案

建立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策划及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意见》精神,革命根据地要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要求,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特制定《建立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策划及实施方案》。

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性
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我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服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将我院建设成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我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团结和鼓舞全院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紧紧围绕我院党总支工作大局,结合院情实际和根据地工作特点,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创新发展,加强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促进全院师
生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以促进全院发展为目标,发掘历史,着眼未来,重点以档案、资料、实物、图版展览为教育主要形式,基地建设以档案史志局为主,全院各级各部门共建,逐步开展史料编研、收集
整理、珍贵资料征集移交和专题展览。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总体计划2年完成初期全面构建,以后进入开展正常“专题年”教育活动。

建设主要形式有:室内固定展室展览、网上展览、史料编研、广播电视宣讲、展出活动。

展出内容根据每年选定主题确定
展览内容编制、收集、报送。

四、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标准、基本职责和主要内容
1、基地标准:
(1)要有适合大学生参观和开展一定规模教育活动的陈列室;
(2)要有开展教育活动的计划,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取
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要有一套较为规范的教育编研资料;
(4)要有社会教育联系制度,能积极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教育共建关
系,并坚持开展活动。

2、基本职责:
(1)认真开展教育活动。

配合院党总支和院团委的中心工作,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结合特定的教育主题,弘扬主旋律,利用展览厅、陈列室等设施,组织图片展览、实物展览、主题征文、专题历史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

根据基地的特点,精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吸引广大师生广泛参与。

(2)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作为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

与教育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共同拟定共建协议,将基地活动项目列入学校德育教育计划,使基地成为大学生直接触摸历史的课堂。

(3)充分开发革命根据地信息资源。

通过网站等形式依法向社会公布档案史料;编纂出版史料汇编;与校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新闻媒体联合拍摄电视片、制作专栏;把革命根据地藏有的历史事件、英烈事迹、建设成就等档案内容编入党课、团课和职工轮训教材、学校的乡土教材,贯穿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中
去。

(4)优化基地的育人环境。

要搞好基地档案史料和教育设施的维护、修缮和环境的美化工作。

精心安排和不断充实基地的教育内容。

要努力运用现代化的展示手
段,增强教育效果。

(5)要在专业人才队伍中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历史课题咨询员队伍。

(6)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

要重视征集有关的档案资料,丰富馆藏,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不断挖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拓展教育内涵,提高教
研水平,扩大社会影响。

(7)抓好反映基地建设、管理和开展教育活动情况的宣传报道,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宣传部门汇报情况。

(8)加强基地的内部管理。

要制定基地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促进基地建设和管理教育工作协调发展。

3、主要内容:进行悠久历史的教育、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进行文明建设教育、国情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五、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管理
1、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院党总支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接
受上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管部门、革命根据地的指导、检查和督促。

2、基地的管理和开展,纳入革命根据地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并从人力、物力和
财力上予以保障,加大投入,使其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3、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

对有组织到基地开展教育活动的现役军人、
在校学生和本市内各界群众给予免费参观。

4、基地的经费投入。

要采取保障重点、多方筹集的办法解决基地建设和教育活
动经费。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党总支
二○一一年八月十日
附表:陕西境内红色纪念馆简介
附表
陕西境内红色纪念馆
1.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在陕西省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在此设立了红军联络处,1937年9月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

主要工作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转送战争物资。

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等多次来此,并指导工作。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9月办事处撤回延安。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西安事变纪念馆
张学良公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

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

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
3.延安纪念馆(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王家坪旧址,凤凰山旧址,清凉山旧址,“四八”烈士陵园,洛川县洛川会议纪念馆,子长县瓦窑堡会议旧址等)
延安纪念馆创建于1950年,原址在凤凰山麓,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建新馆于王家坪革命旧址西边。

纪念馆由大门正厅和观众休息厅组成。

整个建筑呈长方形,正门庄严宏伟,展厅高大宽敞,建筑设计富有我国民族特色。

纪念馆展出的大量革命文物十分珍贵,主要有四大内容:一是反映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和成为中国革命中心的史料。

二是珍贵照片,包括党和军队领导人在革命时期的照片,各时期广大革命干部、群众、战士的照片等。

三是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各个时期发表的重要文献、题词、出版
物等。

四是延安时期党和军队的许多领导人用过的衣被、文件箱、办公用具和缴获的各种武器、根据地军民用过的各种用具.
4.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创建于1980年5月,原址在南郑县城关镇南大街,1990年迁往南湖湖心岛。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约一万人次。

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献。

5.马栏革命纪念馆
马栏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距旬邑县城53公里,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6.铜川市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是二十世纪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

它以耀州区照金镇为中心,横跨耀州区、旬邑、淳化、宜君等县(区),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3-4万。

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93年5月,省委在照金镇隆重举行了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并决定在照金镇修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此项工程于1996年动工修建,2002年“七一”前完成了布展工程,2004年4月开馆。

日前,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联合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经典景区名录中,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的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