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时间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混响时间的基本测量方法。
2、了解室内声场的衰减过程。
3、巩固混响时间的概念以及在厅堂音质设计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声学分析系统,功率放大器,球型声源等。
三、预习要求
《建筑物理》第十一章。
四、实验原理与方法
1、概述
混响时间测量是建筑声学中最经常的测量。
一方面混响时间是目前评价厅堂音质的最重要的和有明确概念的客观参量;另一方面吸声材料和结构的扩散入射吸声吸数的测量、围护结构的隔声测量等都需要用到混响时间的测量,声源的性能测量。
因此,混响时间的测量是建筑声学实验中最为基本的实验项目。
在封闭的声场中,声源开始辐射声能,声波即在同一时间开始传播,声源停止发声,室内接收点的声音并不会马上停止,而要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声音的衰减过程。
通过研究,定义“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衰减60dB所用的时间”为混响时间(T60)。
并且得出了著名的“赛宾公式”和“伊林公式”。
2、混响时间测量
混响时间的测量就是由信号发声器通过发大器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并纪录,在室内声场达到稳态时,切断发声,记录声音的衰减过程,可以得出衰减曲线和混响时间的测量结果。
信号发声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噪声法,发出调频的正弦信号或无规则噪声,目的是避免单纯正弦信号会出现驻波现象;一种是脉冲法,声源型号采用脉冲声,包括发令枪、爆竹、气球炸裂等。
在厅堂内进行混响时间测试时,声源的位置一般在自然声源位置。
传声器布置在代表性的位置。
测试时需要纪录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评价不同频率声波在声场中的衰减性能。
五、实验步骤指导
1、检查仪器以及校准仪器
2、采用声学分析系统测量混响室的混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