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吸入麻醉的几个问题

关于吸入麻醉的几个问题


每分钟氧耗量(VO2)=体重3/4×10(ml/min)
每分钟CO2产生量(VCO2)=体重3/4×8(ml/min) 心输出量(CO)=体重3/4×2(dl/min)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体重3/4×160(ml/min)
紧密麻醉的实施

1. 氧耗量及吸入麻醉药量的计算 根据体重kg3/4法则可 以计算每分钟氧耗量(Brody公式);根据时间平方根法 则计算麻醉药的消耗量。 2. 吸氧去氮 在紧闭回路前,必须对病人实施吸氧去氮。 但在麻醉一段时间后,组织仍会释放出一定的氮气 (15ml/kg),因此每隔1~3小时要采用高流量半紧闭回 路方式通气5分钟,以排除氮气及其它代谢废气,保持 N2O和O2浓度的稳定。
低流量麻醉时麻醉深度的调节

过长的时间常数可以使麻醉机回路中的气体成分变化
严重滞后

可以通过下列措施迅速改变麻醉深度

静脉补充镇痛剂和催眠剂 增加新鲜气体流量,如增加至4.4 L/min(按照挥 发罐刻度调节)
苏醒阶段

低流量使时间常数增加,因此可以提早关闭挥发罐

冲洗回路所需要的时间随以下因素而延长
必须牢牢记住!

在一般情况,起始阶段约持续10min;最低流量麻醉时
往往需要15分钟;而代谢十分旺盛的病人则需要20min

正常成年人在麻醉诱导后的前10min,总的气体摄取量 约为570ml。此时,若将新鲜气体降至0.5 L,可引起 麻醉机系统内的气体短缺

由于吸入麻醉药挥发罐的输出能力有限,因此当新鲜 气体流量过小时,不能提供足够的麻醉深度

紧密麻醉的实施
专用挥发罐 挥发罐应能在<200ml/min的流量
下输出准确的药物浓度,即便如此,在麻醉诱导时
仍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所需要剂量。因此诱导时要
么采用回路内注射给药,要么采用高的新鲜气流量
以期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所需要的肺泡浓度
紧密麻醉的实施
环路内注射法:

前9分钟(三个时间间隔)+1个预充量匀速注入回路; 每隔三小时,高流量通气; 手术结束前1-2小时停止吸入; 常规麻醉机做紧密麻醉; 流量小于1L时,输出浓度变小,至少2倍关系
1000 x 1% x 60 / 195 = 3.07 ml 500 x 1% x 60 / 195 = 1.54 ml
二、新鲜气流量对吸入麻醉药浓度的影响
吸入麻醉药浓度(Fi) = 新鲜气流量×挥发罐开启浓度+重吸入流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 分钟通气量 重吸入流量=分钟通气量-新鲜气流量 将上述公式合并、整理,则
Fi =
新鲜气流量(挥发罐开启浓度-呼气末麻醉药浓度) +呼气末麻醉药浓度 分钟通气量
新鲜气流量对吸入麻醉药浓度的影响
某病人的呼吸参数设定为:潮气量500ml, 呼吸频率10bpm,在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为 2%,挥发罐的浓度为5%,将新鲜气流分别为 6L/min,和3L/min,其吸入气吸入麻醉药的浓度 有什么不同?
麻醉t分钟后的麻醉气体摄取率(Qtan)与时间(t)平方根的 反比呈线形关系: 1 Qtan=Ca×CO× t
Lowe Formula
吸入麻醉药摄取量的计算
t时间内麻醉药摄取的累计量为摄取率的积分:
1 Qan Ca CO dt 2Ca CO t 0 t
t
吸入麻醉药摄取量:Qan t 即在既定的时间间隔(时间的平方根)之间,摄取的麻醉 药气体量是相等的,这个规律称为时间平方根法则。 在第一 个平方根时间间隔0~1分钟,第二个平方根时间间隔1 ~4 分钟、第三个平方根时间间隔4 ~9分钟,分别摄取的麻醉 药量相同。 这个相同的摄取量,也即t=1时的累计量:Qan=2Ca×CO 称之为单位剂量(unit dose)。
异氟醚分子量:184.5 ,比重1.5 1 x 1.5/184.5 x 22.4 x 1.073 = 195ml
吸入麻醉药消耗量的计算
FGF × 吸入浓度 × 吸入时间/ 液态异氟醚 1ml变成气态时的毫升数 3000 x 1% x 60 / 195 = 9.23 ml
2000 x 1% x 60 / 195 = 6.15 ml
最小的新鲜气体流量
新鲜气流量应大于
气体丢失 • 设备泄漏 • 弥散,比如胃肠 道, 皮肤,塑料 管道, • 钠石灰罐吸收部 分挥发性麻醉气
O2 and N2O
摄取量
吸入性 麻醉药
采样气
的摄取量
旁流式气体 监护仪的采样气
低流量吸入全麻的诱导

术前用药同往常 起始阶段(持续10 – 20分钟)

新鲜气流量对吸入麻醉药浓度的影响
该病人的每分钟通气量为500*10=5000ml=5L,因此 在新鲜流量为6L时就不存在重复吸入的问题,此时吸入气 中吸入吸入麻醉药的浓度为挥发罐的开启浓度5%; 但是新 鲜气流为3L时,由于病人存在重复吸收,新鲜气流量和病 人每分钟通气量之间有2L的差距,该2L气体将由病人的呼 出气体进行补偿重复吸入,此时的吸入气中吸入麻醉药的 浓度为:(5%*3+2%*2)/5=3.8%
吸入麻醉药摄取量的计算
以异氟醚为例,达到1MAC的摄取量: 2×1.4×5400×0.0115=174ml
1~4分钟,摄取量为174/2=87ml;4~9分钟为
174/3=58ml….. 使用注射法时需按前面所说的方法换算成液体量。
五、紧密麻醉的实施
体重kg3/4法则(Brody公式)
在安静状态条件下机体
结论:在不改变病人的分钟通气量时,改变麻醉深度(加 深或减浅)的方法为: ①增加或减少挥发罐开启浓度; ②增加新鲜气流量。
三、时间常数与麻醉诱导
时间常数 是指在一个固定容积的气体浓度,用另外的 气体去改变其浓度所需要的时间 时间常数(min)=容积(ml)/流量(ml/min) 时间常数是反映容积内气体被替换比例的常数,该常 数的时间值往往取决于气体流量的大小
1× T 时 2× T 时 3× T 时
回路中麻醉气体浓度达到 63%设定值 回路中麻醉气体浓度达到 86%设定值 回路中麻醉气体浓度达到 95%设定值
时间常数与麻醉诱导
在吸入麻醉诱导时,要建立有效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
这就首先要将麻醉机回路的空间以及全肺容量的空间都达到
所需要的麻醉药浓度。此时的时间常数公式为: 麻醉回路容积+呼吸道容积 时间常数= 新鲜气流量-体内麻醉药摄取量
新鲜气体流量降低后

增加重复吸入 吸入气中的氧浓度降低
新鲜气体流量降低后Fra bibliotek应对措施: 必须提高新鲜气流中的氧浓度 必须连续监测吸入气的氧浓度(通常维持
FiO2于30%以上)
如何设定新鲜气流量以保证安全

为保证吸入气中氧浓度至少达到30%,设定如下

低流量: 50 vol.% O2 (0.5 L/min)
由此可见,诱导时新鲜气流量越大、麻醉药λB/G越小、 组织吸收量越少的麻醉方式,其时间常数值越小,完成诱导 时洗入过程的时间也就越短。
1 t t
四、吸入麻醉药摄取量的计算
时间平方根法则 达到有效临床麻醉深度所需要的动脉血麻醉气体量 = [动脉血中麻醉气体浓度(Ca)×心输出量(CO)] =1.3MAC×λB/G×CO
六、低流量吸入麻醉的实施

低流量麻醉是指实施麻醉所用的新鲜气体流量(FGF)显 著低于该患者的分钟通气量(MV)

随着新鲜气流量减少,重复吸入的气体容量增加。与此同
时,系统排出的气体容量减少

低流量麻醉定义为:新鲜气流量 < 1L/min (Foldes, 1952)

最低流量麻醉是指新鲜气流量 < 0.5L/min (Virtue, 1974)

低流量的程度 麻醉维持时间

低流量麻醉的苏醒

手术结束前15~30 min关闭挥发罐
让患者过渡到自主呼吸
拔管前5~10 min关闭N2O,流量增加至5 L/min

最低流量: 60 vol.% O2 (0.3 L/min)
新鲜气流量下降后
新鲜气体中的吸入麻醉药浓度和麻
醉回路内吸入麻醉药浓度之差增加
挥发罐的设定

降低新鲜气流量使新鲜气体和回路中麻醉药物 的浓度差增加 应对措施:

调高挥发罐的设置 欲想改变回路中麻醉气体的浓度,挥发罐上的
设置必须显著高于或低于目标麻醉气体浓度
高流量新鲜气流约 4 L/min 挥发罐设置
Isoflurane
1.0 - 1.5 vol. %
Sevoflurane 2.0 - 2.5 vol. % Desflurane 4.0 – 6.0 vol. % 充分去氮 快速达到所须的麻醉深度 在整个回路系统中充入所需要的气体成分 避免气体容量失衡(新鲜气体流量必须满足个体摄取量的需要)
关于吸入麻醉的几个问题
陈作雷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吸入麻醉药到达脑之前需越过的屏障
一、吸入麻醉药消耗量的计算
1ml液态麻醉药产生气体(ml)
=
液态麻醉药比重 ×22.4×1000× 273+室温× 760 273 当地气温 麻醉药分子量 所需麻醉药蒸汽剂量 1ml麻醉药所产生气体量
因此,所需液态麻醉药剂量(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