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骶管麻醉
术前发热,输液,抗生素。急诊先麻醉再降温
药理特点
(Character of pharmacology)
新生儿应用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大,需较大剂 量以达到需要的血药浓度。新生儿及婴儿脂肪 及肌肉相对较少,应用依赖再分布而终止其作 用的药物(如硫喷妥钠、芬太尼),作用时间 延长。
肾小球滤过率低,影响药物的排泄 MAC随年龄改变,麻醉药需要量:早产儿<足
硬膜外阻滞(Epidural anesthesia):常用药 物:0.7%~1.5%利多卡因,8~10mg/kg。 0.1%~0.2% 布 比 卡 因 , 1 . 5 ~ 2 mg/kg。 0.1%~0.2%丁卡因,1.2~1.5 mg/kg。计 算总量后先注入总量的1/4,作为试验剂量, 5分钟后无脊麻征象再注入剩余量
呼吸系统
(Pulmonary system)
婴儿头大、颈短、舌大,上呼吸道较狭窄,分 泌物较多,易引起呼吸道阻塞
喉头位置高,C3-4(成人C5-6 ) 喉头最狭窄部位:婴儿—环状软骨;6岁后—
声门 呼吸节律不规则,各种形式的呼吸均可出现。
胸廓不稳定,膈肌位置高,呼吸肌力量薄弱, 容易呼吸抑制
休克及低心排量小儿用氯胺酮,负性心肌肌力 作用,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
增高颅内压。恶心呕吐发生率高,最好与咪达 唑仑或地西洋合用
常用药物
丙 泊 酚 ( Propofol): 起 效 快 而 平 顺 。 剂 量 2.5~3mg/kg方能达诱导效果。呼吸抑制作 用,剂量有关,2.5mg/kg静注20%病儿有 呼吸暂停。直接抑制心肌。降低颅内压、眼内 压
化验:有无低血糖、低血钙及钾钠,凝血障碍。 肛温>38ºC,Hb <8g/dL,上呼吸道炎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择期手术应延期。了解 手术的范围和体位,出血量
小儿不易合作,部位麻醉也应按全麻准备
表2.小儿术前禁食时(h)
6个月以下
固体食物、 牛奶
4
糖水、果汁 2
6~36个月
6
3
>36个月
8
禁忌症:仅限于休克的病例。 并发症及处理:同成人,但更应注意2点: 1、小儿硬膜外穿刺时易出血,尤其是用质地
哌库溴铵(Pipecuronium):维持肌松90分 钟。对心血管系统无影响,适于心血管手术
部位麻醉
(Regional anesthesia)
局麻(Local anesthesia) :门诊小手术,0.5 %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一次最大剂量 分别不超过8mg/kg和5mg/kg,以防逾量中 毒
注意: (1)新生儿不用镇静、镇痛剂
(2)一岁内的小儿禁用杜冷丁
麻醉方法
全麻是最常用的方法,除小手术可在面 罩紧闭法吸入麻醉、静脉或肌肉麻醉下 完成外,较大手术应气管内麻醉
部位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 滞、臂丛阻滞及其他神经阻滞)在国内 外的应用有增多趋势
全身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
细胞外液占体重比例大:成人20%,小儿30 %,新生儿35%~40%。易脱水。婴儿脱水5 天,细胞外液即空虚(成人10天)
氧耗量高,麻醉期间应常规吸氧。小儿对禁食 及液体限制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差,故术前禁食时间应适当 缩短,术中适当输注葡萄糖
小儿基础代谢高,细胞外液比例大,效应器官 的反应迟钝,常需较大剂量的药物,易出现用 药过量及毒性反应。麻醉时应控制药量
体温调节
(Thermoregulation)
新生儿体温易下降:调节机制不全,易散热。 体温低全麻易深,呼吸循环抑制;麻醉苏醒延 迟,肺部并发症,硬肿症,故应保温
6个月以上小儿体温有升高倾向,诱因有术前 发热、脱水、环境温度升高,应用胆碱能抑制 药、手术单覆盖过多以及呼吸道阻塞等。体温 高,氧耗量高,易缺氧,体温过高可惊厥
肾功能发育不全,2岁时达成人水平。吸收钠 的能力低。对葡萄糖、氨基酸、钾等的吸收也 少。对液体过量或脱水耐受性低
胃液pH呈碱性。吞咽与呼吸的协调能力4~5 个月才发育完全,故新生儿出现胃食管反流的 发生率高
体液平衡和代谢
(Balance of body fluid and metabolism)
月新生儿<年长儿和成人<婴儿。小儿对吸入 麻醉药的吸收快,麻醉诱导迅速,易过量
术前准备与用药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premedication)
麻醉前访视:了解病史,麻醉手术史,家族史。 与预计体重[年龄(岁)X2+8kg]比较,了解 病儿发育营养。查体:牙齿,扁桃体,心肺功 能及有无发热、贫血、脱水等。
测量血压袖带要合适:上臂长度的 2/3。 袖带宽,血压读数低;袖带窄,读数高
6个月以下婴儿,如脉搏慢于 100次/ min,注意有无缺氧、迷走神经反射或 深麻醉,应减浅麻醉,纠正缺氧,用阿 托品治疗,必要时暂停手术
表1.小儿心血管资料
收缩压 脉搏
mmH Bpm g 早产儿 50 150 新生儿 65 130 6月 90 120 1岁 95 120 5岁 95 90 12岁 120 80
丙 泊 酚 输 注 综 合 症 ( Propofol Infusion Sydrome, PIS) 长时间应用会导致PIS ,包括肝脾肿大、代 谢性酸中毒、高脂血症、心跳骤停等。易发生 在上呼吸道感染需要人工通气及需要长时间 (>60小时)大剂量镇静的儿童
丙泊酚输注综合症( PIS)
病例报道:1990年首次报道一名假膜性喉炎 患儿在使用了丙泊酚(10mg/kg/h)、吗啡 和潘库溴胺,连续镇静四天后出现心脏衰竭、 低血压和肝肿大
苏醒快且脑功能恢复完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适于小儿门诊手术及某些诊断性检查的麻醉
缺点:注射痛(33%~50%),药液中加人 利多卡因0.2mg/kg可减轻注射痛。无镇痛 作用
讨论: 小儿丙泊酚临床应用价值与风险
使用丙泊酚的问题:治疗严重惊厥,但仍有可 能诱发惊厥。有癫痫史的儿童慎用。适用于喉 罩通气的病人。术后患儿可耐受喉罩至苏醒
常用药物
异氟烷(Isoflurane):麻醉诱导及苏醒快,肝 肾毒性小。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咳嗽、屏 气,甚至出现喉或支气管痉挛,不直单独用于 小儿麻醉诱导
七氟烷(Sevoflurane):诱导及苏醒更迅速。 适于麻醉诱导及维持。与钠石灰相互作用可产 生肾毒性产物,低流量紧闭麻醉应注意。肝肾 功能不全、颅内高压、恶性高热易感病儿、肥 胖小儿应慎用或不用
脊麻(Spinal anesthesia) :适于5岁以上,下 腹偿能及力下较肢大手,术但。如穿麻刺醉点平:面L3超-4。过小T4儿,循可环血系压代降 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局麻药剂量可按体 重、年龄或脊柱长度(第7颈椎棘突至骶裂孔 距离)计算
部位麻醉
(Regional anesthesia)
肌肉松弛药
(Muscle relaxants)
米库氯铵(Mivacurium):新合成短效,对 心血管系统无影响,由血浆胆碱酯酶水解。可 望替代琥珀胆碱。气管插管0.2mg/kg
罗库溴铵(Rocuronium):血压轻度增高, 心率可加快,无组胶释放。0.3~0.6mg/kg, 维持20~24分钟
已确认:新生儿能感知疼痛,对伤害性 刺激有应激反应,故新生儿应和成人一 样,手术时要采取完善的麻醉镇痛措施
肝肾和胃肠系统
(Liver, kidneys and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新生儿肝功能发育未全,药物的酶诱导作用不 足。随年龄的增长代谢药物的能力迅速增加。 对药物的结合能力差,致新生儿黄疽;降解反 应减少,清除半衰期延长
小儿麻醉
小儿:出生~ 12岁
新生儿:1个月以内 婴儿:1个月~l岁 幼儿:2~3岁 儿童:4~12岁 新生儿、幼儿时期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迅速变
化,与成人差别大,至学龄儿童差别减小 熟悉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应用相应的麻醉方
法和适合小儿的设备,使小儿在麻醉期间能处 于生理内环境恒定的状态
解剖生理特点
辅助药的用量必须控制,防呼吸循环并发症 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应用使小儿硬膜外阻滞
的应用指征扩大至胸腹部大手术
小儿硬膜外穿刺层次与硬膜外 判定指标与成人的不同之处
1、小儿皮肤至硬脊膜外腔的距离较短,黄韧 带较薄,负压又不明显,判断穿刺的成功多凭 落空感。
2、小儿脊柱平直,硬膜外腔脂肪组织,淋巴 管及血管丛较丰富,腔内间隙较小。而脂肪组 织较为疏松,有利于药液扩散,麻醉平面容易 升高,故穿刺点以腰段为宜。(偏低)
1992年五例接受丙泊酚注射的儿童死亡,年 龄从4周到6岁,平均注射速度7~10mg/kg /h(66~115h)
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及生产厂家发出丙泊酚不 可用于小儿长时间镇静的警告
肌肉松弛药
(Muscle relaxants)
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易产生心动 过缓,血钾升高,严重烧伤、截瘫患儿禁用
未成熟儿 1岁内 1-5 5-10
10-14
0.5% 0.8-1% 1-1.2% 1.2-1.5% 1.5%
(2)用药容量根据患儿身长、体重计算
2 +[体重(kg)-3]/5 +[脊柱长度(C7-S5的 cm数)-20]/5
硬膜外阻滞
适应症: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包括未成熟 儿的腹部手术,尤其对合并有其它合并症的患 儿,都显示出它的优点。
心脏指 血红蛋 氧耗量 血容量
数
白
L/min. g/dL ml/kg.m ml/kg
m2
in
100
2.5 17 6
85
2.0 11 5
80
2.0 12 5
80
3.7 12.5 6
75
4.3 13 3
70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