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少隧道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回弹量

减少隧道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回弹量

中铁五局一公司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部
2012年4月
减少隧道施工中喷射砼回弹量
QC小组成果
一、基本概况
家山隧道是新建中南部铁路通道的重难点工程,也是
ZNTJ-10标重点控制工
程。

该隧道位于市安泽县
境,全长10190m,为直线
单洞双线隧道。

隧道的
Ⅲ级围岩所占的比率为
隧道全长的96.2% ,且以水平岩层为主,其隧道的支护质量,尤其是喷射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施工安全。

但在以往的实际施工中回弹量普遍较大,平均在30%以上,不但其材料浪费大、成本较高,而且过大的回弹率使施工现场空气中粉尘含量过高,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如何通过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来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量是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

为减少回弹量,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职工健康,成立减少隧道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回弹量
QC小组。

二、小组概况
四、现状调查
QC小组全体成员对家山隧道容易造成回弹量增大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实地调查,并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情况见下表:
结论:通过影响喷射混凝土回弹量调查统计表(一)、(二)可以看出,影响回弹量大小的因素为七个,其中“风水压控制、喷射距离”的合格率仅为56.36%, “风水压控制不好、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占到总频率的80%,是主要因素。

因此,我们小组将以解决“风水压控制不好、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作为改进的主攻方向。

1、小组目标
(1) “风水压控制不好、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的合格率由活动前的56.36%提高到90%。

(2)确保本隧道喷砼回弹量降到15%以下,既保证施工安全,又提高经济效益。

五、课题目标
现状值
100% 50%
目标值
风水压控制、喷射距离 现状值
目标值
喷砼回弹量
2、可行性分析
(1)有利条件
①、家山隧道不但是业主晋豫鲁公司的重难点工程,也是ZNTJ-10标的重点控制工程,公司上下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很高的关注。

②、小组成员虽然为比较年轻的团队,但都有着丰富的隧道施工经验并且具备创新精神和攻关能力,同时工班长极积参与,有助于加强对承包班组的考核力度,提高工班承包的极积性和架子队的管理能力。

(2)不利条件
家山隧道属于特长大隧道,围岩变化无法较好预测,其开挖效果,隧道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隧道渗水量均对回弹量产生一定影响。

(3)结论
虽然对于减少喷砼的回弹量有较大的难度,但是能通过方案优化、技术攻关、加强管理,还是可以使目标得以实现,达到预期要求。

六、原因分析
QC小组成员通过人员分工,对各施工部位、施工工艺全程监控,进行小组主题活动讨论会,及时分析出现回弹量偏高的原因,总结如下因果分析图:
.
.页脚.
因果分析图
七、要因确认
本小组利用要因确认表对因风水压控制不好,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而造成喷射砼回弹量偏大的末端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确认主要要因。

要因确认表
八、对策措施
根据实际现场调查,本小组分析认为:为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应从加强人员培训教育、对承包班组考核力度、设备改进及设备的保养、现场管控与操作、增加辅助措施等多方面着手进行,通过对策表制定各项因素的对策措施(处理方法),并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间,从而保证对策措施的实施。

.
.页脚. 对策表
根据以上对策表,QC 小组成员及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制定出
详细的实施措施,并于2012年1月5日开始分头负责实施。

实施一:组织交底会,明确施工注意事项和验收标准,加强责任心教育,召开承包班组会议,传达考核精神。

由QC 小组牵头,组织所有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召开技术交底会,明确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同时加强责任心教
育,阐明减少喷射混凝土
回弹量的重要意义,提高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

同时组织作业骨干人员去相邻单位进行操作工艺的观摩学习,并邀请经验丰富的操作手到工地进行现场操作培训,提升作业人员施工技术水平。

制定对承包班组喷射砼用量的考核办法。

效果评价:
1、经过学习、培训,使全体职工树立了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到减少回弹量的重要意义,受教育率达到100%。

2、通过制定对承包班组喷射砼用量的考核办法,实行奖罚对等,极调动了承包班组和工人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现场管理工作。

实施二: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合理化改进及加强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
九、对策实施
召开交底会

根据设备不合理之处,根据现场施工需要邀请专业厂家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指导和安装,设备改进完成后制定完善的设备操作指南,通过系统培训教育,使工人掌握设备改进后的操作要领。

同时要求承包班组指定两名工人专门对其喷浆机进行维修和日常保养。

效果评价:
通过进行设备改进和制定设备操作指南,极方便了工人的实际操作,能够通过具体数据调整压力值,稳定的掌握了喷射过程中的风水压力,使施工整改率达到100%,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实施三:试验员现场试验制度
1、现场试验员严格按照实际含水率计算出施工配合比,并且定期现场试验确定速凝剂的掺量,并且现场跟踪,要求工人按照既定的掺量进行添加。

2、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试验员严格控制计量过程,保证按照配合比施工;
3、对于施工中难以解决的砼其他质量问题,及时与试验室和搅拌站沟通解决;
4、实行质量责任卡追究制度,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砼要追究试验员责任;
效果评价:
通过试验员现场试验制度,根本上保证了砼质量,措施有效率达到100%,整改率100%。

实施四:加大投入,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措施
1、根据喷射过程中砼骨料的实际回弹情况,为每位操作手定做了专用的防护服和护目镜,保证了操作时的安全性,保证操作手能够在要求设定喷射距离安全操作;
2、对于受喷面大股涌水处采用注浆堵水,对于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处采用半圆管引排,对于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处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添加外加剂、掺合料)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以提高混凝土的吸附能力
效果评价: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完全解决了喷射过程中的防护要求和喷混凝土吸附能力弱的现象,措施100%有效,满足了施工的要求。

十、效果检查
通过技术攻关后,“风水压控制不好,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的合格率由活动前的56%提高到了95%,达到了90%的预期目标;
有效的解决了风水压和喷射距离的控制问题,从工人经验性控制走向了数据性控制,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喷射混凝土回弹量,月度检查回弹量降低到了14.1%,达到了预期效果。

10
1112131415
1617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通过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X
—R 管理图分析,所有数据点都在
控制围变化,个别数据超出上管理界限但这只是偶然因素,喷射混凝土施工过程没有异常情况,生产活动处于很稳定状态,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X —R 回弹量分析图
回 弹 量
样本号
风水压控制、喷射距离
QC活动前后效果对比图
十一、体会和今后设想
我们通过QC活动成功的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为本项目创造了较好的效益。

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做到了最好。

为此,对工艺的改进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对喷射混凝土施工进行持续跟踪观测,寻求更合理、更经济的生产工艺。

QC小组活动自我评价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