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三、实验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所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图1-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原理图图1-1中,由V3、VD1、VD2、C1等元件组成同步检测环节,其作用是利用同步电压U T来控制锯齿波产生的时刻及锯齿波的宽度。
由V1、V2等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当V3截止时,恒流源对C2充电形成锯齿波;当V3导通时,电容C2通过R4、V3放电。
调节电位器RP1可以调节恒流源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锯齿波的斜率。
控制电压U ct、偏移电压U b 和锯齿波电压在V5基极综合叠加,从而构成移相控制环节,RP2、RP3分别调节控制电压U ct和偏移电压U b的大小。
V6、V7构成脉冲形成放大环节,C5为强触发电容改善脉冲的前沿,由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电路的各点电压波形如图1-2所示。
本装置有两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和II,在电路上完全一样,只是锯齿波触发电路II输出的触发脉冲相位与I恰好互差180°,供单相整流及逆变实验用。
电位器RP1、RP2、RP3均已安装在挂箱的面板上,同步变压器副边已在挂箱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
图1-2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α=90°)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2、实验步骤:(1) 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
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
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图1-3所示。
图1-3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3)调节U ct(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五、预习要求(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信号,但这两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壳相连,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同一电路的不同电位的两个点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
为此,为了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只使用其中一路的地线,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两个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于此处,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发生意外。
(2)由于脉冲“G”、“K”输出端有电容影响,故观察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时,需将输出端“G”和“K”分别接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或者也可用约100Ω左右阻值的电阻接到“G”、“K”两端,来模拟晶闸管门极与阴极的阻值),否则无法观察到正确的脉冲波形。
七、思考题(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八、实验报告(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并标出其幅值和宽度。
(2)总结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如果要求在U ct=0的条件下,使α=90°,如何调整?(3)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实验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2、研究单相桥式变流电路整流的全过程。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三、实验原理图2为单相桥式整流带电阻电感性负载,其输出负载R用D42三相可调电阻器,将两个900Ω接成并联形式,电抗Ld用DJK02面板上的700mH,直流电压、电流表均在DJK02面板上。
触发电路采用DJK03-1组件挂箱上的“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Ⅰ”和“Ⅱ”。
R图2 单相桥式整流实验原理图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内容:(1)触发电路的调试;(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整流电压U 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 VT的波形;(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负载整流电压U 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 VT的波形。
2、实验步骤:(1)触发电路的调试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80°。
将锯齿波触发电路的输出脉冲端分别接至全控桥相应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注意不要把相序接反了,将DJKO2上的正桥和反桥触发脉冲开关都打到“断”位置,使U lf和U lr悬空,确保晶闸管不被误触发。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按图2接线,将平波电抗器L d(70OmH)短接并电阻器放在最大阻值处,按下“启动”按钮,保持U b偏移电压不变(即RP3固定),逐渐增加Uct(调节RP2),在α=0°、30°、60°、90°、120°时,用示波器观察、记录整流电压U d和晶闸管两端电压Uvt的波形,并记录电源电压U2和负载电压Ud的数值于表1中。
表1(3)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按图2接线,将负载换成将平波电抗器L d(70OmH)与电阻R串联。
,并电阻器放在最大阻值处。
按下“启动”按钮,保持U b偏移电压不变(即RP3固定),逐渐增加Uct(调节RP2),用示波器观察不同控制角α时U d、U VT、U VD1、I d的波形,并测定相应的U2、U d数值,记录于表2中。
表2五、实验注意事项1、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信号,但这两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壳相连,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同一电路的不同电位的两个点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
为此,为了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只使用其中一路的地线,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两个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于此处,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发生意外。
2、在本实验中,触发脉冲是从外部接入DJKO2面板上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此时,应将所用晶闸管对应的正桥触发脉冲或反桥触发脉冲的开关拨向“断”的位置,并将U lf及U lr 悬空,避免误触发。
六、思考题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什么情况下会逆变失败?七、实验报告1、画出α=30°、60°、90°、120°时U d和U VT的波形。
2、画出电路的移相特性U d=f(α)曲线。
实验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MATLAB的仿真方法,会设置各模块的参数。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PC机、MATLAB仿真软件三、实验原理实验线路如图3-1。
主电路由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及作为逆变直流电源的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组成,三相桥式整流及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的有关内容。
图中的R用滑线变阻器,接成并联形式;电感Ld选用700mH。
在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中,电阻、电感与整流的一致,而三相不控整流及心式变压器均在DJK10挂件上,其中心式变压器用作升压变压器,逆变输出的电压接心式变压器的中压端Am、Bm、Cm,返回电网的电压从高压端A、B、C输出,变压器接成Y/Y接法。
R图3-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原理图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启动MATLAB ,进入SIMULINK 后新建文档,绘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系统模型如图3-2所示。
在MATLAB 命令窗口中输入powerlib ,按Enter 健,打开电力系统(Power System )工具箱,或在MATLAB 的工具栏中,打开SIMULINK 的库浏览器,单击SimPowerSystems 进入电力系统工具箱。
从电源模块库(Electrical Sources )中选取交流电压源(Voltage Source ),从电力电子器件模块库(Power Electronics )选取通用变换器桥模块(Universal Bridge ),从元件模块库(Elements )中选取串联RLC 负载(Series RLC Branch ),从测量模块库(Measurements )选取电压测量(Voltage Measurement )、电流测量(Current Measurement ),从连接器模块库(Connectors )选取接地(输入)(Groud input )、接地(输出)(Groud output )、总线(Bus Bar,vert ),从Extra library 中的Control Blocks 选取同步6脉冲触发器(Synchronized 6-Pulse Genera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