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案例分析案例1(关于决策)征收城市容纳费思考与讨论1.M事的该项决策为什么受挫?2.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失误?回答要点1.M市的该项决策属于超前决策,在现实情况的分析与对未来情况的预测之下做出了决定。
该决策受挫的主要原因是,该决策没有完全按照科学程序来做。
首先,忽略了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环节中调查的重要性,以分析代调查;没有执行集思广益、拟制方案环节,没有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考虑得不全面;没有做到分析评估、方案选优,没有充分估计到实施的后果,也没有多个备选方案以供选择;在方案实施,反馈调节环节也有所疏漏,实施后不顾反响,一意孤行,造成先前问题不解决,事后问题一大堆的局面,也没有对方案作及时地调整,而是让事态愈发严重。
2.要避免这些失误,必须严格按照决策的科学程序制定决策,即:发现问题,制定目标;集思广益,拟定方案;分析评估,方案选优;实施方案,反馈调节。
在第一环节,要界定问题,搞清设计人群,进行翔实的调查,制定清晰的目标;在第二环节,要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进行多种方案的制定,并重视民主决策,充分考虑民主听证等人民民主要求;在第三环节,要扎实做好方案的实施和评估,并将这两个工作结合起来,边实施边评估,做要有错就抓;在最后一个环节,主要做到知错就该,要广开渠道,听取全面意见,实地查证,立即整改。
案例2(关于领导的授权艺术)拿破仑为何兵败滑铁卢思考与讨论1.拿破仑兵败滑铁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在当今社会,领导者应当如何避免“兵败滑铁卢”事件的发?回答要点:拿破仑兵败滑铁路的主要原因是他在授权中的一些失误。
拿破仑在华铁路战役中的授权基本属于刚性授权,但是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刚性授权不是最佳的授权方式。
这种授权方式格鲁西将军的自主决策范围很小,甚至没有。
这是因为在拿破仑授权时没有充分估计事态发展,授权方式与事件性质不符,太绝对化,使得下属不能随机应变,最终导致战役失败。
2.要避免“兵败滑铁卢”的事件发生,领导者要审时度势,是授权类型与事件性质相匹配,并遵守授权的原则和注意几种情况。
授权的原则是:相近原则、授权原则、明责原则、适度原则、责任原则、量力原则、关系原则、动态原则、激励原则、分类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是:不要让下属把授权当成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防止下属反向授权;不要越级授权;防止权责不一致案例3(关于领导方式)他为何拼命工作却成效不大思考与讨论1.局长拼命工作,为什么结果却背离了他的目标?他的领导方式存在什么问题?2.你觉得两位副局长的干劲怎样才能调动起来?3.通过该案例的分析,谈谈你对领导体制改革的认识。
回答要点:1.局长领导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局长采取的是自由放任式领导方式。
这种领导方式不注意权力和规章制度、纪律的作用,多下属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容易出现混乱和时空的状况。
另一方面,局长又采取事必躬亲的工作方式,在处理问题时没有轻重缓急之分,没有掌握提纲挈领和“弹钢琴”的工作原则,使得重要问题得不到解决,次要问题太过牵扯工作精力。
另外,局长在授权时太过模糊,没有明确界定,下属并没有得到自主的决策权力,不敢行使职责。
2.要调动两位副局长的积极性,就要了解领导激励下属的艺术。
一个完善的领导激励行为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洞察需要、明确动机、满足需要、激励机制与反馈机制、约束机制相互补充。
具体到案例中,两位副局长最需要的是工作的成就感与领导的肯定与鼓励,也可以说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所以,局长在授权时要规定目标,权责一致,并在言语上多做鼓励,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和权力,放心大胆、踏踏实实地工作3.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领导体制的一些弊端:领导权力关系运转不顺,在授权、分权问题上纠缠不清;领导工作方法落后,许多领导者掌握不了领导理论和方法,还是用传统的家长制那一套;领导程序缺漏,领导活动主要表现为决策、用人、指挥、协调、控制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否则就会出现失误,这种情况依然普遍。
针对这些情况,在领导体制改革中,要做到:建立合理、协调的领导权力运转体系,克服过分集权情况;明确领导职能、实现领导职能转变;领导体制应该科学化、法制化。
案例4(关于决策)失败的超前决策1.超前领导决策为什么行不通?2.为什么一个“蓄水池”能使一个单位的情况大有好转?3.这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回答要点:1.超前领导决策行不通的原因有:首先,超前领导决策没有按照领导决策的原则和科学程序去做。
在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环节上,调查不力,没有涉及真正的问题,对调查对象的认知也不够准确;在集思广益、拟制方案环节上,没有做到多方听取意见,也没有拟定多种可能性方案;在分析评估、方案选优环节上,没有确实进行评估,而是主要依靠主观臆断,领导者也没有起到决策作用,而是静观其变,方案选择不力;在实施方案、反馈调节环节上,没有切实做到。
其次,忽视了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职工的工作习惯、思想认识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决策时却没有考虑这些影响。
2.首先,“蓄水池”是实施方案、反馈调节的后续,有了切实的调查和实践基础,真正发现了问题,拟制出了有用的方案;其次,“蓄水池”暴露了员工的真正“弱点”,有的放矢地防止员工违纪现象,它真正考虑了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抓住了职工的心理。
3.这个案例的启示是:在做决策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决策步骤进行,并且其实做好每一环节。
在做决策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也要考虑到现实的基础和可行性,做好求证评估工作。
在进行领导活动时还要考虑领导环境的影响,比如领导对象的心理等等。
案例5(关于领导方式)不久前,某乡某村因农民负担过重引发了群体事件。
为了及时调解矛盾,安抚村民,县委、县政府决定派一支特别工作组进驻该村。
可是,在研究落实工作组人选问题上碰到了难题:派谁去合适呢?张三不行,他虽然在该乡工作一届,但临走时硬是被群众点着鼻子骂走的;李四怎么样?也不行,他在那里工作三年,农民群众对他的告状信就有半麻袋。
挑来挑去好不容易找到几个与当地群众关系好的,袁大为也荣幸地被选为工作组成员之一,县委主要领导还赋予他尽可能答复群众提出的一切合理要求的权力,真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张三、李四都不行,只有袁大为能完成调节矛盾、安抚村民的任务?2.如何评价领导者选择袁大为并让他尽可能答复群众要求的行为。
3.这个案例对你有何启示?回答要点:1.袁大为能够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他走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平等待民,使群众信任他,愿意听他的。
袁大为接受了领导的合理、适当授权,可以做到为民做实事,民众值得听他的。
袁大为的性格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为民着想,细致耐心,是民众称赞的好干部。
2.领导者在此做到了正确用人,量才用人,将适合的人放到适合的工作方位上去,做到人与职位的匹配;领导者还授予了适当权力,使袁大为权责一致,说到做到,这也使村民更加信任袁大为。
3.这个案例的启示是:从袁大为的角度讲,做干部要一心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将心比心,确实为群众解决问题,换取群众信任;从领导者的角度讲,领导者要会量才用人,将适当的人与适当的职位相匹配,在授权时要权责一致,真正下放权力,又给下属一定的保障,使下属可以放心大胆的工作。
案例6(关于领导艺术和职位设计)非典时期的党员工作思考与讨论1.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向白衣战士发出慰问信,并为坚守在“非典”一线的每位党员的家庭送去一盆鲜花,这属于什么类型的激励?2.顺义区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员联系人、联系户制度,要求党员积极向联系对象宣传国家政策和防治知识,这属于哪类职位设计?回答要点:1.这个行为属于情感激励。
2.职位的工作团体设计。
案例7(关于领导方式)领导干部“事必躬亲”的思考思考与讨论1.领导干部“事必躬亲”的做法,违背了领导职能中的基本理念,这个基本理念主要是?2.丙吉瞧见有人追牛,牛吐着舌头喘,推论出节令失调,从思维方法上分析,属于那类决策?3.领导干部“事必躬亲”这种领导方式,从领导风格角度来说,属于哪类领导?4.这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回答要点:1.领导干部“事必躬亲”的做法违反了领导组织和决策基本理念。
2.这个决策是依靠人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的;在决策过程中只有“谋”和“断”两个步骤;决策依靠个人的胆识和智慧进行最后的决断,所以属于经验决策。
3.领导干部“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属于专制型领导的领导风格。
4.这个案例的启示是:领导干部要注重领导职能中的基本理念,做应该做的事,要把握大方向,做好引导、指挥、组织等工作,而不要拘泥于小事;领导干部要把经验决策上升到科学决策,按照科学的原则和程序进行,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
案例8(关于激励)守住你的“井底之泉”思考与讨论:1.对公务员实行职业保障,又称“井底之泉”,这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属于哪类激励因素?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反映出来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哪类动机或需要?3.前几年流行的高薪养廉之说,主要是根据哪个理论产生的?4.你对高薪养廉的看法是什么?回答要点:1.职业保障属于保健因素,既具备这些因素时,员工没有不满意,也不会带来满意。
2.反映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3.高薪养廉是根据Y理论产生的,Y理论认为人是消极的,懒惰的,所以要给予高薪才能做到保持廉洁,否则就会腐败。
4.(本题按个人看法回答,没有统一、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案例9(关于决策)小猫毁掉司令部思考与讨论:1.参加会议的另一名高级指挥官发言后,别人都不能说话了,这反映出“专家会议法”容易出现什么缺点?2.主持会议的高级指挥官让每个人独立的写出自己的意见,这种属于那种决策方法?3.请评价案例中的两种决策方式,并说明他们各适合哪个决策阶段回答要点:1.“专家会议法”容易出现跟从领导/领导效应,只要领导发表了意见就没有人敢反驳。
2.这种决策方法是特尔菲法,即由预测机构选定专家,通过书面的方式向这些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得到答复后,将其集中整理,再请专家给予评论和说明。
如此反复多次,专家意见渐趋一致。
3.第一种属于专家会议法——适合集思广益,拟制方案的阶段,第二中属于特尔菲法——适合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的阶段。
案例10(关于领导方式)采取什么领导方式好思考与讨论1.B副局长上任后,逐个与其他领导谈心,这表明了B局长实行了怎样的领导方式?2.C副局长上任后,要求有关处室画出六张图来,局内重大事情按照程序处理,这反映了哪种领导艺术和方法?3.A局长采取的是什么样的领导方式?他是怎样的领导?4.评价这三位领导,并说明你比较欣赏那位领导,并说明理由回答要点:1.这表明了B局长实行了重人式领导方式,致力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以人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