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概况和能源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定西市概况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能源和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交通运输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工业经济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未来几年的良好机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工业经济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电力系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能源与环境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1能源生产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能源消费现状及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3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通渭县岷县渭源县嶂县定西市概况简述定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中部,是一片古老、广袤、神奇的土地。
全市辖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1区6县,119个乡(镇),总人口296万人,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
定西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
这里是黄河上游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有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辛甸文化。
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同时还是甘肃省会兰州市的东大门,距兰州市仅98公里。
陇海铁路和310、312、212、316国道穿境而过,特别是近年来,宝兰铁路复线的建成和兰定、兰临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定西“兰州门户”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9亿元,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达到40.6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达到31.10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达到60.24亿元,增长11.7%。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93元,年均增长6.66%,三次产业对定西市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推动作用,其中:第一产业对定西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为32%,第三产业为51%;财政收入达到7.36亿元,年均增长11.26%;粮食总产量达到98.15万吨,人均335公斤,创历史新高。
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结构调整大见成效,经济质量显著提高。
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31︰24︰45。
能源和资源定西境内主要有洮河、渭河、祖厉河水系,水资源量62.86亿方,水力总蕴藏量为87.84万千瓦,建成和正在建设水电站10个;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产地186处,分属3个大类40个矿种,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金、锑、铝锌、萤石、方解石、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粘土、地热等矿产。
定西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拥有驰名中外的李氏祠堂,漳县贵清山、遮阳山国家4A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区和渭源县的莲峰山、首阳山,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的红军长征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通渭县“榜罗会议”纪念馆,自然风景区在甘肃都是数一数二的旅游胜地。
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定西打造成“中国薯都”战略以来,马铃薯产业作为定西第一大支柱产业,为定西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009年,全市种植马铃薯316.84万亩,总产量530万吨,面积居全国地级市州第二、产量居首位。
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7.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7%;全市6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和50多个中型马铃薯交易市场,年外销量达150万吨以上。
定西自古以来就以“千年药乡”著称。
以打造“中国药都”为战略主导产业力促发展,使中药材基本完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
2009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2.12万亩,总产量15.65万吨,占全省的49%、全国的8%,种植面积在全国地级市中稳居第一。
其中当归25.8万亩,占全国的70%,全省的90%,当参31.5万亩,占全国的40%,全省70%,黄(红)芪26.3万亩,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78家,中药材产业总产值15亿元。
全市6个大中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量达27.6万吨,交易额达29.4亿元。
劳务经济已成为定西的一大优势产业。
目前,定西市在各地有劳务基地1135处,每年培训城乡劳动力10万人次以上,每年向东南沿海、新疆、俄罗斯等地输转剩余劳动力60.51万人,其中组织输转28.6万人,创劳务收入38亿元。
定西市是陇上名优土特产品的主要产区之一,全市果品栽植面积达20万亩,水果产量达4万吨。
花卉、食用菌、畜牧业等支柱产业迅速发展,新兴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4%。
交通运输条件定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在区域发展中处于“座中联七”的交通区位优势,东接天水、平凉,西靠兰州,北邻白银,南与陇南、甘南、临夏接壤,具有承东启西,南连北展的交通优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
陇海铁路、建设中的兰渝、宝兰城际高速铁路和310、312、316、212国道穿境而过,兰定、兰临、天定、平定高速公路途经定西,使资源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同时便利的交通优势为工业强市提供了支撑,工业已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水电开发、现代制药、农产品加工、精盐化工、建筑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产品涉及31个行业、50多个大类、320多个品种。
这种经济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是定西市成为甘肃省内的现代物流中心,同时,为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工业经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但我市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小、竞争力不强,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化水平低仍然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市工业发展既面临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及省上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构筑“一个振兴、六个做大做强”的工业发展格局和出台的配套扶持政策,都对我市发展工业尤其是培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制药、有色冶金、精盐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带来直接而现实的机遇。
同时,随着引洮工程和平定、天定高速及兰渝铁路的开工建设,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水”和“路”等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工业发展条件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我市精心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的战略构想,也会为加快工业发展拓宽渠道。
工业强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才能使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增强经济实力,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提供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化水平;才能较快地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发展差距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全市工业大发展、大跨越。
未来几年的良好机遇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一)充分认识工业强市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工业经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但我市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小、竞争力不强,非公有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化水平低仍然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市工业发展既面临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及省上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构筑“一个振兴、六个做大做强”的工业发展格局和出台的配套扶持政策,都对我市发展工业尤其是培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制药、有色冶金、精盐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带来直接而现实的机遇。
同时,随着引洮工程和平定、天定高速及兰渝铁路的开工建设,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水”和“路”等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工业发展条件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我市精心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的战略构想,也会为加快工业发展拓宽渠道。
工业强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才能使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增强经济实力,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提供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化水平;才能较快地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紧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发展差距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全市工业大发展、大跨越。
(二)明确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技术进步为动力、集中区建设为平台、多形式融资为保障,立足现有企业孵化新产业,沿着产业链条上项目,依托资源优势搞开发,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努力建立以有色冶金、精盐化工为龙头,电能产业、装备制造、矿产开发、现代物流有序跟进,现代制药、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协调发展的地方工业体系。
(三)科学制定工业强市的奋斗目标。
通过努力,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到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翻一番多,由2007年的16.2亿元增加到40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20%;工业性固定资产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年均投入20亿元以上;培育5—8户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20户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50—60户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
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工业强市的工作重点是全力实施十大行动计划。
(一)铝产业基地建设行动计划。
充分发挥中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东兴铝业陇西分公司、临洮铝业公司等大企业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着力研究和解决“生产基地”问题,加快中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10万吨铝箔和20万吨铝热轧板带、东兴铝业陇西分公司10万吨产能置换和25万吨技改扩产、20万吨阳极炭块、临洮铝业公司20万吨电解铝大型预焙槽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下游产品开发企业和配套生产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壮大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