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固井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试行)
二〇〇六年五月
编制说明
为了规范固井质量检测程序,提高固井质量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使固井质量检测更好地为油气勘探开发服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特制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固井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长期以来,集团公司绝大多数探井、评价井和生产井都采用CBL测井,积累了丰富的评价经验,目前这些仪器仍是固井质量评价的主要测量工具。
SBT测井与CBL测井原理相同。
因此本规定中的附录C只详细规定了CBL/VDL和SBT 资料采集的质量控制要求,另外本规定第五章“固井质量评价”中引用了SY/T6592《固井质量评价方法》,该标准规定了基于CBL/VDL和SBT测井资料的固井质量评价方法。
对于超声反射回波测井仪CET,USI,PET,CAST和俄罗斯声波及伽马密度
-
套管壁厚组合测井仪器,由于国内应用较少,积累的经验少,只作推荐使用。
目录
第一章标准的引用
第二章测井要求
第三章测井准备
第四章现场施工
第五章固井质量评价
附录A 固井质量检测仪器参考信息附录B 固井质量测井作业通知单附录C 固井质量测井资料质量要求
第一章标准的引用
第一条固井质量检测应执行的相关技术规程
SY/T5131 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
SY/T5132 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
SY/T5600 裸眼井、套管井测井作业技术规程
SY/T5633 石油测井图件格式
SY/T5726 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程
SY/T5880.1 石油测井仪器刻度总则
SY/T6030 水平井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6413 数控测井数据采集规程
SY/T6499 固井质量检测仪刻度及评价方法
SY/T6592 固井质量评价方法
第二章测井要求
第二条测井项目设计要求
一、仪器类别的选择参考“固井质量检测仪器参考信息”(附录A)。
二、测井项目设计应由地质、测井及相关人员共同完成。
测井作业实施前,根据实际的钻井和固井资料,测井方可建议更改测井项目设计。
三、高危地区井、重点井、复杂井必须取全声幅、声波变密度、全波列资料,还应选择能够反映环形空间水泥密度或周向水泥胶结情况的测井项目。
高危地区包括高压、含硫、喷漏同层及同一裸眼段包含两个以上不同压力层位的地区,还包括环境敏感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及民用设施等比较密集的地区。
第三条资料要求
甲方需要详细填写“固井质量测井作业通知单”(附录B),在固井作业结束时向测井方提供钻井设计书、固井设计书、钻井施工记录和固井施工记录,并及时向测井方提供水泥候凝期间的有关资料和常规测井参考资料。
第四条井身要求
一、按固井设计书中规定的候凝时间测井。
水泥候凝时间依水泥浆的性质而定,不少于24小时。
特殊情况时,水泥候凝时间与固井设计不符,应更改原固井设计中的水泥候凝时间,确定合适的测井作业时间。
二、为防止在套管和水泥胶结面间出现微间隙,水泥候凝期间不得
进行井下作业。
第五条作业现场要求
测井时不得进行井架高空及交叉作业,应满足SY/T5600和SY/T5726的要求。
第三章测井准备
第六条根据测井项目的要求,结合钻井数据选择合适的设备、井下仪器及扶正器等辅助工具,并进行检查。
第七条对所选用的仪器必须进行“三性一化”工作,并按SY/T6499和SY/T5880.1的规定定期进行车间刻度。
第四章现场施工
第八条测前交底会议
测井方负责召开有测井监督、钻井方及协作方负责人参加的测前交底会,会议内容包括:
一、核实“固井质量测井作业通知单”(附录B)内容。
二、严格按“固井质量测井作业通知单”(附录B)和第五条中的作业现场要求确认施工作业环境及条件。
三、明确施工作业项目,提出施工作业方法和安全要求,在作业之前通报各岗人员。
第九条现场安装
一、井口安装、滑轮安装、绞车摆放按SY/T5600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根据测井组合序列,连接井下仪器,保证仪器密封良好,各连接处紧固到位。
三、装卸放射性源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源或其它物品落入井内,并严格执行SY/T5131的规定。
第十条测井资料采集
一、测井资料采集应执行相应仪器的操作规程。
二、测井之前应按照仪器技术指标进行检查、刻度。
三、校深、重复段测量、主曲线测量、测后校验、资料检验等测量过程符合SY/T5132的规定。
四、测井资料质量要求见“固井质量测井资料质量要求”(附录C)。
第十一条测后整理
拷贝整理测井资料,现场设备拆装,清理现场。
第十二条测后会议
对测井作业进行总结,与相关方交换意见及提出返回安全注意事项。
第五章固井质量评价
第十三条固井质量评价内容除应用常规资料外应包括声波衰减率、胶结指数(或胶结比),必要时应用水泥胶结强度。
第十四条固井质量评价可参照SY/T6592。
进行测井资料评价时,参考钻井资料、固井资料、常规测井资料,综合考虑测量源距、套管规格、水泥浆密度、水泥环厚度、仪器偏心、快速地层、微间隙、外层套管、地层岩性与孔渗性等因素的影响。
第十五条固井质量评价结论应包括第一界面及第二界面胶结程度和水泥环层间封隔能力,必要时分析说明第十四条中所列影响因素。
附录A
固井质量检测仪器参考信息
10
附录B
井固井质量测井作业通知单
附录C
固井质量测井资料质量要求
一、测井资料质量的一般要求
(一)应检查自然伽马仪、中子伽马仪的统计涨落,相对误差应小于7%。
(二)刻度结束后,在混浆段及自由套管井段测重复曲线50m以上,重复测量井段内保证有3个以上自由套管。
没有自由套管的井可以在测量井段的上部测重复曲线50m以上。
(三)测完重复曲线以后,将仪器下放到目的层井段,从下向上测量主曲线。
与重复曲线对比,测量误差小于10%。
(四)对比自然伽马、中子伽马和套管接箍曲线将测井深度校正,使之与裸眼井测井曲线深度一致。
二、主要固井质量检测方法的资料质量要求
(一)声波变密度测井(CBL\VDL测井)
1.当水泥返高没有到达井口时,测井仪器应在该井与目的层相同尺寸的自由套管处(非套管接箍处)进行刻度,要尽量离水泥胶结好的井段靠近些,减小井内温度、压力的影响。
在水泥返到井口的井,应使用其它井眼的相同尺寸自由套管在相同井内温度、压力下的缺省刻度。
2.用3ft源距采集CBL曲线,用5ft源距采集并显示VDL。
3.自由套管测量相对声幅值为95%~100%,胶结指数为0~0.05。
若声幅
值的单位为毫伏(mV),则不同外径套管的自由套管声幅值应符合该仪器的规定值。
4.目的层与自由套管井段的套管波传播时间之差应小于6μs。
测量速度应低于600m/h。
测井仪器应居中,在斜井和水平井中应特别注意仪器的扶正。
(二)扇区水泥胶结测井(SBT测井)
1.SBT测井仪应在套管外空间介质分布均匀(最好是自由套管)井段校验仪器;如果没有自由套管,仪器应在校验井段均匀旋转一周以上。
仪器校验的测量深度采样点不少于1600个,六个扇区衰减率归一化因子均小于2dB/ft且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2dB/ft,极板灵敏度(PS)应大于90mV,接收换能器噪声水平(RNL)应小于10mV。
2.除套管接箍处外,在整个测量井段应有DTMX-DTMN≤6μs/ft(DTMX、DTMN分别指同一深度点所测的套管波时差最大值和最小值),且无衰减率负测量值。
3.测量速度应低于650m/h。
(三)其它测井方法按照相应仪器的质量控制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