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公开课教学设计
面。
3、 悟“意”:知人论世,体悟主
旨。
4、再造:发挥想象,填补空白
4
七、拓展训练
以小组为单位,以“悟‘境’、 学生能灵活运用“悟 师布置任务,生展开小组活动,
悟‘ 意’ 、再造”法赏析卞之琳 ‘境’、 悟‘ 意’、 讨论、写作;师引导、点拨、
之《断章》。(书 59 页)ຫໍສະໝຸດ 再造”法品读同类诗 巡视。
调。
4、生齐读全诗,感知诗歌韵律美。
三、二读悟“境”
(一)、自由诵读,找出意象。 分析意象,体会王维 生自由诵读,寻找意象
(二)、感受画面,品味意境。 “诗中有画”的艺术
意象画面
意境特 特点。
点
培养鉴赏古诗时展 师生对话,展开想象、联想,
空山 、青松、
清幽
开想象,再造诗歌意 描绘画面,体味诗歌意境。
《山居秋暝》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内容 《山居秋暝》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日期 授课学时
知识
技能
1 课时 态度
教学目标
1、分析意象,体会王维“诗 1、培养鉴赏古诗时展 1、激发学习诗歌的 中有画”的艺术特点,领会诗 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 兴趣,陶冶情操,
歌主旨。
的能力。
提高文学修养
2、进一步学习阅读和欣赏诗 2 、 能 灵 活 运 用 “ 悟 2、体悟诗人热爱纯
新课学习。 2、走近王维。
检查预习情况,
师播放乐曲,提问,生回答,
新旧知识相承接。 师补充。
二、一读悟“言” 1、名家范读。 2、结合注释,正音释词,解题并 疏通文意。
熟悉诗歌内容,掌握 诵读节奏,为后面的 学习奠定基础。
师放视频,师生对话,疏通文 意、把握节奏。生朗读,体味 韵律美。
3、朗读指导:把握节奏,体会语
歌的方法。
‘境’、 悟‘ 意’ 、 朴、宁静、自然的
再造”法品读同类诗 山村生活的情感。
歌,古为今用。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教学 设计 说明
1、分析意象,品味意境,领会诗歌主旨。
2、发挥想象,填补空白,(描绘)再造诗歌意境。
诵读法 、谈话法、讨论法 、写作训练法
文本 多媒体课件 诗歌是心灵的乐章,学习的目标是以意象为依据,借助想象,品味意 境进而触摸诗歌的灵魂。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接受过程,意象不仅是 视觉意象,而且是“心的意象”,心对物象的介入,使之产生妙不可言的 感觉和情感。例如诗中的“山、雨、松、月、泉、竹、浣女、渔舟……” 渲染了一种清新、静谧气氛,其中渗透作者追求自然美的思想感情和以画 意入诗的审美情趣,这正是我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去体味的。 中学语文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 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情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情感培养”有鉴 于此,我指导学生掌握“悟‘言’—悟‘境’---悟‘ 意’—再造”的诗 歌鉴赏方法。这是以学生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组织教 学,教学中,诵读、意象分析、点评贯穿始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明月 、清泉、
恬静
境的能力。
3
翠竹、莲叶
淳美
生朗读,体味意境美。
(三)生齐读前三联,感知诗歌意 境美。
四、三读悟“意”
(一)找出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 领会诗歌主旨,掌握
(二)知人论世,明主旨(情感) “知人论世”的诗歌 (三)生朗读全诗,体悟诗歌主旨 鉴赏方法。 美。
师提出问题,提供资料,适时 点拨。 生思考、解决问题,体味诗歌 主旨美。
五、诗歌再造:
在比较中,认识到发
师生谈话,比较学习。
1、比较译文与范文的异同,找原 挥想象、填补空白,
因。
在诗歌鉴赏中的妙
2、归纳小结:发挥想象,填补空 处。 白。
六、总结 归纳总结阅读和欣
鉴赏诗歌的方法: 赏诗歌的方法。
1、 悟“言”疏通文意,把握节奏。
师生谈话,归纳总结。
2、 悟“境”:捕捉意象,感受画
生口述改写作品,师生点评。
5
八、布置作业 1、抄写、吟读、背诵《山居秋暝》。 巩固课堂学习知识, 师布置作业,生记录。 2、继续完成《断章》诗歌再造写 完成迁移训练 作。 3、拓展阅读王维的《鹿柴》、《竹 里馆》、《鸟鸣涧》等诗,进一步 体味其“诗中画”特点。
6
1
领悟力、创造力,进而形成迁移能力,提高鉴赏能力并进而提高文学修养。 拓展训练中,之所以选择一首现代诗歌,是为了消除鉴赏中字词义的障
碍,以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悟‘境’、悟‘ 意’、再造”的 诗歌鉴赏方法。
山居秋暝
板
书
王维
设
计
意象
空山、明月……
意境
清幽、淡远、淳美
主旨(心境) 归隐之心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课前活动:
1、 复习有关诗歌鉴赏知识(悟 温故而知新,为新知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完成
‘言’、意象)。
学习做准备。
预习工作
2、 预习《山居秋暝》,了解作者,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解决疑难字词,结合注释,试 带着疑问进入课堂。
译本诗。
2
一、导入新课
1、分析《相思》的意象,导入到
要求:能抓住诗中意象展开想 歌,古为今用。
象,把个人感受融入诗中,用扩写 喜欢上诗歌,陶冶情
的方式来描述诗境。
操,提高文学修养
1、齐声朗读《断章》
2、师引导分析《断章》的意象,
引导学生感受画面。
3、师引导生结合生活体验,知人
论世。
4、小组活动:发挥想象,填补空
白,再造诗歌。
5 投影生的代表作,师生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