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词填空练习题(一)
1.毫无疑问,在今日武断批判中医的人中,不乏以“科学”代言人自居者,将各种自己不懂的知识系统一棍子打死,归入__。
这种态度不能不使人怀疑其言论与知识的讨论无关,另有用意。
不过,在抗拒这种学霸的同时,我们也不必非要陷入相反的__。
坦率地说,身为一个“中医”,我以为目前的中医面对的最大危机不是外来的,而是内在的。
中医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一定程度上可谓是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邪说境地罪有应得
B.异端泥淖咎由自取
C.异己泥潭责无旁贷
D.异类困境作茧自缚
2.说“把玩学术”不太合适,显得有点 __,但如果是“沉潜把玩”呢?其实,读书做学问,目的性太强,很难达到痛快淋漓、出神入化的地步。
这一点,学问与游戏之道是 __的,缺乏足够的好奇心、求知欲、距离感,反而做不好。
按照今日不少人的“学者”标准,恐怕传统中国读书人,全都是业余性质——可那种“爱美的”读书人,自有__之处。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轻浮相近可叹
B.轻佻相通可爱
C.轻慢相似可敬
D.轻视相仿可赞
3.《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于1938年问世,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此书规模之 __,结构之谨严,材料之丰富,考证之 __,问题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释之 __,实在可为中外学者们的楷模。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宏大精准周全
B.恢宏精确周密
C.庞大精到周详
D.宏伟精妙周严
4.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们都在试图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钱穆、钱钟书和陈寅恪的著作和传记成了畅销书。
《顾准文集》、《顾准日记》__ 于市场,这个中国“市场经济第一人”、坚持学术自由的孤独者形象 __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角色的期许。
《傅雷家书》长达二十余年的畅销,成为了 __的“三字经”。
浪漫骑士王小波横空出世,给这个日益保守的社会打开了一个叛逆的缺口。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充斥符合金玉良言
B.风靡印证字字珠玑
C.风行满足老少咸宜
D.充塞引发家喻户晓
5.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也是世界上唯一会运用逻辑推理的生物。
环环相扣,__ 的逻辑推理,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的思考、研究和决策。
在二战前著名的德国国会纵火案中,季米特洛夫的无罪辩护,就是利用自己娴熟的法律知识和 __的逻辑推理,驳倒了法西斯分子的诬陷栽赃,使法官不得不当庭宣判无罪释放。
但错误的逻辑推理也常常可以使人陷入诡辩荒唐的 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思维缜密不容辩驳泥潭
B.严丝合缝毋庸置疑泥沼
C.层层递进不容置喙泥塘
D.举一反三无懈可击泥淖
6.迈克尔·杰克逊是流行乐坛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世界销量第一的专辑。
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让无数的明星 __。
他一个人__ 了世界上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__,是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最多的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拥有效仿支持
B.持有羡慕成立
C.制作折服赞助
D.录制追捧创办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几年新建的楼房 __,使这座城市更加繁荣。
②文艺晚会上他们把自己的表演才能发挥得 __。
③现在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人虽然很多,但 __,用人单位要找到真正能胜任工作的人也不容易。
A.星罗棋布良莠不齐目不暇接
B.目不暇接淋漓尽致鱼龙混杂
C.鳞次栉比淋漓尽致良莠不齐
D.层出不穷目不暇接鳞次栉比
8.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精神上高尚富有__,就会焕发 __,增强 __,提高。
依次填入划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B.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
C.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D.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
9.恪守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界共同的“铁律”,新闻的生命也在于此。
任何细节的( ),都是新闻工作的( ),都是新闻工作者的( )。
A.谬误不幸失误
B.失真责任失信
C.失实失误耻辱
D.失误耻辱悲哀
10.依次在括号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之一。
考古发现( ),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
B.发祥地证明并存
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表明共存
1、【答案】B。
解析:“异端”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与题干中“不乏‘科学’代言人自居者,将各种自己不懂的知识系统一棍子打死”相呼应,故第一空填“异端”合适。
“异类”、“异己”针对的是人或其他生物,不能用来形容“知识系统”。
“邪说”一词语义过重。
【知识链接】泥淖:烂泥淤积的低洼地,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
责无旁贷:属于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咎由自取:由于本身的原因而遭受处罚。
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
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2、【答案】B。
解析:句意为“说‘把玩学术’”,态度显得不庄重、不严肃。
“轻慢”意为对人不尊重,态度傲慢;“轻视”意为看不起,C、D两项均不符合句意。
“……与……之道是相通的”,为惯用句式,故第二空应填“相通”,答案为B。
【知识链接】轻佻:言语举动不庄重,不严肃。
用于书面语。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间的搭配。
先看第二空,“精到”意为精细周到,“精妙”意为精致巧妙,都不能用来形容“考证”,排除C、D。
再看第三空,“周全”意为周到全面,“周密”意为周到而细密。
由“剖析解释”中的“析”可知,这里应选侧重逻辑上环环相扣的“周密”。
4、【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充斥”意为充满(含厌恶意),用来形容《顾准文集》、《顾准日记》,感情色彩不符,可首先排除A。
《顾准文集》、《顾准日记》之所以畅销,缘于顾准其人“满足”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角色的期许,而不是“印证”或“引发”。
第三空中
“老少咸宜”也符合“三字经”的特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知识链接】金玉良言: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含褒义。
字字珠玑: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有时也延伸指说话或写文章言简意深,凝练有力。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即人人皆知。
5、【答案】D。
解析:先看第二空,此处是在形容季米特洛夫的逻辑推理非常缜密。
“不容辩驳”和“毋庸置疑”均侧重于对某种事实或能力的确认,强调的是一种确定性,而非严密性,“不容置喙”是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常形容没有说话的机会。
这三个成语用来修饰“逻辑推理”都不恰当,排除A、B、C。
再看第三空,“泥淖”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契合句意。
6、【答案】A。
解析:第一空若填“制作”、“录制”,应在其后加上“了”,表示已完成的意思,否则语义不通,排除C、D。
第二空中“效仿”比“羡慕”意思更进一步,说明已从心理上的崇拜上升到行为上的模仿,更能体现杰克逊巨大的影响力,排除B。
再由“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可知,第三空填“支持”比“成立”更恰当。
本题正确答案为A。
7、【答案】C。
解析:先看第②句,“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习惯性搭配,排除A、D。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是中性成语,一般用于“令人”之后;“鳞次栉比”指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根据①中主语“楼房”可知应选“鳞次栉比”,正确答案为C项。
【知识链接】星罗棋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
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惯用搭配。
“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为惯用搭配。
9、【答案】C。
解析:先看第一空,由“新闻真实性”可知,与之相对应的只有“失真”或“失实”,而A项的“谬误”与D项的“失误”都是针对准确性而言的,故排除。
再看第二空,“责任”的主体应该是人,而不能是“新闻工作”,排除B项。
故本题答案选C。
10、【答案】B。
解析: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
发源地: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借指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
题干指“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地方,故应填“发祥地”,排除A、C。
并存:一并存在;同时生存。
强调时间上的同时。
共存:共同生存。
强调空间上的同时。
题意为虽然“元谋人”、“蓝田人”生活的地方一南一北,但考古发现他们同处于旧石器时代。
故第三空应为“并存”。
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