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路基6.1一般规定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宜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6.1.11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
表6.1.11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6.1.12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6.1.13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破坏路基排水系统、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
6.2路基面形状及宽度6.2.1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
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
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6.2.2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1.4m,单线不应小于1.5m。
6.2.3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应按表6.2.3采用。
表6.2.3路基面标准宽度6.2.4路基面在无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一般不加宽,当轨道结构和接触网支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有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加宽值应在曲线外侧按表6.2.4的规定加宽。
曲线加宽值应在缓和曲线内渐变。
表6.2.4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0.42.3h0.4h0.42.3» ù´ ²µ ײ ãÏ µ ¥Î »£1: ºm » ù´ ²µ ײ ãÏ6.2.5 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 6.2.5-1~8 所示。
4.3Ï ß¼ ä¾ à4.33.03.04%4%4%» ù´ ²± í ² ã 4%1:m1:m4%4%» ù´ ²Ò Ô Â ·µ ̵ ¥Î »£ ºm图 6.2.5-1 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3 Ï ß¼ ä¾ à 4.31:m3.0 3.04% 4%mµ ¥Î »£ ºm图 6.2.5-2 无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3Ï ß¼ ä¾ à4.31:m3.0 3.04% 4%1:m4% » ù´ ² ± í² ã 4%µ ¥Î »£ ºm图 6.2.5-3 无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34.33.04%4%4%» ù´ ²± í ² ã4%1:m1:m4%4%» ù´ ²Ò Ô Â ·µ ̵ ¥Î »£ ºm图 6.2.5-4 无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0.72.30.20.7h0.72.3ÏÏ4.4Ï ß¼ ä¾ à4.41.41.2 0.5 1.31.30.5 1.21.43.13.11:1.75 4%4% 1:1 .754%» ù´ ²± í ² ã4%1:m» ù´ ²µ ײ ã1:m4%4%» ù´ ²Ò Ô Â ·µ ̵ ¥Î »£ ºm图 6.2.5-5 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4Ï ß¼ ä¾ à4.41.41.2 0.51.31.3 0.5 1.21.41:m3.13.11:m1:1.75 4%4% 1:1 .75µ ¥Î »£ ºm图 6.2.5-6 有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4 Ï ß¼ ä¾ à4.4 1.41.2 0.51.31.3 0.5 1.21.41:m3.1 3.11:m1:1.75 4%4%1:1 .754%» ù´ ²± í ² ã4%µ ¥Î »£ ºm图 6.2.5-7 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44.41.5 1.1 0.53.11:1 .75 4% 2.6 0.54%1.11:1.75 1.54% »ù´ ² ± í² ã 4% 1£ ºm» ù ´ ²µ × ² ã1£ ºm4%4%» ù´ ²Ò Ô Â ·µ ̵ ¥Î »£ ºm图 6.2.5-8 有砟轨道单线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Á表 6.3.2-1基床表层压实标准注: 无砟轨道可采用 K30 或 Ev2。
当采用 Ev2 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120 MPa 且 Ev2/Ev1≤2.3。
表6.3.2-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 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寒冷地区铁路。
¿6.3 基 床6.3.1路基基床应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构成。
基床表层厚度无砟轨为 0.4m ,有砟轨道为 0.7m ,基床底层厚度为 2.3m 。
6.3.2 基床表层应填筑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应符合表 6.3.2-1 的规定。
其材料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砂砾石经破碎筛选 而成。
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符合表 6.3.2-2 的规定。
其不均匀系数 C u 不得小于 15,0.02mm 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得大于 3%。
粒径级配 曲线如图 6.3.2 所示。
100 90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11 10100· ½ ×É ¸± ß³ ¤£ ¨mm£ © 图 6.3.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曲线表 6.3.3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注:1..无砟轨道可采用 K30 或 Ev2。
当采用 Ev2 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80MPa 且表 6.4.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3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与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 D 15<4d 85 的要求。
当不能 满足时,基床表层应采用颗粒级配不同的双层结构,或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当下部填土为改良土时,可不受此项规定限制。
4 在粒径大于 22.4mm 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小于 30%。
5 级配碎石粒径大于 1.7mm 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 30%,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 6%。
粒径小于 0.5mm 的细颗粒的液限不大于 25%,塑性指数小于 6。
不得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
6.3.3 基床底层应采用 A 、B 组填料或改良土,A 、B 组填料粒径级 配应满足压实性能要求,寒冷地区冻结影响范围填料应满足防冻胀要求。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应符合表 6.3.3 的规定。
Ev2/Ev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