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试卷(课程代码0031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属于公共政策学中“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是(A)A.政策替代B.政策稳定C.政策维持D.政策变动2.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B)A.邓恩B.拉斯韦尔C.戴伊D.林德布洛姆3.下列概念中,既是总政策的具体化,又是具体政策的原则化,还是联结总政策和具体政策中间环节的是(C)A.元政策B.总路线C.基本政策D.部门政策4.公共决策活动的程序、规则与方式被称为(C)A.历史制度主义B.民意反馈方式C.公共决策体制D.个体决策体制5.被马克思视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的是(D)A.弹劾权B.选举权C.被选举权D.大众传播6.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公众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属于公共政策的(C)A.政策过程B.政策主体C.目标人群D.政策环境7.把政策划分为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的学者是(C)A.詹姆斯·M·布坎南B.戴维·伊斯顿C.詹姆斯·安德森D.帕顿·沙维奇8.过于强调工具理性,而导致所谓“理性虐政”的政策过程模型是(D)A.混合扫描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规范最适模型D.理性主义模型9.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可以被称为(A)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萨巴蒂尔模型10.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随着其成因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现象在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中,属于政策问题的(C)A.静态性B.主观性C.动态性D.客观性11.通过采用听证制度可以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D)A.单一化B.公众主导化C.社会主导化D.多元化12.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之一的是(A)A.公共问题的形成B.政策目标的确定C.政策方案的规划D.政策方案的选择13.在比较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政策方案的判断与选择是(B)A.预测性评估B.评估与择优C.追溯决策D.政策演绎14.把政策工具划分为法律工具、经济工具和交流工具的学者是(D)A.郝赖特B.丘昌泰C.萨拉蒙D.狄龙15.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是(B)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调整D.政策终结16.政策执行者的动机属于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系统有效运行的(B)A.利益因素之一B.心理因素之一C.知识因素之一D.能力因素之一17.在下列公共政策监控中,属于以监控的经常性为标准所划分的类型的是(C)A.持续性监控B.周期性监控C.引发性监控D.偶然性监控18.对政策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的评估属于(A)A.政策成本评估B.政策需求评估C.政策影响评估D.政策过程评估19.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称为(B)A.政策调整B.政策维持C.政策创新D.政策扩散20.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A)A.确定型政策B.不确定型政策C.风险型政策D.竞争型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构赋予公共政策的显著特性主要包括(BDE)A.主观性B.合法性C.滞后性D.普遍性E.强制性22.政策目标中的基本目标也称元目标,其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BDE)A.自由B.效率C.小康D.安全E.公平23.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它具有如下特点(BCDE)A.传播的广泛性B.行为的能动性C.手段的权威性D.内容的务实性E.目标的导向性24.政策主体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有(ABE)A.政策制定系统B.间接主体系统C.政策支持系统D.政策监督系统E.政策执行系统25.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主要包括(ABDE)A.政策B.功能C.效果D.计划E.组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结构的几种类型。
答:政策制定系统的内部结构有以下四种类型:(1分)(1)线性结构。
(1分)(2)职能结构。
(1分)(3)线性一参谋结构。
(1分)(4)矩阵结构。
(1分)27.简述政策分析的意义。
答:政策分析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
(2分)(2)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
(1分)(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
(1分)(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1分)28.简述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
答: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有:(1)紧扣政策目标。
(1分)(2)规划多重方案。
(1分)(3)方案彼此独立。
(1分)(4)方案要有创新。
(1分)(5)方案切实可行。
(1分)29.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主要内容。
答:公共政策监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政策监控的主体。
(2分)(2)政策监控的对象。
(1分)(3)政策监控的目的。
(1分)(4)政策监控的过程。
(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行政决策的内涵及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
答: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照-定的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决定。
(2分)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被赋子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与个人。
(2分)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1)行政法规。
(2分)(2)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2分)(3)部门规章。
(2分)31.试述公共政策创新的外部动力。
答: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既有来自公共政策系统内部的动力,又有来自外部环境挑战的动力。
(2分)从外部动力来看,主要有:(1)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是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
(2分)(2)民众诉求是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
(2分)(3)地区之间竞争压力的需要。
(2分)(4)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
(2分)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90岁老人为办社保年审被抬上三楼某县一名90岁的老人,退休后在外地与55岁的小女儿一起生活。
今年4月中旬,该县通知退休人员的工资将不再由原单位负责发放,统一交到县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福利管理局发放。
每年需要年审一次,为防止冒领,第一次年审时需要对退休人员进行指纹录入和人脸识别,必须由被审核者本人到场。
看着行动不便的父亲,女儿犯了难,一方面她担心父亲坐车来回折腾身体吃不消;另一方面她打听到年审的办公室在三楼,并没有电梯,坐在轮椅上的父亲需要有人抬上楼。
无奈,只好打电话向该县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福利管理局咨询,能否进行远程视频年审,或将父亲送到该县年审办公室的楼下,让工作人员下楼确认。
但两条建议都被对方否定了。
无奈,女儿的丈夫开车,她和姐姐一起带着父母从外地前往该县办理年审手续。
到达该县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福利管理局后,女儿找来两名男性朋友帮忙,和丈夫一起将父亲抬上三楼进行年审。
在录完指纹和照完像后,又载着父亲一路颠簸返回外地。
由于劳累,老人到家吃饭时手都抬不起来,需要人喂饭。
据了解,该县有多名老人前往该局的三楼办理此类手续。
虽然在该局的工作群中,也有“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由各单位经办人统计,再由该局上门办理”的说法,但显然执行不力。
该局也曾经购置了一台便携式的一体机,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但因为系统需要升级,该设备已在一个月前拿到外地去升级而不能使用。
(1)试述政策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导致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答: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政策执行产生偏差。
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主要表现为:①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
(2分)②执行机构中沟通和协调困难。
(2分)③组织制度缺陷。
(2分)④政策关系处理不当。
(2分)(2)试根据上述原因,分析90岁老人为办社保年审被抬上三楼的现象。
答: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首先与组织制度不健全有关,缺乏出于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特殊关怀而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约束的制度安排。
(3分)其次,与政策关系处理不当有关。
没有处理好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关系、政策执行方式与政策执行目标的关系以及处理特殊情况与处理一般情况的关系等。
(4分)[评分说明]考生如按自己的语言回答可酌情给分。
33.直飞航班大幅削减与政府行动最近很多人注意到,X市直飞C市的航班大幅削减,大部分乘客都需要转机。
原本直飞两地只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航程,转机后需要八、九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
不少乘客认为,X市和C市都是省会城市,每天有很多乘客要搭乘飞机往返于两地,这样的调整确实给乘客带来了不便。
原来,考虑到X市到C市的高铁开通后乘坐飞机的客流会减少,各大航空公司多数选择取消了两地之间的直飞航班。
不料,X市和C市的高铁并未在预期时间内开通,这就导致了航班供不应求的情况。
有人认为,航空公司的决定很正常,航线与其亏钱不如直接撤掉。
航班大幅削减引起的群众不满经媒体报道后,X市所在地的民航管理局回复相关媒体称,该局已密切关注到相关新闻报道,并对这一情况高度重视。
了解到X市到C市高铁尚未开通,直飞航班就大幅削减,严重影响乘客的快捷出行。
已第一时间向航空公司和机场了解情况,并立即召开运输委员会会议,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该局认为,解决乘客陡捷出行的困难,要优先于航空公司的规避亏损行为。
为此,该局已积极协调有关航空公司、机场和相关地区的民航管理局,增加了每周22架次的X市到C 市直飞航班。
下一步,还将持续关注事态进展,努力改善乘客安全陕捷出行体验。
(1)试述芭芭拉·尼尔森的政策议程模型。
答:芭芭拉·尼尔森的政策议程模型认为议程确立的过程分为四个具体阶段:议题确认。
(2分)议题采纳。
(2分)议题重要程度排序。
(2分)议题持续。
(2分)(2)试分析,X市直飞C市航班被大幅削减后民航管理局的介入过程与芭芭拉·尼尔森的政策议程模型的吻合性。
答:民航管理局的介入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符合芭芭拉·尼尔森关于议程确立过程的描述。
①议题确认:密切关注相关新闻报道,了解到X市至C市高铁尚未开通,直飞航班大幅削减,严重影响乘客快捷出行。
该局对这情况高度重视。
(2分)②议题采纳:已第一时间向航空公司和机场了解情况,并立即召开运输委员会会议,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2分)③议题重要程度排序:X市所在地区民航管理局认为,解决乘客快捷出行困难的问题,应该优先于对航空公司的规避亏损行为的理解。
(2分)④议题持续:该局已积极协调有关航空公司、机场和其他民航管理局,增加了每周22架次的X市至C市的直飞航班。
下一步,该局还将持续关注事态进展,努力改善乘客安全快捷出行体验。
(1分)[评分说明]考生如按自己的语言回答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