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后现代广告
关键词一:戏仿 ❖ 戏仿,又称谐仿,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作品进行借
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属二次 创作的一种。戏仿的对象通常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
“迪赛尔”牛仔装广告
倡导消费主义、过分拜物的后现代广告使得原本就躁动不安的社会变得 更加形式主义、物质至上,物欲掩盖了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加剧了人类 的精神危机。此外,许多低级趣味的广告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值得执法 部门的监管。
“扬弃 ”
对内来说
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当前 的虚假广告、误导广告泛滥。 许多广告大力鼓吹消费至上, 诱导消费者物欲膨胀,形成 过分追求物质、感官享受的 奢华价值观。消费者要明确 广告是商业和艺术结合的产 物,有批判意识地去欣赏和 接受。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以市场 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商 业性和产业性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观念,具有批 量复制和拷贝的创作方式,具有主体参与、感官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 费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它是反映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 经济条件下大众日常生活、适应大众文化品位、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文 化生产与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
例如,“雕刻时光咖啡馆”的平面广告文案:
广告语:雕刻时光 心情故事 (正文) 9:30 杯子是满的 / 心是空的 10:00 咖啡是新的 / 故事是旧的 10:30 咖啡越喝越少 / 味道却越来越浓 11:00 还不会磨咖啡豆 / 先学会研磨心情 13:37 坐在靠窗的位置 / 手指不自觉的在玻璃上划着他的名字 13:52 他就在对面 / 抿了一口蓝山 / 一幅冷静的表情 14:30 我低着头 / 静静地搅着 / 杯中的咖啡 15:30 这样的午后 / 我一个人
❖ 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 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 “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 事实的真面目。
某女鞋广告----“削足适履”篇 文案:热卖,只剩小码了!
“溜冰宝贝”(依云矿泉水电视广告)
关键词六:隐性传播
电影《手机》海报
国外的一则啤酒广告
关键词七:主题观念化
❖ 例如:“一切皆有可能”(李宁)、“穿什么就是什么” (森马)、“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央视广告部广 告)、“不走寻常路”( 美特斯邦威)、“年轻没有什 么不可以”(清逸洗发水)…… 这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语,都是后现代社会中鼓励人 们崇尚自我、张扬个性的集体观念最为淋漓尽致的表达。
主要内容
❖ 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 ❖ 后现代广告 ❖ 正确认识后现代广告
一、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
❖ 1.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同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文化思潮,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是对现代 主义的一种反省和批判,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 重新审视,对线型二分化认识论的置疑,对传统观念和既定人生价值的重 新评估。后现代主义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对以往的一切规则和固有秩序 进行了无情而残酷的批判和解构,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深刻的理论反省 。
突出自我怀疑,反 对固有秩序,推崇 大众文化,主张无 深度的平面文化, 追求感官刺激和文 化游戏,文化趋向 世俗化、娱乐化、 游戏化。
文化被纳入商品生 产的轨道,成为消 费时代的一大产业。 文化商品化,文化 产业形成。
❖ 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后现代主义的具体表 现则是刻意背离“理性”与“科学”:“理性”与“科学”要求人们认 真仔细地观察思考,后现代主义却强调个人的瞬间感受和主观臆断(如 “印象派”);“理性”和“科学”要求人们透过现象深入分析本质, 后现代主义则否认本质的存在,只关注变幻莫测的表象;“理性”和 “科学”要求人们整体、全面地认识事物,以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一个 井然有序的理论框架,后现代主义却故意把完整的对象撕碎,以片面、 零碎、错乱、无序的形式出现,重解构不重架构(如毕加索的画)。
对外来说 必须对广告传播中的文化 帝国主义现象提高警惕。 因为后现代广告的传播携 带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因素, 因此,对于西方的广告文 化产品,我们要批判的接 受,警惕西方广告主通过 对我国广告市场的观念意 识渗透,来达到其不可告 人的文化侵略目的。同时, 还要注意西方后现代广告 文化产品对我国传统文化 的贬斥与解构问题。 如立邦漆广告的“侮华” 事件。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思潮催生的产物,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直观的表现形 态。同样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同样在后工业社会中应运而生,后现代文 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具有一种先天的“互文性”,它们相互解释、相互渗透、 相互印证、相辅相成,共同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又反过来影响着整个社会 的集体意识形态。
汉堡王快餐店的广告----“总统山”篇 文案:whopper(一种比嘴巴还大的大汉堡),美国人里饮料(减肥者至爱)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海报
益达口香糖广告 文案:为健康牙齿准备的益达口香糖
新加坡的一则芝士广告作品, 文案:the bodybuilder for kids
关键词四:两性关系的重新定义
后现代主义风格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整体社会认知能力的多角度提升和娱乐文化的大力发展。是意识形态领域 中实现“人人平等”的人性化发展。
后现代思潮倡导的反叛、解构和打破束缚的观念是一种人性的解放,是 社会整体认知度提升的一个侧面反映,更接近“以人为本”的本质。
(2)消极影响
❖ a.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 ❖ b. 放纵享乐的过度消费 ❖ c. 游戏人生的颓废主义 ❖ d. 放纵丑陋的破坏心理
真理是 什么?
我要去 哪里?
什么是对 的?什么 是美的?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 (1)科技高度发达,信息爆炸泛滥 ❖ (2)知识性加强 ❖ (3)文化状态走向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和无深度模式 ❖ (4)模糊、偶然、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 ❖ (5)游戏化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八:出人意料的创意点
“从昆虫的视角”看世界(杀虫剂广告))
三、正确认识后现代广告
❖ 后现代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游戏性——是缓解当代人们社会生活压力的良好途径。 对经典文化的戏仿和恶搞——打破了人们以往的僵化思维模式,促进了
(注:现代主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崇尚科学和理性,机器大工业生产使得文 化艺术走向批量化复制,遵循机械美学的统一标准。)
以存在主义、非理 性主义、解构主义 为哲学基础,具有 更加彻底的悲剧色 彩。人生意义失落 和精神价值丧失, 人类面临精神危机、 道德危机、文化危 机……
解读后现代广告
(图)杜尚《蒙娜丽莎》 Fig2-4 "Mona Lisa" by Dusan
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时代的发展中,伴随着商 业化、信息化和高科技的浪潮,正在悄然地发生着改 变......
大众文化的特点
❖ (1)倡导消费的商业性 ❖ (2)崇尚感官刺激的娱乐性 ❖ (3)模式化的技术性 ❖ (4)反中心、反传统、意义解构的后现代风格
二、后现代广告
❖ 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类型,首先在欧美流行开来。不同于现代 广告设计强调表达规范性、虚实连贯性和逻辑合理性的现代主义审美原则, 后现代广告注重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对商品形象、 观念意识等加以解构拼贴,通过晦涩的表达、痉挛的形象、朦胧的意旨, 表现一种调侃、嘲讽、自虐的荒诞形式。视觉冲击力极强,表现手法夸张 怪异,内容荒诞模糊,主题反叛另类,有着强烈的怀疑主义和破坏倾向, 意欲打破一切固有的、传统的东西。
THE END
牛奶广告 “牛奶的力量”:喝牛奶让人强壮过人,
❖ 例如,微软鼠标的广告语:“按捺不住,就快滚!” 狡黠中流露着智慧,生动地传达了微软鼠标滚动的灵活 性,同时,又利用生活化的戏谑语言塑造出一个个性鲜 明、与众不同的品牌。
关键词三:超现实主义
❖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受到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 学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 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 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 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王家卫电影《2046》海报
电影《大话西游》海报
出木杉太郎《纪念刘和珍君》漫画版
(美)巴塞尔姆 《白雪儿公主后传》
出木杉太郎《李雷和韩梅梅》漫画版
2.大众文化 (Mass culture)
大众文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传统的精英文化追求人的终极价值 和崇高理想,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气节、民族精神,崇尚精英艺 术,如绘画、芭蕾、古典音乐等,超越世俗化、功利化、视金钱如粪土, 批判声色犬马。而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工业,追求商业价值,讲究对传统文 化精神颠覆的快感。传统的反思判断力被愉悦所取代,传统文化的永恒追 求被瞬间的当下性取代,有机被无机取代,净化被过瘾取代。
❖ (1)男性形象的出现表明了女性地位的提升, 男性也开始成为女性凝视的对象;
❖ (2)打破传统的男强女弱格局,小男人大女人 形象的出现,体现了后现代文化对男性的人性化 关怀。
关键词五: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