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总结报告摘要:本调查报告是在对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写的。

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偏好、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五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中职学生学习;思考建议我于2012年5月,在我校对我教的60名学生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方法本调查主要在xx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的,同时辅以访谈法和文献法。

在调查时还对学校领导、老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接近理想的样本数。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学习动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50%的学生学一门技术,40%的学生为了将来有所成就,10%的学生学习是非自愿的。

调查还显示,50%的学生认为最能促使自己努力学习的原因是自己远大的理想,35﹪的学生把家长的期望当成自己努力学习的原因,有15%的学生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能促使他们努力学习。

总体来看,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明确的。

(二)学习态度读书学习时,20%的学生感到充实有意义,28%的学生感到辛苦,但是还是坚持在学习,42%的学生本不太愿意学习。

但在各种压力还是在学习,10%的对学习厌烦,上课就想睡觉。

对于课后作业:29%的学生能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23%的学生能和同学讨论完成作业,38%的学生参考同学的作业才能够完成作业,有10%的同学平时很少做作业。

通过问卷还发现,愿意学习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立完成作业的。

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另一部分则有待改善。

(三)学习偏好学习中最在乎谁的看法?调查显示。

52%的学生在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23%的学生在乎老师的评价,14%的学生在乎家长的评价,11%的学生在乎同学的意见。

读书学习时,对某门课感兴趣的原因时,54%的学生是因为对学习内容感兴趣,25%的认为上课气氛融洽、教学生动有趣。

在对老师的教学意见中,35%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加强课堂的管理,严格要求自己的同学;40%的学生希望老师讲课能够生动有趣。

(四)学习方法有无学习目标和计划是学习方法好坏的重要表现,所以学习方法主要从学习目标的和计划方面展开调查。

21%的学生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且能够坚持执行;25%的学生曾制定过计划,但未能坚持执行;44%的学生有目标但是没有计划;10%的学生重来没有制定目标和计划。

综合来看,一半的学生注重学习方法,但很少有学生付诸行动。

(五)学习结果对于自己目前的成绩和技能时,12%的学生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42%感到比较满意,38%对自己学习的现在不满意,8%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感到无所谓。

总的来看,一半学生对自己目前的成绩(技能)表示比较满意。

另一部分表示不满意或者无所谓。

而且成绩(技能)的满意度与学习态度基本相对应。

三、中职学生学习现状的成因分析(一)中职学生基础偏差随着我国普通高中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变的很窄,一般情况下,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为在初中学习中的“差生”。

少数学生成绩根本没有达到入学要求,中职学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将其留校读书。

极少数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但年龄又偏小,无法做其他事情,他们来职校只是为了消磨光阴。

总体来看,中职生在生源和质量上表现出“差生”多而优等生少的现象。

这种现象除了会使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整体上表现的不尽如人意之外,还会生发出负面带动影响,即在多数学习甚至行为不良学生的负面影响下,有些学习本来很优秀的学生也被“同化”,进而在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出现下滑现象。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1、自卑心理。

进入职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人们所谓的“学习差生”。

这些学生中相当部分的人在其以前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受到其周围人不公平的言语或行为对待以及贬抑性评价,进而使他们普遍产生了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中职学生进校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心理现象,对其在职业学校中的学习状况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影响。

有些中职学生带着这些以往在心理上所受到的挫折进入职业学校后,如再遇到不被重视、被人鄙弃的行为,往往表现的较为消极、自卑,思想上不积极、学习上无动力、生活上无目标。

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

2、厌学心理。

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学习基础不甚牢固,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时往往感到很吃力。

这些学生一般都有较长的学习挫折经历,大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信心,再加上自己毅力不强、意志薄弱等因素,面对学习困难时厌学心理便产生了。

厌学心理对中职学生学习的破坏力是很大的,不但影响了他现在的学习,而且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就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当代职校生在心理上呈现出复杂而又脆弱的现象。

这些心理使中职学生对学业的学习失去信心,并进而会影响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其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就业也没有了信心和动力。

3、叛逆心理。

中职学生一般15~18岁之间,他们在心理的发展上。

缺乏自控力;他们渴望自由,却没有翱翔的翅膀;他们有想法,却有太多的限制;他们很多怀着美好的向往来到学校,开始新的生活,表现的很上进,但苦难总是比他们方法多,结果情绪一落千丈;出现叛逆心理和一些不健康心理。

四、思考和建议以上对影响中职学生学习现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在此基础上,这里展开进一步的总结性思考,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改进和提升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能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做好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知识面等个性差异,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层基础一般,学习较自觉,成绩中等;C层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分层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

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对学生分层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与发展目标三个层面。

基本目标是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较为简单浅显的部分,;中层目标是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B层以上的学生一定要达到;发展目标是对大纲范围的拓宽和教材内容的加深,A层学生要达到。

目标的确定对于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挑战性,适合学生自身又高于现有发展水平。

根据目标C层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认真预习,完成作业,认真听课。

B层学生除了以上要求外还应加上学习主动自觉,会主动总结,主动提问。

A层学生学习讲求实效,独立钻研,练习能自评自改。

(三)教师备课分层明确目标后教师就要备课。

除了做到备大纲,备教材之外,更应该备学生。

对班内的学生一定要做到胸中有数。

还要考虑授课程序,不能顾此失彼。

备课时根据学生水平准备不同的教案,做到“一大多小”,即一个大教案,多个小教案。

大教案针对全体同学准备,小教案针对不同学生准备,穿插在大教案中。

例如,针对全体学生的大教案,要求他们掌握“四会”单词、做游戏、回答阅读理解的yen/no question和较容易的及课文中的重要语言点;针对差生的小教案,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四会”单词、简单短句;针对中等生的小教案可与大教案要求一致;针对优生的小教案,则让他们回答较难的who question。

(四)授课分层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

课堂是我们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

大部分学生都要老师进行导学,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学习。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不一样。

有的喜欢从老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识,有的喜欢有独立学习的时间,有的更喜欢参加群体活动。

因此,老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有相应的方法。

外语课堂教学的层次一般可分为三个:理解性层次、操练巩固层次和交际性层次。

(陈仕清,2002)理解性层次主要指教师利用实物、图片、幻灯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让学生通过感知和观察,识记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进行机械性句型操练.操练巩固层次主要指在情景中通过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这两个层次多适用于C、B层学生。

交际性层次指的是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活动,学生可自由选择词汇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A层学生较多运用。

(五)作业分层A.作业的分层主要表现在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利。

作业选择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减少无效劳动。

B.作业要求:作业有统一也有弹性的地方。

统一即作业要求采用相同的原则,规范、整洁、格式。

有弹性表现在60%的为基本题,20%的为加深题,20%的为拓展题。

并以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形式给出。

如新字词习得的形式多样化,遍数、数目不必限死。

一篇课文,学生可以全文抄写,也可只写易错的地方。

省下的时间做提高题。

(六)评价分层评价分层是分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给老师和同学双方面的反馈,能让老师更加明白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需求,不同层次学生掌握了什么,还缺什么,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学生该怎么做。

老师及时肯定,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促进C层学生向B、A层转化。

五、结语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中等职业教育要长足、健康的发展,需要我们全社会、全体职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