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护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护理

PVP是在影像学技术引导下,利用微创技术 将骨水泥经皮注入椎体以达到稳定骨折, 恢复椎体力学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 和缓解疼痛的技术。
主要用于治疗椎体溶骨性转移瘤、椎体骨 髓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
术前护理
1、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全 套、心电图、胸部正位片、B超、CT等。
2、测基础血压,禁食4-6小时。 3、术前保持肠道通畅,必要时灌肠。 4、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术前3天俯卧,
5、功能锻炼:术后6-12小时可下床活动 (带腰围)或床上练习直腿抬高动作,有 抗阻力伸膝运动,每天3-5次,每次5-10分 钟,以提高股四头肌力量,注意循序渐进, 逐渐增大活动量,避免早期负重。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肺栓塞(PE):致死性并发症,为骨水 泥进入椎旁静脉引起。 PE三联征:呼吸困难、 胸痛、咯血。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发现突发胸痛、发绀和呼吸急促,及时给 予吸氧;若出血咯血,让其头侧向一侧, 密切观察咯血颜色和量,并做好记录。保 证静脉通畅,准备好急救物品,向患者做 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给予温凉、 易消化半流质饮食,大咯血者禁食。
头偏向一侧,胸及两肩各垫一小枕,骨盆 下垫大枕,令腹部悬空便于呼吸。从10分钟 增加至30分钟,循序渐进,每天2次。
5、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介绍手术过程,消 除恐惧心理,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术后护理
1、术后卧床6-12h,可采取仰卧或俯卧,以 利于注入椎体的骨水泥进一步发生聚合反 应,以完全硬化,达到最大强度,减少并 发症及穿刺部位出血。
2、辅助检查:血清钙磷、ALP,X-ray。 3、骨密度测定。
注意:需排除继发性者方可作出诊断。
治疗
目标:防治骨继续丢失,阻止病情发展, 减轻和控制疼痛,预防骨折。
无骨折的口服药物治疗,并发骨折的应积 极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一是开放内固定,一是经皮椎 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简介
4、感染:保持穿刺针眼局部清洁,术后应 用抗生素3-5天。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1、加强宣传,识别高危因素; 2、早期预防,干预高危因素: ①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②保证充分钙摄入; ③充分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 3、合理活动,适当锻炼; 4、合理饮食,适当补钙; 5、减少或尽量避免外伤。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7-25
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
概念 骨质疏松症(OP):是指以骨量减少、骨
组织纤维结构退化(松质骨小梁变细、断 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 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高 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临床表现:
1、疼痛(骨量减少12%以上):是OP最常 见的主要症状,常见腰背痛,四肢可伴有 放射痛、带状痛、麻木感。
2、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为严重并发症, 是骨水泥渗漏所致。护士应密切观察双下 肢肌力、运动和皮肤色泽,温度和足背动 脉搏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发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做好患者 的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鼓励 患者多饮温开水,做好口腔护理,增加患 者舒适感,高热患者每4h测体温1次,可以 予温水、酒精擦浴,遵医嘱口服退热药等, 行降温措施30分钟后复测体温。
2、身长缩短,驼背等。 3、骨折(骨量缺失25%以上):多位于髂
骨、胸腰椎椎体、桡骨远端,其中髂骨骨 折最常见。椎体压缩骨折发生在胸腰段, 多数饮失足而臀部蹲坐地面或弯腰搬动物 体,或提重物用力过猛,甚至推拉门窗引 起。
4、呼吸系统障碍:胸廓畸形所致。
诊断
1、绝经后妇女及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全 身或腰背痛,身长缩短、驼背、骨折等症 状和体征。
2、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如出 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应警惕肺 栓塞的发生。
3、密切观察双下肢血液循环、感觉、活动 情况,如出现双下肢感觉麻木、肌力下降
等脊髓压迫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4、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或疼痛加重,并向患 者解释发生一过性疼痛一般口服解热镇痛 药2-4小时后症状缓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