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规划设计实训报告书第一章设计概述1、需求分析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已覆盖到学生社区。
在宿舍区,新建的宿舍楼与建筑物建设同步建好了网络、语音、校园广播等综合布线,并已开通各自的应用系统。
旧宿舍楼已有语音、校园广播系统以及少数不能普及的网络信息点,为了让校园网络进入每间宿舍,学生对生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且,对于有想法,敢于创新实践的大学生群体,对信息的获得更新更迫切。
学生宿舍除了满足学生最基本的居住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学习、娱乐、会客、健身、获取信息等多项需求,学生们对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有一定智能型的学生公寓的概念由此而产生。
让身在校园的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通过网络了解各地各行业最新的资讯,必须对宿舍楼实行网络综合布线,使宿舍楼更加符合现今阶段学校广大学生要求。
学生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也因此变得尤为重要。
要满足学生们在宿舍连接互联网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1.1楼栋信息点的分布:楼栋23A合计:280楼栋23B合计:1801.2 总体需求1)满足主干1Gbps,水平100Mbps交换到桌面的网络传输要求;2)主干光纤的配置冗余备份,满足将来扩展的需要;3)满足与电信及自身专网的连接;4)信息点功能可随需要灵活调整;1.3 功能需求:本设计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应当能满足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需要:1.4 性能需求:(1)有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网络吞吐率、网络响应时间、数据传输速度、资源利用率、可靠性、性能/价格比等;(2)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语音点和数据点使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即统一使用超5类4对双绞电缆,以实现语音、数据相互备份的需要;(3)对于网络主干,数据通信介质全部使用光纤,语音通信主干使用大对数电缆;光缆和大对数电缆均留有余量;1.5 建设校园网工程将达到以下目标:(1)构架千兆校园主干网,实现两幢宿舍楼间的互连(2)每间宿舍均可实现100MB的校园网接入(3)校园网必须考虑为以后网络建设预留发展和扩展空间(4)要求全网交换机设备必须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全网综合布线产品必须全部统一2、方案概况本设计方案是对2座6层高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其中23A栋房间总共140间,其中1楼有9间宿舍+1个宿管房间共10间,2-6楼每层26间房共130间。
23B栋房间总共90间,其中1楼有9间宿舍+1个宿管房间共10间,2-6楼每层16间房共80间。
根据需求,按每个房间一个数据信息插座和一个语音信息插座的要求配置综合布线系统。
2.1设计思路系统设计应具备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标准性。
网络拓扑采用以太网树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
通过跳线和不同网络设备连接,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计算机网络。
①标准化的设计。
在设计时应符合最新的综合布线标准。
②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预留一定的发展余地。
③技术先进,适当超前。
在进行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可适度超前,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方法和设备,做到既能反映当前水平,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④经济合理,方便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各子系统设计一、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1.1布线系统的总体结构综合布线一般采用树型拓扑结构。
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它子系统。
根据用户需求和学生宿舍楼规模的实际情况,满足各信息点到设备间的距离在非屏蔽双绞线的90m有效传输距离。
为方便管理,结合每层楼信息点的数量以及带宽和未来发展余地考虑,综合布线系统在每个楼层专设一个FD汇聚到楼栋BD设备间的方式。
因此,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合并成以下5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垂直子系统●设备间/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2、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1.水平子系统1)管线设计由于本工程的对象是新建建筑物,没有任何管线,因此综合布线系统还包括管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设备间放置在宿舍楼的储水房。
水平主干管线水平主干采用立柱吊装镀锌桥架方式,根据线缆的多少分别采用50×50的镀锌桥架,在每个房间外用DN20mm波纹管将电缆引入房间。
房间墙面 PVC线槽电缆引入房间后用40×25mmPVC线槽将电缆铺设至房间两边,再沿墙面而下铺设至墙面信息插座,由于房间已铺设纵横交错的强电线路,PVC线槽交叉通过强电线路时用防蜡管穿过。
水平布线系统均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它以设备间储水房为主节点,形成向工作区辐射的星状线路状态。
从设备间到达楼任一信息点的距离都不超过90M,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与其相应的跳线、信息插座模块和配线架等接插件也采用超五类产品,满足当前传输100Mbps的需要,以及以后升级需要。
走天花方式水平线缆计算:平均长度P1=(最短长度+最长长度+4*楼高)÷2 (米)总平均长度P2=平均长度+15%余量+线架预留+工作区预留(米)每箱可布电缆数N=最大可定购长度(305米)÷总平均长度(条)线缆箱数=信息端口数目÷每箱可布线电缆数。
2.管理子系统设计设备间子系统是在每栋建筑的适应位置专设的安装设备和建筑物间光纤接入的房间,它还是网络管理和值班人员的工作场所。
设备间温度、湿度、尘埃、照明、电磁场干扰、部装修、噪声、火灾警报及灭火设施等环境条件,接地性能必须符合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
一方面由于从设备间到楼各信息点的距离不超过90M,另一方面为了管理方便和节省配线间对空间的占用,将设备设置在该学生宿舍的配电房,配线管理设在设备间。
根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的数量情况,设备间配置1台标准42U机柜,继续将200×100的槽式桥架铺设在地板下,将线缆通过地板从机柜底部铺设进机柜。
布线管理以楼层和房间顺序将信息点布局至两个机柜中。
在施工图中,对全部信息点进行编号。
编号方式:m-n-x-y。
其中,m为楼栋号,n为楼层号,X为房号,Y为该房信息点号序号。
该编号与楼层配线间中配线架上的编号一一对应。
在水平电缆布放施工中,按编号方式在每一条电缆的两端粘贴编号,以保证配线架上的端口与信息点插座一一对应。
如23A-1-04-7表示23A栋第一层4号房间7号信息点。
3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垂直主干管线垂直主干管线采用镀锌架(槽式)沿设备间外墙(走廊)向上和向下铺设,向上用200×100×1.5桥架直达6层,布放1、2、3、4、5、6层的线缆。
(4)已吊装电力线缆管线,安装的桥架与该电力线缆管线相隔的距离必须符合GB/T50311-2000。
(5)对槽、管大小的选择采用以下简易方式:槽(管)截面积=(n×线缆截面积)/[70%×(40%~50%)]其中,n表示用户所要安装的多少条线(已知数);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管截面积;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空间;40%~50%表示线缆之间浪费的空间。
4.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每间宿舍为一个工作区,每间宿舍住6位学生,每间宿舍在写字桌侧墙面离地高1m处已安装两个信息插座。
RJ45水晶头的压接方法:(T568A标准)基本线序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1).RJ45水晶头线色、线对可按以下方法辨认:5类双绞线:(如图3-3)第1对:蓝白/蓝第2对:橙白/橙第3对:绿白/绿第4对:棕白/棕(2).压接水晶头将超5类双绞线外皮剥掉,留出4对双绞线长度约 1厘米。
按上述T568A标准安排线色顺序,并将8条线插入水晶头,用RJ45压线工具加工即成。
(3)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确定布设方法:水平双绞线的安装长度均不应超过90米。
水平双绞线布线从房间的信息点引出并布到相应的配线机柜。
其设计采用PVC线槽安装。
根据整个学生宿舍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对配置信息点插座应采取安装在墙底面壁上。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主要安装在各工作区的办公位上。
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将根据实际的区域装修方式,采用表面安装、墙安装等方式,与环境相协调。
所有的面板都有标记。
标记符号表明不同特性的应用及物理位置。
国际标准5. 设备子系统的设计经过全面的考虑,配线子系统我们全部采用非屏蔽双绞线。
在楼水平布线全部采用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以便满足以后的网络的升级需要。
而且在配线子系统全部采用明敷PVC管槽,并在槽布设超5类非屏蔽双绞缆线的布线方案。
PVC管槽的敷设应用与强电线路相距30cm,在PVC管槽与强电线路相距很近的情况下,我们在PVC管槽安装白铁皮然后再安装缆线,从而达到较好的屏蔽效果。
6.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这幢宿舍楼设备间之间用8芯多模光纤,布线采用电缆沟。
二、信息点编号规则此布线系统中我们采用如下信息点编号规则,每个编号唯一地标识一个信息点,与一个RJ45插孔对应,也与一条水平电缆对应。
其中层号从1到12;设备类型码有两种,C表示计算机,P表示;信息点层序号为每层的信息点统一顺序编号。
此编号在下列地方用到:1. 在布线系统平面图和其他一些文档中,都用上述的编号来标识信息点。
2. 每个信息盒面板的插孔下方贴以写有上述信息点编号的标签。
3. 在配线架的标签条上用上述编号标明相应位置对应的信息点编号,并登记注册。
4. 穿线工程中,每根4对芯电缆的两端都按上述规则标号。
三、该大楼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1.开放性该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全开放式的布线系统,它具有一套全系列的适配器,可以将不同设备厂商的不同传输介质全部转换成相同的非屏蔽双绞线,通过双绞线可以传输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信号。
2.灵活性由于所有信息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以支持、传真、多用户终端、ATM、10BASE-T工作站及令牌环站。
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系统布线,只需做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各部门即可独立组网又可方便互连,为合理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
3.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所有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 认证,以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每条信息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以保证其电器性能。
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物理星型拓扑,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方便,从而保障了系统可靠运行。
4. 兼容性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
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