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笔绘画》教学设计2010-06-23 17:28:42| 分类:教学设计|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用画笔绘画》执教:姚素娥一、教材分析: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本课主要教学点是画笔的使用,包括画笔的选择、颜色选择、画笔粗细的调整、绘画等。
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看,是将美术、语文课有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来,通过观察、思考、想像画出最能表达诗文内容的图画,提高理解能力及信息表达能力。
这节课比较简单,通过“新知园”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画笔、颜色选择及笔头的调整。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本课主要教学点是画笔的设置,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学会用“金山画王”中的画笔进行绘画及颜色的搭配;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配合以前学过的内容给诗文绘画及修整图画中的局部图形;情感目标:寓教于乐,渗透美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与语文和美术学科整合,增强他们的审美观和想像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画笔的使用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绘画技巧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策略:本课根据要求和孩子的认知特点采用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结构。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启动金山画王,并认识了它的主画面,那么,怎么用“金山画王”画画呢?首先要掌握绘画的基本步骤,学会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金山画王的图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充分使用图库素材可以创作出漂亮的图画作品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画笔”的使用。
出示课题:用画笔绘画(二)、新授1、教学“笔”的使用出示诗文: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问:这句诗描写了什么?教师演示:在图库中一幅突出蓝天的背景图,选择画板中的画笔,简介画笔的使用,画出大雁,完成诗歌配画。
金山画王画板的第一种工具就是笔,单击“笔”,画板区左侧有8种画笔可供选择:铅笔、喷笔、水彩笔、刷笔、麦克笔、粉笔、特效笔等。
使用各种画笔,比较它们的用处与区别。
画板区的下方,可以设置画笔的颜色、画画的方式、笔头粗细及笔头宽窄,画画方式分为涂鸦及直线两种。
2、学生尝试各种笔的功能,并完成诗配画。
(三)、大显身手1、为下面的古诗绘画。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使用几何画板工具绘制《老鼠斗鸡》图。
(四)、课堂评价完成第31页的“又进步了”,为自已的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及学习兴趣打打分。
(五)、问题口袋对本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请在写在第31页的“问题口袋”里,课后或下一节课把这个问题弄明白。
七、板书设计第7课用画笔画画笔调节粗细宽窄颜色方式八、教学反思:从本课上课情况来看,在稍加探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的操作步骤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经过我的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操作步骤都能完整地经历一遍。
但是不排除部分学生接受新知的速度较慢,操作跟不上。
在金山画王中,从“不会”到“会”是一种境界,从“会”到“画好”又是一种境界。
不少学生都是停留在了第一种境界上,没有向更高的境界迈出脚步。
从绘画结果展示来看,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处理好大雁南飞图中大雁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美学中的“近大远小”透视效果。
很多学生美学方面所知甚少,画出的人字形大雁群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单纯复制,大雁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没处理好。
这是以后教学中需要加以引导的。
还有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学生在画错的时候,习惯于美术课上的“传统”绘画手法,使用橡皮擦。
可是,擦除后背景会出现一片不规则的空白区域,其效果不会太好。
这里需要多引导学生掌握“撤销”按钮的使用,并养成这种习惯,从而达成最佳的画面处理效果。
用画笔绘画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金山画王中用画笔绘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美感和绘画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1、调整画笔的粗细和颜色。
2、利用画笔绘画。
三、教学过程:出示几幅用画笔画的图画,让学生欣赏,导入新课。
1、调出画笔。
(1)单击“画板”按钮。
(2)单击“画笔”按钮。
(3)选择“画笔”。
金山画王默认的画笔是铅笔。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画笔。
2、画笔的调整。
(1)颜色选择。
通过演示,使学生掌握颜色的调整方法。
(2)笔头粗细的调整。
边演示边讲解笔头粗细的调整方法。
(3)学生进行调整练习。
3、学生用画笔进行绘画练习。
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及时解决学生绘画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重点讲解。
4、展示自己的作品。
5、教材第30页大显身手。
学生进行绘画比赛。
6、课堂小结。
《用画笔绘画》说课材料作者:赵华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82 更新时间:2007-11-20我说课的内容是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7课《用画笔绘画》。
分两大部分说教材和说教学设计:一、说教材分以下几个环节:(一)教材分析教材设计熟悉画笔和为古诗《鹅》配图来掌握画笔的使用,并通过探究来熟悉几何画板的使用。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使用画王的画板工具进行创作,难免会存在熟悉工具的兴趣高于创作兴趣的问题。
本课授课时间正值十一长假回来,结合着爱国主义教育,我对教学内容作了以下调整,以画一面较为正规的五星红旗为主要任务,再结合刚掌握的技能对其他工具进行探索,进行自由创作——用几何图形画画。
从课程整合角度看,本课将品德教育和美术知识融入到课中,通过观察思考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情况三年级学生虽然刚刚开始上信息技术课,但是不少同学的家庭已经配备了电脑,并且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已经对所学内容了解。
在计算机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往往会优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
所以设计本课教学时需要注意调动这一部分学生,不管在讲课还是在练习中,请他们做小老师为其他同学解疑。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国旗制作方法,掌握线条颜色、粗细的调整,过程与方法:利用任务驱动和启发式教学在新授阶段围绕国旗中五角星定位、大小和角度三个问题,采取分步设置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深入,最终顺理成章地完成国旗的制作,提高教学效率,为后来的探索其他画板工具和自由创作节省时间。
遵循认知规律,采取观察、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使其肯学、学会、会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美育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时间、要珍惜现在美好生活和注意美术作品的颜色搭配问题。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习惯。
(四)设计理念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的小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
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向学生展示收集的作品,在获取新知的同时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作欲,边探索新工具的使用边想象完成作品,整节课环环相扣顺势而下。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具准备多媒体微机室网络教室控制系统金山画王多媒体课件二、说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设计了一个问题:“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通过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明确地告诉学生“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设计意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抛出学习内容。
(二)感受新知教师先用画笔画一个不规则的五角星,利用连续的两个问题:“如果这样的五角星出现在五星红旗上,好不好看?”和“同学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画得比老师的好!”向学生征集不同的方法。
如果学生能够说出利用五角星工具,可是顺势向下进行,请学生演示绘制过程。
首先鼓励学生的勇敢和掌握的情况,同时向学生提出要求:“你画得五角星太粗,怎样能画得细一点?”通过这个提问来解决线条的粗细。
让学生尝试着画三个细线条大小不一样的五角星,来体验画五角星的方法。
教师出示一个由三个不同颜色五角星组成的图案,让学生观察这个图案的特点,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出这个图案的特点,并总结出要解决的三个问题,1、如何调整线条颜色;2、如何调整五角星方向;2、如何才能让三个五角星的中心点在一起。
让学生尝试着画五角星组合图案。
并提出要求,如何调整颜色可以参考课本。
在学生练习之后,总结出方法。
1、找准中心点;2、拖拽鼠标调整大小;3、鼠标画弧找角度。
安排限时练习“看谁先完成。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设计意图:在完成最终作品前,先安排一些辅助训练内容让学生完成,在训练技能的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信心。
(三)完成作品“既然这个图案都没能难倒同学们,我相信画国旗肯定没有问题!”教师利用这句话承上启下,也对学生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出示国旗的制作要求,并在旗面上出示辅助线来帮助学生理解制作要求,并让学生复述制作要求。
安排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并针对个别学生提出建议。
展示不同学生的作品并请同学提出意见。
安排继续练习并提出要求,“要珍惜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画完得国旗保存,多画几面,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教师通过总结性的话语来结束这一环节,“国旗虽然简单,但是画好可不容易,必须通过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他的特点。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仔细观察、多多观察,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横向比较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纵向比较能够知道自己的进步。
全面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习。
(四)探索发现与自由创作向学生展示收集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的欲望。
“这些作品都是我从网上收集的,同学们观察一下他们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共同点。
1、都是用几何图形拼的;2、都有自己的主题。
“我们刚才已经掌握了五角星的画法,其他图形的画法,我想也难不住同学们。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探索其他图形画法的同时,完成一幅命题画。
”展示学生的作品,开拓学生的思路。
利用一句总结性的话语引出下节课的内容。
“美丽的图画只有线条是不够的,下节课我们就来为我的集合画涂上漂亮的颜色。
”设计意图:学生在掌握了五角星工具绘制五星红旗之后,为了不让学生受到学习内容的限制,专门设计一个自由创作的环节一是根据所学技巧触类旁通地熟悉其他感兴趣的工具;二是开拓学生思路不仅满足掌握技能的需要,而是达到学会使用、展开联想、大胆创作的更高需要。
(五)说效果在本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不是一味地讲知识,而是利用启发式教学原则,给学生知名学习方向和目标,让学生研究探索,注重了知识的及时巩固,也侧重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