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公共政策学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Policy
课程编号:1305210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和学分:总学时:32 总学分:2 理论学时:32
适用专业:城市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公共行政学
开课系部、教研室:公共管理系,城市管理教研室
二、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公共政策学》是城市管理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分析技术,并学会将这些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于现实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提高公共政策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教学总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了解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和演进历史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基本要素。

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模型路径,掌握具体的决策与分析技术,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和途径,了解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历史经验、教训。

以期学生具备初步的公共政策问题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编制和抉择能力,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评估能力,能够较好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实践要求。

四、各章主要教学内容
1、各章授课学时分配
2、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1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4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政策本质;基本特征;主要功能
教学要求:
掌握:公共政策的本质
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了解:政策分析的历史沿革
重点: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难点:公共政策的本质;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2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2学时
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市场途径的优势与缺陷;政府途径的优势与缺陷;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理解:志愿途径的优势与缺陷
了解:政府角色定位问题的逻辑框架
重点:市场途径的优势与缺陷;政府途径的优势与缺陷
难点: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
第3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4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政策系统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公共政策主体、客体、环境等的含义及构成;公共政策工具的种类
教学要求:
掌握:公共政策系统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理解:公共政策主体、客体、环境等的含义及构成
了解: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
重点:公共政策主体、客体、环境等的含义及构成
难点:公共政策主体、客体、环境等的含义及构成
第4章现代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4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政策问题概述;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政策议程建立
掌握:公共政策问题的含义、特征与类型;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涵义及其区别
理解: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了解: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政策议程建立的模型
重点:公共政策问题的含义、特征与类型;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涵义及其区别;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难点: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
第5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决策体制;政策方案规划的综合分析及基本程序;公共政策合法化
教学要求:
掌握: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与原则及其基本程序;
理解: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涵义及程序
了解:公共决策的择案规则
重点: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与原则及其基本程序
难点: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涵义及程序
第6章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分析2学时
教学内容:政策执行的理论研究;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掌握: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和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的区别;政策执行的过程、方式
熟悉:政策执行的模型
了解:政策执行的行动理论、组织理论、博弈理论的基本观点
重点:政策执行的过程、方式
难点:政策执行的过程、方式
第7章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政策评价概述;公共政策评价的操作;公共政策的终止
掌握:公共政策评价的含义与类型以及基本方法;政策终结的对象及可能遇到的障碍理解:公共政策评价的影响因素;公共政策评价的功能与目的;
了解: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设定;公共政策评价的操作程序
重点:公共政策评价的含义与类型以及基本方法;公共政策评价的影响因素;公共政策评价的功能与目的
难点: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设定
第8章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2学时
教学内容:现代科学方法论与模型方法;利益分析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系统方法与系统分析
掌握:利益分析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理解:事实、价值、规范与可行性分析方法
了解:政策分析中的模型方法
重点:利益分析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政策分析中的模型方法
难点:政策分析中的模型方法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由作业、课堂提问、考勤等形式构成;期末考试占70%。

六、教材及参考文献
1、教材:
[1]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文献
[1] 托马斯·R·戴伊. 理解公共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谢明. 公共政策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宁骚. 公共政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执笔人:刘严萍审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