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幕墙概述
第一节建筑幕墙
建筑幕墙:由金属构架与板材组成的、不承担主体结构荷载与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
建筑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的一种。
它不同于一般的外墙,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建筑幕墙是完整的结构体系,直接承受施加于其上的荷载作用,并传递到主休结构上。
有框幕墙多数情况下由面板、横梁(次梁)和立柱构成;点支幕墙由面板和支承钢结构组成。
(2)建筑幕墙应包封主体结构,不使主体结构外露。
(3)建筑幕墙通常与主体结构采用可动连接,竖向幕墙通常悬挂在主体结构上。
当主体结构住移时,幕墙相对于主体结构可以活动。
由于有上述特点,幕墙首先是结构具有承载能力;然后是外装,具有美观的建筑功能。
幕墙的支承骨架(横梁、立柱、支承钢结构等)通常由铝型材和钢材组成,有些情况下也用玻璃。
面板可以是玻璃、铝板、钢板或石板、混凝土板,但透光部份必定是玻璃板。
采光顶有时也会采用聚酸酯板。
通常按面板材料将幕墙划分为玻璃幕墙、铝合金板幕墙、石材幕墙等等,许多工程中多种幕墙混合使用。
与传统的墙体材料相比,建筑幕墙具有以下特点:
(1)主要材料是现在工业产物,玻璃具有光反射能力,铝板和金属板富于现代感,可以产行强烈的建筑艺术效果。
(2)墙体自重较小,玻璃和金属板幕墙通常为0.3~0.5KN/m2,石板幕墙约为1KN/m2。
玻璃和金属板幕墙只相当于砖墙的1/10~1/12、混凝土预制板墙面的1/7~1/8,从而降低主体结构和基础的造价。
(3)材料种类较少,多为工业产品,质量较稳定,而且工厂化加工,现场安装工作量少,无湿作业,工期较短。
(4)维护和更换幕墙构件都很方便。
(5)幕墙包封主体结构,减少了主体结构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有效地解决了大面积建筑和高层建筑的温度应力问㼵。
能较好地适应旧建筑立面更新的需要,所以常常用
加装幕墙来作为旧建筑改建的手段。
目前建筑幕墙得到广泛的采用,建筑幕墙的发展在我国只不过几年的时间,己成为一个大规模的产业,除幕墙材料的生产商的供应商外,仅直接从事幕墙制造安装的厂商己超过千家,年生产幕墙近800万M2,年产值近百亿元,我国己是世界上幕墙年产量最高的国家。
第二节幕墙分类
幕墙早在100多年前即已在建筑上开始应用,但由于材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原因,发展十分缓慢。
最近30—4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幕墙获得飞速的发展,在建筑上广泛应用。
幕墙工程按帷幕饰面材料区分,有玻璃幕墙、金属幕墙和石材幕墙等。
其中玻璃幕墙按其结构形式及立面外观情况,可分为金属框架式玻璃幕墙、玻璃肋胶接式全玻璃幕墙、点式连接玻璃幕墙;又可细分为金属明框式玻璃幕墙、隐框式或半隐框式玻璃幕墙、后置式玻璃肋胶接全玻璃结构幕墙、骑缝式或平齐式玻璃肋胶接全玻璃幕墙结构幕墙、接驳式点连接全玻璃幕墙、张力索杆结构点支式玻璃幕墙。
其中金属框架式玻璃幕墙工程按其构件加工和组装方式,又分为元件式(镶嵌槽式、断热型、隐窗型、隐框式)幕墙和单元式玻璃幕墙等。
1、玻璃幕墙:多使用铝龙骨
明框幕墙:
隐框幕墙:
半隐幕墙:分为横隐竖明式及横明竖隐式
2、金属幕墙:金属板幕墙多用于不采光墙面。
墙体框架为铝合金或型钢制造,金属板
墙面材料有下列多种(表)
3、
4、点式幕墙:分为龙骨式和拉索式(附图):
拉索点支式幕墙
驳接式幕墙
4、石材幕墙:分为背栓式石材幕墙和传统湿贴石材幕墙,石材厚度在2至3厘米。
a、背栓法:在石板背部打4个圆槽,圆槽中放入611石材干挂胶,由4个金属锚栓插入圆槽连接。
把石板定在空中。
上面两个锚栓承担石板全部质量,下面两个锚栓承担风压。
b、干挂法:在石板上下左右端开短槽或长槽,槽开在石板一边的中间,石板厚度一般为25—30毫米,槽宽一般为7—8毫米。
用不锈钢挂件的一边插入槽中,槽中放入611
石材干挂胶,另一边与墙体上的钢架网连接,钢架网为槽钢和角钢,以锚栓预埋铁板固定于墙体上。
石材幕墙的特点:
石材幕墙所负载的力卸载在每一根龙骨上,龙骨连接主楼,龙骨的长度为楼层的层高,每根龙骨只有一个定点,所以石材幕墙的荷载力便均匀分布在建筑主体结构。
龙骨之间的缝隙称为“收缩缝”,用胶连接,因胶是有弹性的,故避免了石材的热胀冷缩所带来的弊端。
5、全玻幕墙:以高度区分为:镶嵌式(3米以下)和吊挂式(3米以上),其中吊挂式能实现荷载的转移。
吊挂式全玻璃幕墙一反传统的下部基座承重方式,而系将整片玻璃吊挂于结构架下,重量由梁负荷。
玻璃受地震、风力等外力作用时,可作小幅度摇摆,以避免应力过于集中而破坏。
如下部受重力冲击破裂时,上部仍悬于梁下,这样即可避免整片玻璃坍塌造成的伤害。
6、采光顶:一般用于楼顶、室内游泳池顶等。
施工程序一般为:先装钢结构再装铝龙骨最后装玻璃。
(附图)单曲面采光天棚
7、雨蓬:分为铝板雨蓬和玻璃雨蓬。
玻璃雨蓬以点式幕墙居多,造型奇特、美观。
第三节幕墙设计
一、幕墙设计的一般原则
1.安全性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安全性都是最重要的。
设计指标应当满足建筑的用途、性能和一定的使用寿命,并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
作为外维护结构的幕墙应选择适当的材料、结构和足够的强度,抵御风荷载、雪荷载、自重、一部分地震作用及特殊情况下外力造成的冲击荷载。
并应采用有效措施保证幕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浮动连接
幕墙主要的连接设计除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外均应采用浮动连接
....,并留下足够的间隙,以便吸收沉降、热应力及一部分地震作用。
并采用合理的密封材料或构造,对所留间隙进行密封,必须保证水密性和适当的气密性。
3.经济性
中国仍是一个不富裕的国家,经济适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
在保证安全和一定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约材料成本。
4.等性能设计
幕墙主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隔声性、光学性。
我们进行幕
墙设计时应采用等性能设计
.....。
等性能设计有两个含义:一是根据幕墙不同部位的使用功能和用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性能设计;二是在使用功能和用途相同的条件下,不同部位的性能应该相同。
比如说:在通风百叶处不需要使用断热型材;铝板和石材幕墙应属于装饰冷墙体系,宜采用开放式结构,不宜采用密封胶将缝隙堵死,使其密不透风;幕墙开启部分宜与固定部分性能相同等等。
5.可加工性、可安装性
幕墙从结构设计阶段就应当考虑加工性和安装性。
加工性和安装性好,利于组织生产和现场施工管理,可缩短工期,节约人力、设备运行及管理成本。
6.可维护性
幕墙设计必须考虑安装以后的维修和保养问题。
幕墙面板和幕墙主杆件必须采用可.
拆卸结构
....,以便在面板破损及其他情况下进行更换。
实际上幕墙设计成可拆卸结构并不困难,而且非常必要。
又如热通道幕墙,必须留下足够的空间进人或内侧全部为可开启结构,以便清洁和保养。
二、设计依据
①建筑设计图纸:建筑图和结构图
包括:建筑设计说明、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墙身大样图以及其它可以确定建筑结构的图纸。
②建筑幕墙工程施工(或设计)合同(或协议)
合同就是业主的意思表示,对原建筑设计的效果是否可以改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要求达到什么样的一种使用功能或效果,这一点需要设计师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换意见。
③标准与规范
各种建筑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各种材料的标准规范以及各种材料的机械性能。
④当地的气候条件
全国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其当地的基本风压就不一样,在进行幕墙设计时就应根据当地的基本风压进行设计。
有3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根椐建筑物的重要程度而定。
⑤地质情况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设防烈度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70%,绝大多数的大、中城市都要求考虑抗震设防,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当地的抗震设防裂度的要求。
三、幕墙设计应提交的文件
①设计说明
说明工程概况、设计依据、材料要求、施工要求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②平面图
预埋件布置平面图、局部平面大样图
③立面分格图
体现建筑效果的分格图,体现现分格尺寸大小及分部的装饰内容。
④立面钢架布置图
⑤节点大样图
⑥构件图
⑦幕墙结构计算书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