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线路接地原因和事故处理原则

电缆线路接地原因和事故处理原则


Abstract: The electric cable is a special wire fo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energy. Due to the reliable operation, space-
saving, small maintenance workload and without frequent inspections and extensive, the electric cable is widely used in power plants and
lost pressure, and affect grid security.
关 键 词 :电缆线路;接地;事故;处理
Key words: cable lines;grounding;accident;processing
中 图 分 类 号 :TM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4311(2012)28-0105-02
线的所带线路电缆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由于处理不彻底, 及以上,除了加强监控,并及时通知客户控制负荷,对于长
引发电缆线路频繁接地,处理时间长,损失大量负荷。 1 电缆线路的接地原因分析 我局 2010 年电缆事故统计当中,电缆线路发生故障
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温度的影响。如三友化工等厂家,炉变及电缆头因
的国家保护资金及银行贷款,有充足的保护修缮经费,有
[2]沈海虹.美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税费激励政策[J].建筑
优惠的税收政策,因而保护工作得到不断完善、保护实践 学报,2006,(6).
效果越来越好。其财政专项资金和税收激励政策可以潜移 默化地帮助各国政府宣扬各自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
2 对我国的建议 激励措施是个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涉及到多管齐下的 综合措施,它与经济发展、税收制度、部门组织、产权情况、 司法体系等相适应,并且这些影响因素之间互相制约、相 互促进。因此在各地确定相关保护法规的同时,应将激励 措施渗透到具体的保护方法中。 历史建筑保护也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公
1.6 小结 虽然欧美各国的历史文化有所不同,但是 共同点都很明显:有明确的保护性公共政策,有多种方式
注释: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 性变迁,2002. ② T.Nypan. Cultural Heritage Monuments and buildings as value generators in a postindustrqial economy. ③理查·科林斯(RichardC.Collins)著,邱文杰、陈宇进译.旧城 再生,美国都市成长政策与史迹保存,创兴出版社,1997:24. 参考文献: [1]沈海虹“. 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D].上海: 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6.
[4] 付 强 . 电 缆 故 障 查 找 技 术 及 实 际 应 用 [J].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
A:36.4Kv 炸,造成同一电缆沟 28325 落和线
2010.2.8
35KVIII 母
B:0.4Kv 落特线、28332 落矿乙线电缆 落特线
1:26 分
C:36kV 损伤严重引起接地并造成相 落矿乙线
邻线路非正常停电
致电缆头击穿,在此情况下共制作电缆头 13 个。 2 处理电缆接地原则 35KV 电缆线路接地,处理原则规程都有规定,因为我
28332 落矿乙线接地原因:前
A:36.4kV 次电缆故障处理不彻底引起
2010.2.23
落矿乙线
35KVIII 母
B:0.1kV 再次接地,且电缆故障融化
2:45 分
落亿线
C:36.2kV 物滴落在 28317 落亿线电缆化硅、铁合金为主),确认 故障线路后,及时联系客户先停负荷,尽快对故障线路停 电,对于不能及时配合的客户采取强硬措施拉路警告。
温度过高而导致电缆头击穿。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次数约 为 18 起,共计制作电缆头 15 个。
②电缆在电缆沟里分布比较密集。如荣盛银北铁合金 厂,由于观察井盖坠落而导致电缆沟里的电缆砸伤而引起 短路起火,造成其余厂家的电缆受损。共制作电缆中间头 51 个。
③厂家严重超负荷运行。如黄河铁合金、鹏盛冶金、凌 云化工、荣盛银北铁合金、凌云化工等厂家,由于电缆长期 过负荷运行造成电缆老化,电缆温度升高,尤其在炎热的 夏季,电缆温升造成电缆及电缆头的主绝缘被击穿,共制 作电缆头约为 50 个。
帮助。二是鼓励了更多对于旧建筑再利用项目的前期研究 人文关怀。
和开发计划。如果从政府获得与旧建筑相关的信息,井且 把旧建筑再利用开发计划提交给规划部门审批的成本很 低,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投资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从而增 加了旧建筑再利用的机会。
例如,美国有一些城市通过免除旧建筑再利用项目的 规划申请与审批费用来提供奖励。比如德州的圣安东尼奥 市、马里兰州的巴尔地摩市等。
参考文献: [1]葛占雨.电力电缆故障类型及探测方法浅析[J].华北电力技 术,2008,(08). [2]谢少芬.电力电缆的敷设和故障点检测[J].武汉船舶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6,(03). [3]刘兰泉,田海霞.电力电缆故障性质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 工,2005,(06).
⑦电缆头的制作工艺。电缆线路施工中,在电缆制作
⑥对于电缆沟电缆过多过密,建议控制电缆数量,防 止电缆故障时,殃及正常线路,扩大事故。
3 结论 电网的安全运行除了要求我们精心调度,尽职尽责 外,也要求我们熟练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保护电网设 备,尤其是同电力客户打交道时,要充分利用《调度协议》 来约束客户规范用电,规范操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了解、掌握客户线路性质、负荷 特性和容量、用电特点,才能做到迅速、准确果断地处理事 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7]王信.美国旧建筑再利用制度安排及对上海的借鉴[D].上 海: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7.
· 106 ·
价值工程
2 010 年 2 月 , 我 局 某 220KV 变 电 站 35KVII 母 、 做电缆中间头及终端头共 16 个。
35KVIII 母频繁出现接地,接地见表 1。
⑧电缆头沿面放电。高耗能企业污染严重,生产时产
局该电压等级线路负荷主要以高耗能为主,单台容量也 大,最小也有 12500KVA 负荷,直供负荷,负荷重、电流大, 突然甩负荷对电网冲击大,而电缆接地故障不易查找,时 间越长,危害越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危及到电网安
1、28327 落和线接地原因:前
A:37.2KV
次故障处理不彻底引起再次
2010.2.12. B:37.5KV
④机械损伤。由于施工建筑开采土方时,挖掘机挖断 电缆造成电缆断裂及电缆的主绝缘被损伤,共制作电缆头 及中间头 25 个。
⑤电缆本身质量。如电缆加工时,电缆有气泡、电缆的 屏蔽断裂等诸多因素。因电缆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共 9 起,共制作电缆终端和中间头 9 个。
⑥电缆铺设过程中的损伤。由于电缆长度过长拉力 较大,被利物刮伤,因电缆铺设而导致的电缆损伤事故共 13 起。
表1
生的污染物,飘落在电缆设施上,如电缆头表面脏污,下雨
接地母线 接地时间 接地电压
原因
停电线路 等天气原因导致电缆头沿面放电,使电缆头绝缘受损而导
A:36KV
2010.2.7
28327 落和线 #1 杆电缆头爆
35KVII 母
B:36KV
落和线
18:46 分
炸,造成电缆严重烧伤
C:0.7KV
28327 落和线 #1 杆电缆头爆
Value Engineering
· 105 ·
电缆线路接地原因和事故处理原则
Grounding Causes of Cable Lin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Incident Handling
李旭娟 LI Xu-juan
(石嘴山供电局,石嘴山 753000) (Shizuishan Electric Power Supply Bureau,Shizuishan 753000,China)
目前期研究、购买规划资料与表格、申请各类规划许可证 护工作中,因此激励政策应该确保公平,尽量在物质空间
的费用在整个项目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比大规模的项目要 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兼顾到社会问题的改造,给予中低收
高得多。免除这部分费用对小规模的再利用来说是很大的 入者和老龄业主更多的实际优惠,体现出匡扶弱势群体的
摘 要 :电力电缆是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一种特殊电线,由于运行可靠,节约空间,维护工作量小,不需频繁的巡视而广泛 、大量地被
应用于发电厂及变电站的接线中。而电缆线路一旦出现故障,多数是永久性故障,故障隐蔽,不易查找,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如不及时
采取措施,就会危及其余线路,甚至造成母线失压,影响电网安全。
作 者 简 介 :李旭娟(1973-),女,宁夏惠农人,中级工程师,本科。
“站”而建,距离变电站近,负荷重、线路短,污染严重。这些 馈线基本采用电缆接线,共用一个电缆沟,一旦线路故障, 对变电站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针对 35KV 线 路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及应采取的处理原则。
旧建筑再利用项目。对于规模较小的再利用项目来说,项 共事业,激励措施的目的是激励全社会参与到历史建筑保
[3]沈海虹.美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地役权制度[J].中外建 筑,2006,(6).
[4]沈海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发展权转移[J].中外建筑, 2006,(2).
[5]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 的一种整体性方法[D].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6]龙灏,李昂博威.美国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 启示[J].室内设计,20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