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众斗殴罪不以双方聚众为必要

聚众斗殴罪不以双方聚众为必要

分类号:B G64
检察日报/2000年/09月/11日/第003版/
司法实践
聚众斗殴罪不以双方聚众为必要
房培志
聚众斗殴罪,是指出于私仇、争霸或其他不正当目的而纠集多人成帮结伙地斗殴的行为。

由于刑法对此罪的描述方式是简单罪状,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的特征,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致使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一些案件定性分歧较大,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聚众斗殴必须是双方多人互殴,即双方不但要聚众,而且还必须具备聚众斗殴的故意,即双方都是故意犯罪行为,对一方聚众殴打未予聚众的另一方则不构成聚众斗殴罪,应作为一般共同犯罪处理。

第二种观点认为,只要一方具备聚众斗殴的故意,并有聚众去殴打另一方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并非对方也必须具备与之相一致的故意和实施行为,双方聚众并不是构成此罪的必要条件。

笔者认为第二种意见更符合立法精神,也更有利于打击犯罪。

主要理由是:
一、从犯罪构成要件来看,任何行为只要具备刑法规定的主客观要件就构成犯罪,如果一方的行为具备聚众斗殴的要件就已构成聚众斗殴罪,刑法并未要求一方在具备犯罪构成条件时行为对象或其他方面必须有相应的行为,所以对聚众斗殴罪的构成也不必一定要求对方必须是 聚众 。

二、从司法实践看,出于报复或争霸一方聚众殴打未予聚众的另一方的现象较为多见。

虽然只有一方聚众,但社会危害性较大,如果这类犯罪行为对被害方造成重伤或死亡的,以共同故意伤害罪或杀人罪定罪量刑还尚可理解,但对未造成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则难以再定伤害罪,而司法实践中对此往往以寻衅滋事罪认定。

笔者认为,寻衅滋事罪的量刑要比聚众斗殴罪轻,根据此类行为的特征和危害结果显然罪刑难以适应,社会效果也不好,而且即使定了寻衅滋事罪,这类犯罪行为也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要件,两者有着根本区别。

所以,笔者认为,对聚众斗殴罪的认定不应以双方必须聚众作为必要条件,对一方聚众斗殴未予聚众的另一方的,也应列入聚众斗殴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