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问卷调查表分析作者:林淑娟发布时间:2012/3/8 9:31:38 浏览人数:1790提高阅读能力需要遵照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找到制约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症结所在,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切入口,是我们研究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一、通过学生阅读能力的问卷调查发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我对我校高二年级7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英语阅读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100%的学生认为阅读非常重要或重要。
他们认为课外阅读不仅扩大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还对学科成绩特别是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他们还认识到制约自己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词汇量不足和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匮乏。
100%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成绩不满意,这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心理保障,因为学生主观上已有了心理需求。
2.学生的阅读面比较广泛,但阅读兴趣各不相同,90%的学生喜欢故事类课外阅读喜欢的程度,由强到弱排列为: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
这说明我们的实践应选材广泛,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3.有80%的同学对长难句理解有困难。
只能理解表层含义,难作出正确的推理判断。
4.对于阅读习惯,80%的学生是被动阅读,是在老师要求下阅读。
90%的学生对阅读方法了解甚少,欠良好的阅读习惯; 依赖于老师的提示、分析。
5.运用构词法去猜测生词的能力较弱,学生阅读障碍的关键是学生对生词、关联词、替代词的缺乏正确理解。
二、对问卷发现的问题的思考及对策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无阅读英语的兴趣,更无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有效的阅读策略。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阅读要选好教材良好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要读得准,二要读得快。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于阅读材料的选取受到限制,学生从高一到高三所读材料的梯度较为模糊,在同一层次上重复过多,虽经师生共同努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却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忽略了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特别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常常对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关注,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教师在选取材料时既要考虑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特别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应重视这一点。
同时,还要注意各种不同材料的交替使用,尽量避免体裁和内容的单一。
另外,不同性别对同一种内容的兴趣也不一样,这也是教师必须引起重视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还可从网上下载一些笑话和幽默故事,贴在教室的贴报栏里,让学生课前课后随时阅读,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得到片刻的放松和休息。
总之,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了解他们的热点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整体素质。
(二)阅读要掌握技能1.略读法是快速阅读中的一种方法,通常又称为浏览。
略读的关键是在能抓住文章要点的前提下以个人最快的速度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准确地回答有关文章主旨和大意的问题。
利用略读法做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首尾两段,因为文章的第一段往往点明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意图,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则常常总结归纳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查阅法考生从文段中获得所需的具体信息,可以不需要阅读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阅读就行,这种方法就是查阅法。
查阅法主要是获得具体的信息,回答具体的问题,即测试中的细节问题,它常常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有关,有时跟具体的数字如长度、宽度、高度、距离、大小、尺寸等有联系。
考生在使用查阅法时,应该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顺序排列,文章的结构有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有的是按空间顺序排列,有的是按逻辑顺序排列。
弄清楚文章的排列顺序能帮助考生在阅读和回答问题时做到高效省时,准确无误。
3.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法. 考生应该有意识地积累英语单词,没有一定量的英语单词作基础和保障,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都无从谈起。
考生可以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把一个生词放在具体的句子语境中记忆。
4.判断推理法.运用以上方法学生已经能做出好多题,但是在答题的时候,考生有时会发现所给的四个题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可以作为答案项,这时就应该意识到该题是一个判断推理题了。
在答题时,考生一旦发现有一个看似正确的选项,就立即把它作为正确答案的备选项,这是不明智的,正确的方法是再看一看其他选项中还有没有更完备的答案。
如果有别备选答案的话,就要根据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选择比较,去伪存真,做出深层理解和全面分析,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选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的最佳答案。
三、结语语在调查问卷中我们更好的认识到我们的学生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弱点及困惑,他们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他们以应试为目的的功利性学习动机,阅读速度和命中率不够理想,阅读面窄和词汇量有限等问题。
这说明我们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方法仍有待改进,应该通过因材施教,对不同群体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指导方法,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以及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更深层次的大学学习所需要,才是适应社会需求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切实贯彻好课题的宗旨,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把英语阅读技能和平时的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扭转英语阅读教学的瓶颈,激发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高效性。
高中英语阅读问卷调查作者:阚惠秋发布时间:2012/3/8 10:08:46 浏览人数:1376一、通过学生阅读能力的问卷调查发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我对我校高二年级5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英语阅读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不难得出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对英语及阅读课不感兴趣,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信心,缘由是目前从初中到高中的英语课,教师上课主要侧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考试技巧的传授,忽视语篇教学,也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母语及背景知识和学习习惯没有得到很好养成等原因,也造成部分学生将这一困难和问题迁移到英语阅读的学习中,从而使这些因素都成为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
(二)对词汇、句法、语言以及所阅读的文体和题材这方面所存在的障碍,学生自身也往往容易觉察到问题之所在。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因词汇障碍而心烦,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
主要成因是高中生阅读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对阅读理解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原因就是高中学生仍有相当多的人不能熟练运用生词策略,避生就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对于句法障碍而言,从调查问卷中反馈出这类障碍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
其成因是近些年强调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点忽视和轻视对语法的教学,学生在语法知识方面掌握的不系统、不到位。
这些因素都会在学生具体的阅读理解活动中不能顺利理解一些句子灵活多样的语法结构变化,从而形成阅读的障碍。
在语篇意义方面,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学生一般都能把握住自然段落的主旨及全文的主旨。
但大部分学生在自我陈述中表现为有时把握不住,这种现象的成因可能与文体特点(如议论文)、作者的表达习惯以及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
除此之外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也与障碍的形成有关。
在英语阅读理解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在没有词汇、句法等障碍影响后,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解答往往成为一道母语背景的阅读理解问题。
正是由于上面的原因,加之学生头脑中的观念与文章内容冲突,并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到文章中去,导致推理偏差,结果错误,所以有些教师在此时往往戏称学生不是英语未学好,而是母语及相关背景知识缺乏导致的。
这一戏称本质上恰恰映证了笔者在引言和英语阅读模式中所提及的相关阅读理论,即当阅读者所具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相关图式结构之间建立起某种对应联系时,其阅读和理解才是有效的。
题材而言,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广告、新闻类、故事类对学生阅读的影响程度很轻,主要成因是这类文体的试题多为细节题,有情节、语言一般也比较容易理解。
而科普文和议论文对学生的影响严重,其主要成因是科普涉及到高中各课程中未曾涉及的现象,加之所读语篇为英语原版,有一定的生词量和学生未曾学过的表达方式,因此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较大困难。
对议论文而言,其障碍成因除前面所阐述的背景知识外,还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以及西方人表达思想的语言方式与中国人有较大差异有关。
除此之外太长太难学生不感兴趣的话题及带有图表的文章都会构成学生阅读的障碍。
其成因主要是阅读心理以及对图表中符号、数据的识别、统计分析能力差所造成的。
二、对问卷发现的问题的对策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无阅读英语的兴趣,更无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有效的阅读策略。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选好精读和泛读材料良好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要读得准,二要读得快。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在选取材料时既要考虑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特别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应重视这一点。
同时,还要注意各种不同材料的交替使用,尽量避免体裁和内容的单一。
另外,不同性别对同一种内容的兴趣也不一样,这也是教师必须引起重视的。
(二)加强阅读微技能的培养1.略读法是快速阅读中的一种方法。
利用略读法做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首尾两段,因为文章的第一段往往点明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或作者的意图,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则常常总结归纳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查读法考生从文段中获得所需的具体信息,可以不需要阅读整篇文章,而只需找出可能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然后加以阅读就行,这种方法就是查阅法。
查阅法主要是获得具体的信息,回答具体的问题,即测试中的细节问题,它常常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有关,有时跟具体的数字如长度、宽度、高度、距离、大小、尺寸等有联系。
考生在使用查阅法时,应该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顺序排列,文章的结构有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有的是按空间顺序排列,有的是按逻辑顺序排列。
弄清楚文章的排列顺序能帮助考生在阅读和回答问题时做到高效省时,准确无误。
3.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法. 考生应该有意识地积累英语单词,没有一定量的英语单词作基础和保障,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都无从谈起。
考生可以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把一个生词放在具体的句子语境中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