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章 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
第6章 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
润最大化。
(二) 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管理的内容 1、运输决策 企业在运输作业前就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线路、运输 时间选择、运输成本预算、运输入员配备和运输投保等进行选择, 拿出最优方案。 2、运输过程管理
对发运、接运、中转和运输安全的管理及对运输人员和由于
商品流引起的资金流的管理。其中发运管理要注重协调货与车的 衔接,中转管理应强调中转的衔接,货物的包装等。接运管理强
(三)运输中的经济原理 1. 幅员经济和密度经济 ◆ 幅员经济: 在运输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密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 加运输线路或运输设施设备来增加运输网络系统的产出。此时, 随着产出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这是由于运输网络的幅员增 大而引起的。
◆ 密度经济: 在不增加运输线路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运输设施利用率增加运输 网络系统的产出,随着产出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
—— 能耗最小,在大 批量运输时与水 运接 运送货物种类 单一,且管线 固定,运输灵 活性差 建设费用比铁路 低60%左右 运输量大
便利性
机动性差,需 需要其他运输方 难以实现“门- 要其他运输方 机动灵活,能够 式的配合和衔接, 门”运输,必须 式的配合和衔 进行“门-门”运 才能实现“门- 借助其他运输工 接实现“门-门” 输 门”运输 具进行集疏运 的运输
(2)按配送区域的范围分: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 (3)按配送中心内部特性:储存型配送中心,直通型配送中心、加工型
配送中心。
(4)按配送中心的归属分:自用型配送中心、公用型配送中心
(六) 配送网络与配送模式
1. 配送网络分类 ◆ 集中型配送网络
在配送系统中只设一个配送中心,物流企业从不同客户那里取到的
(二) 我国运输线路长度
2009年底公路里程:382万公里 ;2009年底铁路运营里程:8.6万公
里;2007底内河航道总里程:13.3万里,世界第一;2006年底国内航线总
里程: 114.73万公里;2006年底国际航线总里程: 96.62万公里
(三) 从运输线路方面提高运输合理化的方案
1.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
(三) 配送的基本环节
1. 集货。 配送的第一个业务环节,属于配送的准备工作,是把分散的、待
配送的物品集中起来,为后面的分拣和配货环节做准备。集货的最大优 势就在于通过货物集中能形成规模效益。
2. 分拣。主要涉及到这些业务操作:把需要配送的物品从储位上拣取出来,
准备齐全,按配装和送货要求分类,然后送入指定发货地点堆放。 3. 配货。物品按要求分类拣取后,再经过配货检查,做好标记,运到发货准 备区等待装车发送。 4. 配载。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货物装载。 5. 送货。把配好的货物按照预订的配送路线和合适的运输方式送达到用户指 定的地点,将货物交于指定收货人。
五种终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道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短途慢 于公路 能耗低于公路 和航空运输
成本高于铁路、 水路和管道运输 运输成本一般较 成本最高 仅比航空运输成 铁路低 本低 —— 速度较慢 速度极快
成本与水运接近
速度 能耗
2. 规模经济 随着一次货物运输量的增加,分摊在每单位货物上的平均固定 成本会下降,从而产生规模经济。 3. 范围经济 因为联合成本和共同成本的存在,当一个企业同时提供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产品时,产品的平均成本更低,即生产效率更高,这时 我们称存在范围经济。运输业是范围经济存在较广泛的行业。 4. 距离经济 在运输总成本中,部分成本不随运距的变化而变化,导致 “运 输成本的以远以减“,从而产生距离经济。
◆ 提高户满意度,留住客户。
(三) 物流服务的基本原则 客户至上 (四) 物流服务水准衡量 ◆ 作业性 涉及到交付速度、交付一致性、货损货差情况。
◆可得性
指当顾客需要运输服务时物流公司能够及时提供运输工具,及时承接并 运行业务; ◆ 可靠性 主要指安全交货的可靠性。
(五) 运输服务要求及服务方式选择的原则
1. 专业化
专业化的运输管理人员,专业的设施设备,专业的服务管理。 2. 系统性 从系统的高度合理运用运输工具,提高运输效能;通过运输 信息系统对运输源、客户及其需求、服务项目和运输单证等进行综 合管理,以求效益最大化。 3. 信息化 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和控制,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通过 其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有效运用运力、做出最经济,最合理的运输 方案。
7. 提高运输网络及运输线路的设计能力,力求运输的合理化;
第三节 运输线路与配送网络的选择
一、运输和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略) 二、运输线路概论 (一) 运输线路选择的依据 (1) 如何对货物分组来制定路线; (2) 安排最好的服务顾客的发送顺序; (3) 每一条线路上相关车辆的配备; (4) 顾客对货物发送时间限制。
所需的运输工具。
2.集装箱运输 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 3.托盘化运输 这是成组运输的一种新形式,指将货物按一定标准组装在一个标准托盘 上组成一个运输单位,利用托盘升降机或铲车进行装卸、搬运和堆放。 4.陆桥运输 采用大陆桥运输,充分发挥铁路运输、海洋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的特长。
(三)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第三方物流公司所从事的运输一般只涉及货物的载运和
输送。
(二)运输功能 ◆ 空间效用 物品在不同的位置,其效用价值不同,通过运输把物品从 效用价值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用价值高的地方,从而实现物品 的增值。这对应着运输的产品转移功能。 ◆ 时间效用 货物处在不同的时刻,其效用价值不一样。通过储存保管, 把货物从效用价值低的时刻延迟到效用价值高的时刻再进行消 费,从而实现货物价值增值。运输车辆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货物 存储设施,可实现货物的一部分时间效用。
2. 大力发展直达运输; 3. 必要时的“中枢辐射”线路;
“中枢辐射”运输示意图
4. 尽量采用“四就”直拨运输线路。 就厂直拔:是将商品由生产厂家直接发送到要货单位,又分为厂际直拨、 厂库直拔、厂站直拨等几种形式。一般日用工业品多采用就厂直拨的方式。 就车站直拨:是将到达车站或码头的商品,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分拨给
调交接手续的严谨性,仓位准备的及时性。
3、运输结算管理
包括运输费用结算与财务处理,有时会涉及索赔和理赔,维修 运输设备等。 运输管理内容体现在实务操作中主要是: ◆ 运输方式及服务方式的选择;
◆ 运输业务流程与应急预案的确定;
◆ 运输路线的选择; ◆ 车辆调度与组织;
◆ 运费的确定与审议。
(三)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管理的特点
1. 服务要求 速度、一致性、灵活性 2. 运输服务方式选择原则 及时、安全准确、经济、优化、
三、提高运输过程中服务水平的策略
1. 为重点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2. 实行特色物流服务; 3. 多物流服务组合; 4. 建立高效合理的物流服务管理体(机)制; 5.大力引进具有现代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能力的人才; 6. 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配送中心主要特点:
◆ 为特定的客户服务; ◆ 促进大规模定制的实现; ◆ 有完善的信息系统; ◆ 功能健全,它是采购、进货、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订单处理、 分拣配贷、发货、配送等功能的巧妙组合; ◆ 作业的批量小、频率高; ◆ 配送为主,存储为辅。
2. 配送中心分类
(1)按职能分:供应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包裹快递配送中心;
第六章
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
◆ 概论 ◆ 运输方式与服务方式的选择 ◆ 运输线与配送网络的选择 ◆ 运输设备选择与车辆调度
◆ 运费的确定与审议
第一节 概论
一、运输概论
(一)运输定义
中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定义:用设备和工具,
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 货、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四) 配送的种类
1. 按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分 ◆单品种大批量配送 ◆多品种小批量配送 ◆成套配送 2. 按客户对配送时间的要求和配送数量分
◆定时配送
◆定量配送 ◆定时定量配送 ◆定时定路线配送 ◆随时配送。
(五) 配送中心
1. 配送中心概念
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它拥有商品的集中、保管、在库管 理等管理功能,同时又进行商品的分拣和送货。
三、运输的合理化管理
(一) 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费用。
(二) 实现合理运输需要采取的措施
1. 合理选择运输工具.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2.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实现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
3. 合理设计、正确选择运输线路;
4. 直达运输、配载运输、合整装载运输。
要货单位。
就仓库直拨:是将由工厂送入一、二级批发企业仓库的商品,由批发企业 调拨给要货单位或直接送到基层商店。 就车船过载:是将到达消费地或集敬地的商品,在卸船的同时,装上另外 的船,分送给要货单位,中间不再经过其它环节。
三、配送网络的选择
(一) 配送的延伸运输功能 1. 使运输系统更加完善 配送具有高频率、小批量运输的特点,它通过和其他的物流环节紧密配合, 可以把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有机统一起来。 2. 减少交叉输送现象的发生---案例
◆ 适用性 ◆ 运费因素 ◆ 运输时效 ◆ 运量 ◆ 运输距离 ◆ 安全因素 ◆ 连贯性
二、服务方式的选择
(一) 物流服务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服务是指专业物流公司对客户提供的运输、包装、 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丁、物流信息咨询及增值服务。 (二) 物流服务的作用 ◆ 第三方物流公司实行差别化经营,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 有助于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运输管理
(一) 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管理的概念 物流企业依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对整个运输过程的各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