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世界外交现状和发展趋势

形势与政策--世界外交现状和发展趋势

.广州商学院课程论文题目: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考查学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考查方式课程论文姓名张勇学号201306104117专业物联网专业成绩指导教师王轻纱一、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当前大国关系的态势是:美国力量相对衰弱,这是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前提,但美国目前仍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美将欧洲作为其战略利益核心,并把与欧、日关系作为其国际关系的基础的态势尚未改变,美对俄,对华关系的基础尚未确定,仍在不断调整中。

欧共体联合进程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当中逐步发展,并在经济上已形成与美、日三分天下的局面。

统一的德国和法、英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而且已不满足于欧洲的发展空间。

俄罗斯仍然是西欧在地缘政治上的主要对手。

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军事大国发展,开始对美国说“不”,并力争在亚洲的主导权。

中国经济保持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美、日、俄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在大国关系中处于相对有利位置。

俄罗斯依仗军事实力这一仅存的本钱,“财不大气犹粗”,力图重整大国形象,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拉开距离,改“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为“东西兼顾”。

上述态势反映出新形势下的大国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大国关系呈现以下特点:一、“总体稳定”保持。

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主要大国间直接对抗的可能性较小。

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美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引领大国关系新一轮互动的关键,中美间又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态势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全局的一条主线。

二、“因时谋势”多变。

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一些传统三角关系趋于活跃。

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

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

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三、“新老互动”明显。

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新兴经济体国情各异,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扼守战略航道,地处反恐前沿的“不稳定弧”,与美等西方国家关系深浅不同,大国更加重视与之对话与磋商。

四、“区域合作”活跃。

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

各种地区多边组织空前活跃,各大国和新兴力量为争夺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加大投入,直接或间接卷入,并争相发挥影响,区域内外国家间力量分化组合继续深化发展。

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

中、日、印、韩、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围绕中国崛起而加速调整。

东亚合作进程中虽然复杂因素不少,但也出现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五、“多边协调”日强。

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

布什连任以来,美实力超强地位未变,但对国际事务的操控能力有所削弱,被迫调整对外战略,从单一的武力打恐转向从自由民主改造入手的综合治理,从崇尚单边主义转向更为强调大国协调与合作,从“先发制人”战略转向更加注重外交努力。

美借重多边合作之机,力图继续保持在大国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总的看,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是良性互动,如能保持这一态势,热点问题的处理就不会失控,大国会更加冷静地应对相互间的矛盾和分歧,不致激化。

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二、未来中俄关系展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2010年,在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中俄两国团结协作、共克后危机困难,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全面展开。

近年两国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在国际舞台的协同与配合更加紧密。

两国在联合国改革、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立场相同或接近。

都主张联合国成员应通过最广泛的民主协商取得改革问题上的共识,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致力于建立完善、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

两国在涉及国家制度、发展道路、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关乎各自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战略借重更加默契。

中方积极评价苏军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俄方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坚持抗击日寇,为苏军在苏德战场赢得最终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两国相互策应、坚决捍卫二战历史真相的行动有力地打击了诋毁解放者、美化纳粹和军国主义及其帮凶的图谋,最大限度地遏制了篡改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史思潮的蔓延,极大地维护了两国的核心利益,凸显两国在维护各自国家利益上的坚定决心和彼此战略借重的新亮点。

双方安全合作不断发展,联合行动法律基础更加完备。

面对“三股势力”从外高加索到中亚,进而到中国新疆再趋活跃的严峻形势,两国及时签署有关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合作协定,使两国合力反恐、联手打击“三股势力”的法律基础更加完备。

两国积极派兵参加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演,提高了各自在多边联合反恐行动中的协调行动能力,确保了各自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两国携手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经贸合作重拾升势。

双方利用元首和政府首脑访问之机签署总额近200亿美元,涉及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能、高速铁路和汽车制造等数十项经济合作协议与合同,一些大型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双方科技合作不断深入,显露新的生机。

双方主管部门根据两国领导人的指示,积极落实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内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70多个科研项目。

两国核工业企业集团成功签署核能领域最大的高科技合作项目——建设中国田湾核电站核反应堆协议。

双方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合作进展顺利,并着手联合火星探索研究。

中俄副总理级能源磋商机制富有成效,两国能源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双方成功签署俄方通过石油管道对华供应原油总协议,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双方积极落实“中国东北与俄远东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毗邻地区合作如火如荼。

两国人文交流深入展开。

中俄元首共同启动俄罗斯“汉语年”活动,双方在对方首都相继开设首个文化中心,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两国旅游合作稳步发展。

双方签署旅游谅解备忘录,中国公民可通过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方式组团赴俄旅游。

在其他领域合作不断跟进。

双方企业在机械制造、通信技术、电信、保险、创新与应用科学开发和化工等非资源领域的合作也迅速发展。

两国关系存在的问题:虽然中俄关系保持积极向上发展势头,但基于彼此国情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存有差异,各自近远期战略目标有时亦不完全吻合,两国在发展全方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互合作的应有潜力。

1、俄向远东增强兵力部署,难释对华防范之嫌。

2、双方对合作“共赢”认知的差异及两国贸易结构性矛盾制约彼此深化经贸合作。

3、两国在遵守知识产权方面的分歧和矛盾阻碍着双方高科技合作的发展。

4、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断引发俄方抱怨。

5、中国生产的部分食品质量问题影响俄对华农业合作。

两国关系的展望:尽管中俄关系存在一些局部的“发展中”问题,但两国睦邻友好、深化合作的趋势难以逆转,两国关系中的一些分歧削弱不了双方战略借重的长期需求,挡不住两国业已开启的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势头。

中国不能失去俄罗斯这一重要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也长期需要中国,“两国关系紧张对俄罗斯来说简直就是战略灾难”。

中俄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有效率的合作机制将把两国关系继续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中俄关系的良好的发展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

主要表现在:第一、中俄对当代世界的认识和对国际问题的立场一致或相近。

如两国都反对单边主义,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

第二,中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消除了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大隐患。

第三,中俄建立的高层互访和定期会晤机制,以及其他各级会晤协商机制,为在各个级别上加强和发展两国关系提供了畅通的渠道。

第四,中俄两国元首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诸多声明和条约,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国关系既不可能结盟,更不会倒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会继续向前稳定发展。

但是,中俄两国在未来20年内国际实力究竟发展如何,具有不确定性。

无论是两国都强大,或是都不强大,或是一强一弱,两国关系都需要重新定位。

另外,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即中俄关系的迅速升温,是由于某些国际因素的强烈刺激,具体来说,主要是对美关系的因素,一旦这一因素消失或淡化,也将对中俄关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此判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俄关系的美好前景是不容置疑的。

这不仅因为两国已从双方关系的发展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而且更重要的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需要,同时两国也具有发展良好关系的诸多条件。

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只要双方本着建立兼顾双方利益、不针对对方国家安全的合作机制。

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因而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老师评语:(评语50字左右,对论文选题、资料收集与处理、论证水平、写作能力和规范等进行评定。

)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