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休闲服装行业竞争分析
五、中国休闲服行业战略群组分析
2.中国名牌: 2.中国名牌:产品风格、款式雷同率较高、目 中国名牌 标市场重复、整体运营水平相当、价格较便 宜。 3.中小休闲服饰品牌:起步较晚、市场占有率 3.中小休闲服饰品牌: 中小休闲服饰品牌 相对较低、运营系统还不成熟。 (战略群组图如下)
五、中国休闲服行业战略群组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休闲服行业的影响 一)、我国休闲服行业发展概况 一)、
9.永不凋落的产业 10.销售网点多,销售渠道庞大。 11.促销活动频繁,促销方式多样。 12.营业收入的季节性明显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休闲服行业的影响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休闲服行业的影响
1.外需方面 2.内需方面 3.人民币升值冲击 4.成本优势遇敌 5.原料价格飙涨
SWOT分析 分析——以森马为例 七、SWOT分析——以森马为例
(一)优势S: 优势S 1、 “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营思想 2、以文化力推进营销力 3、森马积极推行以品质为基础的品牌战略, 充分利用品牌的无形资产 4、森马有完善的监管部门,出色的设计体 系。 劣势W: (二)劣势W:
1、价格定位方面略高,而消费群体以青少年为 主,未有经济来源。 2、产品设计时尚化程度不高。
一)、我国休闲服行业发展概况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休闲服行业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休闲服行业的影响
一)、我国休闲服行业发展概况
发展现状: 发展现状:
1. 2001年,国内休闲品牌达200多种,专业的休闲服 装生产厂家已达万余家。生产区域主要分布于广东、 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 2. 2007 年之前,我国的休闲服装行业稳步增长。但 2007年之后,我国服装出口增幅逐渐下降。 3.加工贸易比重下降 。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一)竞争对手的当前目标
1、唐狮:“打造同行业最优秀品牌” 2、以纯:成为顾客首选的服装品牌,成为国际领先 的时尚服饰零售品牌,致力迈向全球,在国际品牌 上占一席位。 3、美特斯邦威:打造"百亿企业,百年品牌"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二)竞争对手的现行策略
1、唐狮: ①目标市场的选择:针对16~35岁人群大众休闲中低 档服饰②核心战略:“主题精干,品牌经营”。③ 营销策略:从时尚娱乐营销到现在的互动营销。 2、以纯: ①目标市场的选择:定位于18-35岁之间年轻学生、 都市时尚人士、中高端商务人士,童装KIDS513系列 主要面向5-13岁的孩子。②核心战略:多种系列服饰 不断扩大目标市场范围,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提供 平价优质的产品。③营销策略:社会化媒体的整合 营销作为品牌发展地重点版块。
(四)威胁T: 威胁T:
1、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大,各大知名休闲服饰造成巨 大威胁。 2、现求职人员应聘时待遇要求过高,造成生产成本 的增加。 3、原料价格上升,成本增加。
八、森马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建议 1、突出品牌差异,树立个性化品牌 2、打造品牌忠诚度 (二)发展策略建议 1、根据服装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制定不 同的销售战略 2、服装管理系统信息化 3、引进设计人才,发展时尚潮流 4、分销渠道的选择
(三)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
1、唐狮:生产近千个品种,生产能力强;集团目前 拥有数十亿元资产、16000多名员工、旗下控股30余 家集团公司;但创新设计水平还有待提升。 2、以纯:员工逾10000人,生产能力较强,种类丰 富,以实体经营为主,创新设计水平在同等品牌中 突出。 3、美特斯邦威:种类繁多,每年设计样式多达3000 种;生产能力也较强,但是创新不够,多仿造国外 服装的样式;在管理上,实现了电子商务信息网络 化。
四、中国休闲服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4、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顾客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单一顾客的购买力 也较大,一般存在产品的差异度,而顾客转 换产品的成本几乎没有,产品质量对顾客来 说很重要,顾客对行业也非常了解,顾客对 价格较为敏感,顾客有一定的向后一体化能 力,总之顾客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四、中国休闲服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五)竞争对手的未来策略
1、唐狮: ①进一步深入体制改革 ②进一步提升品牌运营能力,特别要加大加强产品 的创新研发 ③加大力度并提供优越的创业和发展环境引进各类 专业人才 ④全力推进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非传统渠道业务的 快速发展。 2、以纯: ①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以纯”品牌的忠诚度
四、中国休闲服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2、行业内竞争状况 由于进入障碍较小,所以服装行业的企业数 较多,竞争较为激烈,服装行业是一个高速 成长的行业,竞争激烈,快速的行业增长速 度将为公司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中国休闲服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3、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供应商数量多,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小。使 用原料一般没有特殊要求。在市场上较为容 易买到,因此原料供应商不具备很强的议价 能力。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四)竞争对手的市场意愿
1.唐狮: ①产品对于企业重要性:以纯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 休闲服行业,产品重要性较强。 ②已有的投入:成立之初投入3000万。近年,以纯 投资逾RMB2,000万元设立专业品质检测中心,确 保产品质素卓越。 2、以纯: ①产品对于企业重要性:以纯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 休闲服行业,产品重要性较强。
中国休闲服装行业竞争分析
小组成员:王景平(法学院2010101160) 汪 妮(法学院2010101182) 吴泽娜(社会学院J201102096)
中国休闲服装行业竞争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休闲服行业的影响 二、中国休闲服行业的主要经济特征 三、中国休闲服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四、中国休闲服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五、中国休闲服行业战略群组分析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分析——以森马为例 七、SWOT分析 分析 以森马为例 八、森马发展战略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五)竞争对手的未来策略
②主攻内需,国际市场则顺其自然发展 ③采取外部招聘和内部培训的措施,解决人才缺乏 的现状 ④从定位出发,不断创新,开拓市场。 3、美特斯邦威: ①从“虚拟经营”回归“实体经营”。 ②品牌多元化发展。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竞争态势矩阵(CPM) (六)竞争态势矩阵(CPM)分析
二、中国休闲服行业的主要经济特征 1.市场角逐范围 1.市场角逐范围 中国各产业中“集群化”最突出的行业之一, 具有明显的集群特征。服装产业集聚地主要 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 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目前,全国已形成以产 品分类为特征的上规模的服装产业集群近 50 个,产业集群产量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70% 以上。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 福建省是服装主要生产大省,五省产量占全 国服装总产量的 80%。河南、江西、湖南等 省份服装产业近年来也发展迅猛。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四)竞争对手的市场意愿
②已有的投入:成立之初投入3000万。近年,以纯 投资逾2,000万元设立专业品质检测中心,确保产 品质素卓越。 3、美特斯邦威: ①产品对于企业重要性:专注于休闲服行业,产品 重要性较强。 ②已有的投入:2010上半年,美邦营业收入25.41亿, 同比增长39.49%;但净利润仅4033万,同比下降82%。 主要是公司直营店铺的租金费用、员工成本以及装 修费等费用随着店铺规模的扩张而增加,上半年销 售费用8.75亿,较去年同期增加53%。
SWOT分析 分析——以森马为例 七、SWOT分析——以森马为例
(三)机会O: 机会O:
1、现人才市场有许多学历高、创新意识强的人才,可以 为企业注入创新力量。 2、森马目标消费群体为16~28岁的年轻一族,而中学生、 大学生是符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很大群体。 3、在其他类似休闲服饰品牌还未完全占领市场之前, 森马开始着手抢先占领市场。
二、中国休闲服行业的主要经济特征 4.购买者数量及其相对规模 4.购买者数量及其相对规模
中、 青年和大、 中学生是休闲服装的 主要消费群体。
二、中国休闲服行业的主要经济特业秘密有限, 易于被模仿。
三、中国休闲服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1、品牌: 2、销售: 3、产品设计: 4、产品质量: 5、广告: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休闲服行业的影响 一)、我国休闲服行业发展概况 一)、 发展特点: 发展特点:
1. 休闲服装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2.休闲服装流行周期短、季节性强 3.服装行业关注时尚性 4.服装行业的品牌效应明显 5、易被他人模仿 6、相关产业多 7、服装行业的价格弹性较大,且其受整体宏观经济 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8、加工生产料件种类相对较多,单价一般不太高
高 国际知名品牌: 国际知名品牌:阿 迪达斯、卡丹路、 迪达斯、卡丹路、 H&M、ZARA 、 UNIQLO、ONLY 、 中国名牌:唐狮、森 中国名牌:唐狮、 以纯、 马、以纯、美特斯邦 威…
品 牌
中小休闲服饰品牌
低
低
规模
高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一)竞争对手的当前目标 (二)竞争对手的现行策略 (三)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 (四)竞争对手的市场意愿 (五)竞争对手的未来策略 竞争态势矩阵(CPM) (六)竞争态势矩阵(CPM)分析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二)竞争对手的现行策略
3、美特斯邦威: ①目标市场的选择:16~25岁活力和时尚的年轻人群, 22~35岁漫游在各个城市的职场新贵。 ②核心战略:品牌经营,不断提高产品设计水平, 形成品牌特色。 ③营销策略:采取“虚拟经营”品牌连锁经营模式 结合开设大型品牌形象店铺的策略。
六、竞争性路径分析
四、中国休闲服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四、中国休闲服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1、潜在新进入者
服装行业不属于大规模生产行业,对企业的 规模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在规模上的进入 壁垒较小。 服装企业有一定的固定投入,对于大企业存 在退出壁垒,对于中小企业较容易退出。 对新进入者是消极防御,因为服装行业的企 业数太多,一般是在关注一些自设竞争者外, 主要是努力做好自己企业的工作,不太会积 极对新进入者采取一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