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动生产线工作站站内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生产线工作站站内控制系统设计
2004.
【2J霍爱清.基于89C5l单片机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2001,18(6):10-12.
j岛‘j矗‘{品‘j岛‘j岛●{岛‘{岛‘j出÷青岛●j岛●j高‘{岛‘{出‘j岛●j岛‘j矗‘j岛‘j点‘青岛‘毒矗‘j童I j童●与南}{童‘
【上接第153页】
模块实现的,同时,检测气缸、固定架、支架、 磁感应式接近开关等组成该系统。当气缸杆在检测 工件的时候能够下降到位,这样就说明了孔深度 加工合格,反之则认为不合格。气缸的位置是通过 安装在气缸两端的磁感应式接近开关来判断的。 2.4模块四(安装站) 1)安装站动作过程 模块开始工作,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 工件从料仓中推出,被加工工件通过真空吸盘吸 住,再加之摆动气缸动作,将工件配件黑自子传 送到下一站(安装搬运站),摆动气缸返回。 2)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输入元件:手动/自动切换开关、上电按钮、 复位按钮、急停按钮、单站/联网切换、磁性开 关(上下、左右、前后限位)。 输出元件:推料电磁阀、抽真空电磁阀、真 空吸盘释放电磁阀、上升电磁阀、下降电磁阀、 左移电磁阀、右移电磁阀。 2.5模块五(安装搬运站) 1)安装搬运站动作过程 当第四站完成动作,安装搬运站开始工作, 先根据第三站的信号来辨别工件是否合格,利用 摆臂机械手,将合格的产品送入安装工位进行安 装加工,不合格的产品放到废品箱里。 2)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输入元件:手动/自动切换开关、上电按钮、 复位按钮、急停按钮、单站/联网切换、磁性开 关(上下、左右、前后限位)。 输出元件:上升下降电磁阀、左移电磁阀、 右移电磁阀、机械手左移电磁阀、机械手右移电 磁阀。 2.6模块六(分类站) 1)分类站动作过程 安装好的工件由运转的皮带上按颜色不同送
鱼!兰生!翌竺
自动生产线工作站站内控制系统设计
Study
on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workstations
station
叶钢
YE Gang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丽水323000) 摘要:本文建立了有6个由PLC控制的站点构成的自动化模拟生产线,生产线中的工件的检测、加 工以及安装和搬运之间系统控制设计进行探讨,通过MCS~51单片机代替PLC来进行现场控 制,同时,自动线各模块之间的信号传递通过CAN总线进行,较好实现了在线测控功能。 关键词:自动生产线;单片机控制;控制系统;CAN总线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01 34(201 2)09(上)~01
52一02
Doi:1 0.3969/J.issn.1 009-01 34.201 2.9(上).50
0引言
此自动化模拟生产线,共有6个由PLC控制 的站点构成。对于此自动化模拟生产线来说,其 中包括传感技术、PLC控制技术、气动技术等等 方面,综合了机、电、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控制, 是种较为先进的加工生产制造系统U,2]o对于工件 类别的检测、加工、搬运、安装和分类来说,主 要通过系统的六个模块进行完成,包括上料检测 站、搬运站、加工检测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 和分类站等等。气动执行机构还完成各个单元的 执行机构,另外,还可以通过安装在上面的传感 器的信号来判断执行机构的运动位置。随着CAN 总线技术的广泛应用,CAN总线与单片机结合应 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已成为自动控制领域中的又一 个热点【3J,本人采用了MCS一51单片机代替PLC 来进行现场控制,自动线各模块之间的信号传递 通过CAN总线进行,建立起了以工业现场控制为 对象的单片机生产线控制网络系统,实现了实时 在线测控。
2站内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2.1模块一(上料检测站) 1)上料检测站的动作过程 上料检测站是自动生产线的起始工作站,向 系统中的其他工作站提供原料和工件颜色的信息。 回转上料台将工件依次送到检测工位,提升装置 将工件提升并检测工件颜色是白色还是黑色,并 向后站发出“颜色”的信息。之后,提升装置下降 到位停止。 2)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控制器:单片机At89c51 输入元件:手动/自动切换开关、上电按钮、 复位按钮、急停按钮、单站/联网切换、光电开 关(颜色检测)、电感式接近开关(测回转工作台 位置检测)、磁性开关(提升到位检测) 输出元件:回转工作台电机、提升电磁阀输
[1581
到各个不同的仓库按工件类型分类,将工件推入 库房,并统计不同类型工件的数量。 2)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分类站控制系统硬件构成见图3.12。 输入元件:手动/自动切换开关、上电按钮、 复位按钮、急停按钮、单站/联网切换、磁性开 关(上下、左右、前后限位)。 输出元件:上升下降电磁阀、左移电磁阀、 右移电磁阀、机械手左移电磁阀、机械手右移电 磁阀。 2.7站间通信 通讯肯定要在各站连成一模拟生产线后实施, 比如加工产品的相关数据,包括工件颜色、装配 信息、废品信息等进行传输,同时保证系统的安 全可靠运行。前站给出系统中各站开始工作的运 行信号。所以说,通过启动按钮启动工作的往往 只有第一站(上料检测站)。
【下转第1 56页】
第34卷第9期2012-9(上)
11531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1]金燕.门式起重机用电子吊秤系统的设计.2001,18(5)
55~58.
【3]阎石.数字电子枝术基础.1995.
【4】高金峰.带通讯接口的电子称重系统.t998.
【5]赵茂泰.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3模块三(加工站) 1)加工站的动作过程 产品在工件加工台上进行钻孔工序。在旋转 工作台上有4个工位,用于存放工件,在每个工 位的下面都有一个圆孔,用于光电传感器对工件 的识别。加工过程一开始,.在第一工位上检测到 有工件,则工作台开始旋转,到达加工工位(第二 工位)时,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加工完毕,工作 台重新旋转到达第三工位时,对钻孔的深度进行 检测,判断是正品还是次品;检测完毕,工作台 又重新旋转到达第四工位时停止。 2)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输入元件(14路):手动/自动切换开关、上 电按钮、复位按钮、急停按钮、单站/联网切换、 电感式接近开关(1)、光电开关(1)、磁性开关(6)、 电容传感器(1)。 输出元件(5路):伸缩电磁阀、传感器升降电 磁阀、电机升降电磁阀、钻孔电机、工作台电机。 由于总线扩展引起并行口不够用,需扩展 8255一片。 对于直流电机驱动的旋转台来说,工作台动 力传递是通过一对齿轮减速,检测工作台的转动 位置则是利用电感式传感器,这样比较便于定位 控制。4个金属的定位凸块与工作台的4个工位相 互对应,同时相对固定各凸块与工作台。在这样 情况下,感式接近开关动作。会在凸块接近电感 式接近开关情况下,同时信号“1”进行输出,工 作台是否转到了工位也可以用该信号判断。 在加工单元的底板上固定光电传感器,当工 作台在第一个工位的下方情况下,并且转到第一 个工位,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线将直接穿过工作 台在各个工位处的圆孔,不会被遮挡,这样光电 传感器就没有反射光线,对于光电传感器的输出 信号为“0”。但是当孔被工位上放上工件挡住, 此时反射给光电传感器后,就会输出信号“1”。 是否有工件放到了第一个工位上就可以通过光电 传感器信号的变化来进行判断。 钻孔加工模块完成对工件钻孔操作,加工工 件时,工件由夹紧缸夹紧,钻头由直流电机驱动, 钻头进给由钻孔气缸完成,其两个运动极限位置 通过两端的磁感应式接近开关检测。 钻孑L/Ju工结果的模拟检测过程是通过检测子
对于在生产线上的工件来说,一站到另一站 的物流加工方式分析如下。大工件按顺序排好在 上料检测站进行提升传递,然后工件从料检测站 搬至加工站则是搬运站的功能,大工件加工并检 测被加工的工件则是加工站的功能,同时通知下 一站相关的生成的成品或废品信息,成品送至安 装工位则是安装搬运站功能,然后,小工件在安 装站装入大工件中。最后,安装好的工件通过安 装搬运站送至分类站,工件按类型在分类站的作 用下送入相应的料仓,同时并对于工件数量和总 量进行记录。当加工站有废品产生时,废品通过 安装搬运站直接送入废品收料站。
收稿日啊:2012-07-27
作者简介:叶钢(1978一),男,浙江遂昌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单片机和嵌入式。
[152]
第34卷第9期2012—9(上)
万方数据
入/输出接口模块均设计光耦隔离电路,以提高 抗干扰能力。 漫射式光电接近开关实现本站检测工件颜色。 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光照射到被测物体上后反射回 来的光线,通过同一侧位置的光发射器与光接收 器布置,使之成为一体化结构。检测光在工作的 时候始终通过光发射器,而当没有物体在开关的 前方一定距离内的情况下,接收器不会收到反射 光,这样接近开关就不会动作而处于常态。当物 体出现在在接近开关的前方一定距离情况下,有 足够强度的光反射回来,这样就能够使接近开关 动作而改变输出的状态,这当然是在接收器接收 到足够的漫射光情况下。所有频率的光可以通过 白色物体全部反射回来,这样就能够使得接近开 关动作;而所有频率的光都被黑色物质所吸收, 这样就使得漫射式光电接近开关检测到,致使接 近开关不动作。 电感式接近开关传感器用于判断工作台位置, 是否回转到位。工作台下面安装有一定位凸块, 开关会在凸块接近电感式接近开关的情况下进行 动作,同时进行信号“1”输出,这样工作台是否 到位就可以通过信号来判断。 磁性开关用于判断提升装置是否提升到位。在 气缸的活塞上安装上磁性物质,一个磁感应式接近 开关则安装在气缸缸筒外面的两端位置,这样气缸 运动的极限位置就可以通过该信号而进行判断。 2.2模块二(搬运站) 1)搬运站的动作过程 机械手将工件从前一站搬走,搬运到下一站。 2)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1)基于AT89C52的微处理器模块的设计 本控制系统中各站均采用美国Atmel公司的 AT89C52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芯片,由于各站通 信电路单片机与CAN控制器的连接需通过总线方 式,因此应采用外部总线扩展的设计方法。而由 总线扩展引起的并行口不够用的问题,则通过扩 展8255芯片解决。 (2)输入/输出模块的设计 搬运站共有7路输出,13路输入。输入输出 模块均设计光耦隔离电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3)按钮及检测传感器的输入信号经光耦隔离 电路送入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信号由光耦驱动继 电器,经继电器触点接通或断开各个气动电磁阀。